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回顾

    作者:张斌

    目的:重视气管肿瘤切除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总结两例气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过程.结果:围麻醉期处理合理、安全,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的正确评估,麻醉插管方法的正确选用,术中、术后加强监护等围麻醉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陈君亮;李绍清;陈莲华

    目的 总结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于2005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70例Ⅲ度和Ⅳ度喉梗阻的喉乳头状瘤患儿,记录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5、1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术中通气方式、拔管期和拔管后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分析围术期的管理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为5~35 min,术后5~20 min拔管送苏醒室.手术结束时MAP为(66±6)mmHg(1 mmHg=0.133 kPa)、HR为(138±11)次/min,与麻醉诱导前的(69±8)mmHg、(155±10)次/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结束时SpO_2为(98.3±1.2)%、P_(ET)CO_2为(44.8±3.8)mmHg,均较麻醉诱导前的(91.9±2.3)%、(68.1±11.8)mmHg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合理的围术期管理下,患儿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谨慎使用肌松药,合理选用气管导管及气管插管的方法,术中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根据手术需要采取相应的通气方式,尽量避免气管切开,拔管期和拔管后密切监测呼吸循环功能,保护气道避免误吸.

  • 早期干预提高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永忠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早期干预方法,以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6 335例产妇中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围术期经过综合措施处理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为0.14%,所有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分娩方式均选择剖宫产.围术期采取降低肺动脉压治疗等措施后平均肺动脉压[(54.51 ±6.02)mm Hg]较治疗前[(61.33 ±5.93)mm Hg]明显下降(P<0.01).结论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预防,围术期给予血管扩张、前列腺素类药物扩张肺动脉及抗凝治疗,尽量使产妇在较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选择正确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较好结局.

  • 冠脉支架病人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潘志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来的研究表明术前冠脉介入治疗对于非心脏手术病人(特别是植入了冠脉支架的病人)的预后可能有不良影响,主要的风险在于严重的出血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前对病人的详尽评价以及围术期佳化处理可以改善这类病人预后.

  • 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赵婉;韩如泉

    背景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归因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对预防缺血事件发生有效,但围手术期卒中、死亡等并发症对围术期管理提出挑战. 目的 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围术期管理进行综述. 内容 重点阐述CEA和CAS围术期危险因素控制、术前评估、麻醉方法与管理、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脑保护. 趋向 积极谨慎的围术期管理是保证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作者:王庆贺;张宗旺

    背景 慢性疼痛患者往往长期接受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疼痛,如因某种疾病要接受手术治疗时,这类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是非常棘手的. 目的 了解不同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内容 分别阐述口服阿片药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应用脊髓刺激器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等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策略.趋向 对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这类患者在围术期的舒适度及安全度,加快术后康复.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邱承忠;刘志勇;李旭东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冠心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管理措施。结果22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一例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平均麻醉时间(160±40)min;平均输血量(250±85)ml;术后12h平均胸液引流量(118±58)ml。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是加强监测、维持体温正常、合理使用正性肌力及血管扩张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 1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围术期处理体会

    作者:王树军;张道忠;刘金山;李杰;刘刚;曹亮

    目的 提高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1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对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无死亡,其中9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肌无力危象,给呼吸机辅助呼吸4~6天安全脱机并出院.结论 加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患者围术期关键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1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并晚期直肠癌高龄患者的诊治

    作者:余绍青;方继伟;刘焕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及其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储备能力下降,使得老年疾病呈现一体多病、临床表现不典型、隐伏性发作、易漏诊、病程进展快等特点.若需要手术其围术期风险大,应依据患者的症状、生存期及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来选择是否手术.正因为老年疾病在临床处理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收治1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并晚期直肠癌患者,其诊治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报告如下.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西文;梁晓红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和术后康复管理方法的效果和相关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青海省交通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3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RAS组(65例)使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和术后康复管理方法,对照组(65例)使用常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ERAS组术后6~12 h的恶心发生率(1.5%)和术后0~6h的呕吐发生率(7.7%)均低于对照组(12.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0~6h、6~12h和12~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9±1.1)分vs(5.3±1.6)分,(2.0±0.8)分vs(4.1±1.5)分,(1.5±0.6)分vs(2.7±0.9)分](P<0.05).ERAS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花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围术期和术后康复管理能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手术应激,并缩短康复进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鼻窦外科手术的应用

