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MO液对低温下肾皮质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强;朱有华;缪明永;杨军昌;张纯

    目的:探讨自制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C-A液和UW液作对照,在犬肾低温保存各时间点,取皮质标本;通过电镜观察保存期间线粒体形态改变;差速离心法分离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其活性,描记四态呼吸曲线,计算Ⅲ态、Ⅳ态耗氧速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及磷氧比(P/O).结果:低温保存期间, HC-A组肾皮质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明显重于SMO组和UW组,而后两者改变相似;随着低温保存时间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皮质线粒体Ⅲ态呼吸耗氧速率、RCR和P/O均明显降低;保存1~3 d HC-A组Ⅲ态呼吸耗氧速率显著低于SMO组(P<0.05);保存各时间点SMO组线粒体RCR和P/O显著高于HC-A组(P<0.05),与UW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比HC-A液强,与UW液相似.

  • 多器官保存液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牛强;朱有华

    UW液是目前器官移植中常用的多器官保存液,HTK液、Celsior液在肾脏、肝脏、胰腺移植中的应用也日益成熟,逐渐成为UW液可靠的替代品.新研究发现向现有器官保存液中加入保护性因子可以减轻低温缺血损伤,改善器官保存效果.本文对近期多器官保存液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几种中药对移植器官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渊文;朱有华

    随着器官移植工作的逐步开展,器官的保存技术越发受到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后的成活率.器官保存中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是导致保存器官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但其机理十分复杂,现在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可的是氧自由基毒性学说和钙离子超负荷学说,两者相互关联,其共同结果是导致细胞膜性结构破坏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ATP生成和储备减少,从而不能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从中药中筛选高效低毒的药物加入器官保存液中,通过调节血管张力、血压、器官血流量,改善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取得了可喜成绩,现针对中药成分对移植器官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 尸体肝肾联合切取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陈明;孙则禹;丁义涛;吴亚夫;张古田;李强;仇毓东;兰厚金

    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2月采用4℃器官保存液及UW液低温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供肝、肾23次.施行19例肝移植,40例肾移植及4例肝肾联合移植,疗效满意.现将肝肾联合切取的体会总结如下.

  • 器官保存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郭明晓

    维持器官保存期间移植物的活力,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目前,单纯低温保存( cold storage,Cs)仍是当前各大器官移植中心首选、常用的保存方法.随着供体需求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供体和边缘供体被用于临床,这对传统的器官保存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着重对器官保存的理论、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器官保存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棉子糖低钾右旋糖酐液供体肺灌注保存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作者:杨国仪;陈静瑜;夏钰弘;虞敏红;洪建刚;吴波;姜少军;周晓军

    目的 探讨棉子糖低钾右旋糖酐液(raffinose-low-potassium dextran solution,R-LPD液)供肺灌注低温保存后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对R-LPD液灌注的18例肺移植供肺标本按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结果 R-LPD供肺灌注低温保存的佳时间是6~8 h,随着保存时间延长,供体肺的形态结构改变也逐渐明显,保存30h时,可见肺泡壁及血管周围间质组织水肿,肺泡间隔断裂,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结论 R-LPD液在肺移植冷缺血保存期中起较好的肺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比低钾右旋糖酐液(low-potassium dextran solution,LPD液)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肝移植现况

    作者:杨甲梅

    1 概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肝移植已成为目前治疗许多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方法.由于UW器官保存液和免疫抑制剂CsA的问世,使肝移植有了飞速的发展,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供肝的短缺成了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 自制AMU液对低温保存兔肾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

    作者:朴勇瑞;董秀哲;刘东明;朴敏虎;崔逢德

    目的 观察自制AMU液对低温保存兔肾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HCA液、AMU液保存兔肾(HCA组和AMU组).于保存24、48、72 h时切取肾皮质,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随保存时间延长,两组SOD活力均下降、MDA含量均上升,但保存48、72 h 时AMU组SOD活力明显高于HCA组(P均<0.05),保存各时点AMU组MDA含量低于HCA组(P均<0.05).结论 在阻止低温保存兔肾SOD活力下降及MDA含量上升方面,AMU液优于HCA液.

