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新进展

    作者:俞渊;李敏朋;潘孟;陆世锋;范芳;潘壮;许斌

    在对肝胆外科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指胆石分布在左右肝管汇合位置形成结石,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就是胆道感染和胆汁排畅不顺等.要想有效提升治疗水平,就要对病因予以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外科治疗机制.该文中简要分析了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并对外科治疗新进展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 幽门螺杆菌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霆;孟翔凌

    胆汁中幽门螺杆菌DNA的发现使得幽门螺杆菌与肝胆疾病的关系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中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藉此探讨幽门螺杆菌能否在胆道系统中生存及其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 优思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观察

    作者:张元奎

    目的 观察优思弗(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优思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优思弗治疗;45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B超下结石大小、数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痊愈率为20%,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有5例和3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腹泻和腹部隐痛.结论 优思弗联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

  •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作者:姚向庆;陈燕凌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病,目前外科治疗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病变,行规则性肝切除术,可达到治愈目的;中晚期结石患者,行以规则性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方式,以阻止、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对终末期胆病患者可实行肝移植治疗,疗效良好.

  • 肝切除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谭茂波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6月采用肝切除联合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事为10.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6.0%,胆道镜后结石残留率为2.0%.结论 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

  • 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廖乘龙;石铮

    肝胆管结石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本病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准确诊断和进行彻底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文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就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金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博爱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16.25%,对照组为33.7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3.75%,对照组为21.25%.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50%,对照组为78.7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对照组为2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结石残留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罗昆仑;余锋;方征;李界明;何振平

    目的 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评价

    作者:黄明柱;黄艺雄;黄居朴

    肝内胆管结石在肝内有很强的节段性分布,所以往往只有切除含石的病变肝段或肝叶之后,才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以肝叶切除为主的治疗效果佳,远期结果达到优、良者可在90%以上[1].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40例,行肝叶切除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ABCB11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甘浪;潘书光;崔劲驰;何宇

    目的 探讨ABCB 11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PI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19例PIS患者和同期344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319例PIS患者设为PIS组,34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ABCB11基因27个外显子.观察指标:(1)PIS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ABCB 11基因变异及基因型频率分布.(2)ABCB11基因变异与PIS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肝功能检验指标、胆管炎反复发作、术前梗阻性黄疸、结石性质、结石复发.ABCB11基因变异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BCB11基因的基因型与PIS患者术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相关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ABCB11基因的基因型与PI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1) PIS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ABCB 11基因变异及基因型频率分布:PIS组319例患者ABCB11基因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有6个变异位点,分别为rs3815675(同义突变)、rs2287616(同义突变)、rs2287617(错义突变)、rs2287622(错义突变)、rs1 18109635(错义突变)、rs497692(同义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4、9、9、13、21、24号外显子上.PIS组rs 118109635位点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0%(15/319),对照组为1.45% (5/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9,95%可信区间:1.17~10.40,P<0.05).PIS组rs497692位点的GG、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08% (147/319)、87.46%(279/319),对照组分别为37.79% (130/344)、79.36% (273/3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73,1.65,95%可信区间:1.05~2.83,1.04~2.61,P<0.05).(2)ABCB11基因变异与PIS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rs118109635位点的CC基因型PIS患者GGT、ALP、DBil水平分别为167 U/L(7~1 968 U/L)、166 U/L(36~1 527 U/L)、4μmol/L(1~272 μmol/L),CT基因型PIS患者分别为433 U/L(17~864 U/L)、232 U/L(85~613 U/L)、6μmol/L(2~ 173 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025,5.879,8.056,P<0.05).rs497692位点的AA、AG、GG型PIS患者球蛋白水平分别为32 g/L(20~40 g/L)、34 g/L(17~50 g/L)、33g/L(14~49g/L),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19,P<0.05).81例PIS复发患者中,ABCB 11基因rs2287617位点的GG、GA型分别为78、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7,P<0.05);rs2287622位点的TT、TC、CC型分别为12、39、30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3,P<0.05).127例术前有梗阻性黄疸的PIS患者中,ABCB11基因rs118109635位点的CC、CT型分别为116、1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81,P<0.05);rs497692位点的AA、AG、GG型分别为11、43、73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4,P<0.05).结论 ABCB11基因变异位点rs 118109635和rs497692与PIS患者发病相关,并且上述变异位点与PIS患者的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变化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