    作者:王丽;张宇;张华;刘雪艳;宋西成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概念是1997年由丹麦Kehlet教授提出的[1].2007年,南京军区总医院的黎介寿院士将此理念首先引入中国.所谓ERAS即以患者快速康复为目的,在围手术期应用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应激,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2-3].其主要包括:鼓励采用微创手术,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前禁饮食时间,早期经口进食,围术期液体管理等.

  • 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

    作者:李有梅;秦艳秋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100例,其中2012年1月-12月48例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行传统内镜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实行规范化内镜护理管理模式的52例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浮志坤;董自超;徐文婷;马琳;梁玉霞

    目的 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91中心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施行TCPC术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手术31例,二期手术22例.术前做好术前状况评估;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期间做好循环、呼吸功能监测,观察体静脉与肺动脉连接通路通畅程度,控制合适的补液量,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压力;加强胸引管管理,监测早期胸腔引流量.结果 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死亡4例(7.5%),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感染、蛋白丢失性肠病和低心排血量.其余患者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吻合口通畅,心功能评级为纽约心脏协会功能Ⅱ级,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适应证明确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TCPC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术前评估、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术后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朱琼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且易演变为严重脓毒症厦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的复杂综合症,由于多种原因其发病率每年都在递增.但许多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诊断、临床变化厦治疗新进展却并不能熟悉掌握.本文重点就围术期脓毒症休克处理的研究新进展加以综述.

  •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

    作者:代建能

    目的:具有心血管中危因素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手术时间是否与心血管事件有关,以便能降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具有心血管中危因素的患者317例,记录病人的相关资料,病人从入手术室开始至术后48小时进行Holter记录并做分析,对心血管事件与手术时间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类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4%,其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13.9%.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大于220min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结论:对于此类患者,外科医师应该尽量简化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以此来降低该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老年垂体腺瘤的诊治

    作者:马琳;高路;郭晓鹏;汪强;王子豪;连伟;王任直;幸兵

    目的 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和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101例行手术切除治疗,9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切除91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9例,1例为肿瘤凝固性坏死.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垂体腺瘤.随访78例,时间12~47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4个月出现垂体脓肿1例,手术治疗后好转.术后无功能垂体腺瘤进行MRI检查,功能性垂体腺瘤进行激素复查.51例手术病人中,复发3例;5例未行手术病人中,2例行替莫唑胺治疗肿瘤缩小,3例无变化;余22例术后症状改善,未定期行MRI及激素复查.随访期间病人无死亡.结论 老年垂体腺瘤起病隐匿,出现视功能障碍时应尽早行垂体MRI检查.在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钟曌;李雅兰

    围术期血糖水平的上升导致了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尤甚.血糖的变化及其监测对于心血管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干预围术期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及控制进展,外科手术及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手术的特点予以综述.

  • 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围术期管理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周启军

    恶性肠梗阻多发于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常见手段之一,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仍未完全达成共识,提高围术期管理有助于改善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围术期管理

    作者:夏梅;何萍;吴蔚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围术期管理.方法 对我科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间103例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术后住院期间除2例于术后1周出现阵发性心房扑动,其余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96例,失访7例,随访时间0.3~6.5年,随访期间6例(6.25%)患者转为房颤心律,其余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是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有效方法,做好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模式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冯金华;许瑞华;李卡;冯缓;韩蔷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模式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中心收治的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ERAS组),围术期均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同时收集2015年1-12月收治的8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传统组),围术期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常规进行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术后早期康复效果方面,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传统组[(30.35±10.24)h vs.(70.69±11.23)h,P<0.05],ERAS组术后72 h以内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2.56±1.12)分vs.(5.61±2.51)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ERAS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8.00% vs.18.18%,P<0.05),但两组患者在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效益方面,ERAS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加速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质效.

74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