  • 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作者:于振海

    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技术的发展,新的器官保存液的应用等,原位肝移植已成为众多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肝移植工作的不断深入,其适应证也在不断的变化,恶性病变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良性病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肝移植的手术时机也逐渐为人们所掌握.

  • 低温HP100XD保存液对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伟华;乔晨晖;廖秋明;STEEN Stig

    目的:评价新型保存液HP100XD对猪离体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瑞典家猪7头,取出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外径1.0~1.5 mm,并截成1 mm长的血管环.将所取的血管环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7段.新鲜对照组,将血管环直接置入器官浴槽内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测定;24 h保存组和48 h保存组,分别将血管环保存于4℃的HP100XD溶液中24 h和48 h,再行EDR测定.血栓烷A2受体激动剂U-46619和罂粟碱分别用来诱导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通过蓄积方式在器官浴槽内加入浓度递增的P物质(10-15~10-7mol/L)测定血管EDR.结果:与新鲜对照组大舒张反应值(97.6±0.3)%比较,24 h保存组血管环的(95.6±0.7)%无变化(P>0.05),48 h保存组则下降为(87.2±3.8)%(P<0.05).与新鲜对照组的50%大舒张时P物质的浓度对数(pEC5o)(9.93±0.17)比较,24 h保存组的pEC5o(9.64±0.05)无变化(P>0.05),48 h保存组则下降为(9.54±0.04)(P<0.05).结论:在4℃条件下,HP100 XD溶液可以有效地保存离体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达24 h,是一种较好的心脏保存溶液.

  • 机器灌注保存供肾在心脏死亡器官捐赠肾移植中的应用40例

    作者:袁小鹏;周健;陈传宝;韩明;王小平;焦兴元;王长希;何晓顺

    目的 探讨机器低温脉冲灌注保存供肾在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40例DCD供者,采用机器灌注保存一侧供肾(机器灌注组),另一侧常规静态低温保存供肾(冷储存组).比较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和移植肾功能水平.结果 8例供者因肾脏灌注阻力过高弃用供肾,肾脏灌注流量为(0.74±0.16) ml/s[(44.5±9.5)ml/min],灌注阻力为(4.64±1.20)kPa·s-1 ·ml-1 [(0.58±0.15)mmHg·ml-1 ·min-1].32例供者的肾脏用于移植,灌注流量为(1.54±0.55) ml/s[(92.4±32.9)ml/min],肾脏灌注阻力为(2.56±1.04) kPa· s-1 ·ml-1[(0.32±0.13)mmHg·min-1 ·ml-1].机器灌注组和冷储存组DGF发生率分别为15.6%和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机器灌注判断DCD供肾质量安全性良好,但是对于减少术后DGF和改善移植肾功能无明显作用.

  • HC-AⅡ器官保存液保存供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赵闻雨;朱有华;曾力;马潞林;张小东;敖建华;石炳毅;田野;陈江华;陈知水;刘龙

    目的 探讨高渗枸橼酸盐嘌呤Ⅱ( HC-AⅡ)器官保存液保存供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选择9家移植中心等待肾脏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以HC-AⅡ保存液灌洗和冷保存的供肾,对照组接受以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HTK)保存液灌洗和冷保存的供肾.结果 进入全分析人群(FAS)的患者共277例,其中试验组137例,对照组140例.进入按方案人群(PPS)的患者共262例,其中试验组133例,对照组129例.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FAS中,试验组移植后28 d内SCr首次恢复正常的例数占该组总数的86.9% (119/137),对照组占85.0%(119/1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与FAS分析结果一致.试验组与保存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137),对照组为0.7%(1/14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与试验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HC-AⅡ保存液与HTK保存液保存供肾的效果相当,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棉子糖低钾右旋糖酐液在临床肺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毛文君;陈静瑜;郑明峰;吴波;叶书高;刘峰

    目的 探讨棉子糖低钾右旋糖酐(RLPD)液保存供肺的效果.方法 自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共完成肺移植131例,其中单肺移植81例,双肺移植50例.供者129例,其中2例供者的左、右肺分别移植给4例受者.供肺获取时先用RLPD液顺行灌注4L,再逆行灌注1L,随后将供肺保存于3L低温RLPD液中.根据供肺冷缺血时间长短及供肺质量决定是否行二次灌注.手术期间严密监测受者动脉血液气体、平均肺动脉压(mPAP)、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术后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肺功能、血液气体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结果 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供肺冷缺血时间为(193±21) min(65~630) min.术后早期肺水肿与供肺冷缺血时间、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GD)的发生有关(P<0.05,P<0.01).供肺开放双肺通气及术后2h所有受者动脉血液气体、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mPAP、气道阻力和双肺通气气道内吸气峰压明显下降.术后早期(1个月内)死亡率为18.3%(24/131),死亡原因包括严重感染11例,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7例,心功能衰竭3例,支气管吻合口漏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梗死1例.肺移植术后3个月,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每分钟大通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RLPD液能有效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肺功能,提高供肺保存效果.

  • Celsior液和UW液保存供肝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卉;朱志军;高伟;王政禄;蔡文娟;沈中阳

    目的 比较Celsior液和UW液保存供肝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拟行肝移植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以Celsior液灌洗和冷保存的供肝(Celsior液组)移植,另一组接受以UW液灌洗和冷保存的供肝(UW液组)移植,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肝功能分级以及原发病、肝移植术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供肝组织学变化、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内缺血性胆道狭窄的发生率. 结果 Celsior液组供肝冷缺血时间为(8.83±1.53)h,UW液组为(9.08±1.8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早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红素总量、出血时间及胆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Celsior液组缺血性胆道狭窄发生率为6.7%(2/30),UW液组为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肝的组织学改变相似. 结论 在冷缺血时间一致的情况下,Celsior液保存供肝的效果与UW液相同.

  • 总结69例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

    作者:杨克明;胡盛寿;郑哲;丰雷;冯广迅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分析供心的灌注、保存以及缺血时间对心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间的69例晚期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供心的心肌保护采用低温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灌注方法,术中供心保持持续低温状态.根据供心缺血时间长短将受者分为两组,A组36例,供心缺血时间小于240min;B组33例,供心缺血时间大于240 min.术后对受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在心脏移植术中,B组受者较A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两组受者的死亡率、移植心功能、排斥反应以及并发症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者在心脏移植后,无近期死亡,但随访期间死亡6例.结论 采用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冷灌注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供心心肌组织;供心缺血时间的缩短会使心肌泵血功能恢复较快.这些对移植心功能的恢复和受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近期和中期效果.

  • 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供肺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辉;孙敏;何毅军;孙洁;张稷;陈静瑜

    目的 研究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供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24只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选择棉籽糖低钾右旋糖酐液(R-LPD液)灌注肺脏,实验组在R-LPD液中加入丹酚酸B注射液,800 mg/L.建立大鼠离体肺冷保存模型.肺脏灌注保存6、9、12和24 h后分别测两组肺组织湿肺质量/干肺质量(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内9h和6h、12 h和9h时间点之间比较,W/D、丙二醛含量、MPO活性和SOD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24 h时各参数水平明显高于12 h时(P<0.01).两组间相比较,6、9和12 h时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至24 h时,对照组W/D为4.322±0.364,高于实验组的4.065±0.160(P<0.05);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0.519±0.091,高于对照组的0.484±0.077 (P<0.05);对照组MPO为(0.824±0.033)U/g,高于对照组的(0.798±0.030)U/g;而SOD活性对照组为109.5±17.1,低于实验组的122.2±9.2(P<0.05).光镜下两组肺组织保存至12 h以前,病理形态学均无明显炎症损伤,仅表现为轻度炎症反应.12 h后对照组肺组织出现肺泡结构破坏、间质水肿、炎症损伤较实验组明显.结论 加入丹酚酸B后的灌注液在肺脏保存12 h前未有明显优势,12 h后能更加有效地保证供肺质量,使供者肺在离体情况下有效保存更长的时间;丹酚酸B有可能在肺移植中对供者肺的保护发挥作用.

  • Celsior液与UW液对无心跳大鼠供肝保存效果的比较

    作者:李涛;唐华美;孙星;裘国强;王兆文;彭志海

    目的 比较Celsior(CS)液与UW液对大鼠无心跳供者(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通过阻断大鼠主动脉和膈上下腔静脉10 min的方法,制备和获取NHBD供肝,并采用不同的器官保存液灌注和冷保存供肝.随机将受者分为4组.CS8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UW8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CS16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UW16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受者门静脉开放前、开放后1、3及6 h,取各组受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和比较各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术后7 d内的存活率.结果 NHBD供肝经UW液灌注后呈"花斑"状,肝叶边缘灌注不良,经CS液灌注后肝叶边缘灌注良好.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分别为(0.21±0.01)ml和(0.10±0.02)ml(P<0.05).门静脉开放后1、3及6 h,CS8 h组受者的血清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UW8 h组(P<0.05),门静脉开放后1、3h,CS8 h组受者的血清ET-1、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UW8 h组(P<0.05);CS8 h组受者移植肝肝窦扩张、门静脉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UW8 h组,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术后7 d的存活率分别为58.3%和25.0%(P<0.05).CS16 h组和UW16 h组受者各时点的胆汁分泌量、血清ALT、AST、ET-1、IL-1及TNF-α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均在术后3 d内死亡,两组受者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 CS液对大鼠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优于UW液,这可能与UW液较CS液粘稠及CS液能够减少枯否细胞的激活有关;NHBD供肝的冷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6 h.

    关键词: 器官保存液
  • 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延长大鼠供心冷保存时间的研究

    作者:胡志斌;严志焜;贾敬年;孟群;周永列;赵仲生;潘晓华

    目的 研究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对延长大鼠供心冷保存时间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心脏移植的供、受者.根据供心保存液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再根据供心保存时间的不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低温单纯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实验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含30/μmol/L二氮嗪的低温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各组供心在保存相应时间后进行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后观察和比较各组供心移植后的复跳率、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TP酶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供心血流开放30 s内,实验8和10 h组心脏复跳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相同保存时间下,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和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强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各实验组和对照5 h组心肌超微结构清晰、完整;对照8和10 h组心肌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能够有效延长大鼠供心的冷保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二氮嗪减轻供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 硫化氢在兔离体心脏保存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奇军;孙国成;胡晓旻;程亮;崔勤;刘维永;王红兵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在兔离体心脏低温保存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获取40只大白兔的离体心脏,应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对兔离体心脏分别进行灌注后保存.根据离体兔心灌注和保存液的不同,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单纯Krebs-Henseleit(K-H)液;硫氢化钠(NariS)组:K-H液中加入1 μmol/L的NariS(H2S的供体);NariS+格列本脲(G1i)组:K-H液中加入1 μmol/L的NariS和10 μmol/L的Gli;G1i组:K-H液中加入10 μmol/L的Gli;STH组:单纯St.Thomas液.各组心脏在灌注和保存6 h后,留取心脏标本,检测各组兔离体心脏低温保存6 h后心功能恢复率、心脏复跳时间、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含水量变化,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心尖部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 心脏保存6 h后,NariS组心脏复跳时间短、心功能恢复率、心肌ATP含量高,均优于ST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ariS+Gli组、Gli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riS组左心室功能和结构损伤较轻,其次是STH组,NariS+Gli组、Gli组及对照组的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组织结构损伤严重.结论 硫化氢在兔离体心脏低温保存6 h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开放KATP通道可能是硫化氢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 体外持续肝脏灌注常温保存和HTK液低温保存无心跳供肝效果的比较

    作者:龚瑾;王西墨;龙刚;金中奎;李国逊;江涛;陈实

    目的 比较应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低温保存和体外持续肝脏灌注(ECLP)系统常温保存无心跳供肝的效果.方法 按保存方法不同将供肝随机分为A组和B组:供肝切取后,A组用HTK液在低温下保存10 h;B组用ECLP系统在常温下用稀释的自体血液持续灌注10 h.两组供肝再经过60 min冷缺血期后,连接ECLP系统用稀释的自体血液再灌注4 h.观察再灌注后1、2、3、4 h四个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肝脏耗氧率的变化,灌注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水平以及灌注后供肝的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B组再灌注后1、2、3、4 h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灌注液中ALT、LDH和葡萄糖水平,以及2、3、4 h时间点的耗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供肝的病理损害程度较A组轻.结论 供肝切取后10 h内,利用ECLP系统持续灌注常温保存比用HTK液单纯低温保存在维持无心跳供肝的功能和生理活性方面效果更好.

104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