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曾海菊;张淑一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20~50岁育龄期妇女,尤以中青年多见.笔者自1998年~2005年以来应用自拟中药消癖汤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疗效满意.

  • 大黄蛰虫丸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

    作者:焦乃军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患者依从性高.笔者近年来采用大黄蛰虫丸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满意.

  •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胡波;谭工

    目的:分析、挖掘中医方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规律,探索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到中医方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方剂1 116首,构建乳腺增生病方剂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321种中药中,疏肝、养血、活血、化痰、健脾、补肾等几类药之间的配伍是常用的药物组合,临床医家多以逍遥散作为基本组方结构.结论:以关联规则所得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对、药组反应了乳腺增生病的标本同治的治疗思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 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尚华;吴梦玮;富斌;张宏;陈斐斐;王超;吴雅静;曹凤娇

    目的:探明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5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5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得出偏颇体质的定性及定量数据,根据调查情况对中医偏颇体质进行分类归纳.结果:城市患乳腺增生病女性偏颇体质较多,其中以复合体质多见.结论:乳腺增生病是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慢性疾病,且以复合体质多见,城市女性应重点改善阳虚体质,调理体质应兼顾多种偏颇体质,综合调理,从而达到预防乳腺增生病的目的.

  • 乳消胶囊及其加减方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苹;张建伟;张淑娟;刘琛;魏建威

    目的:研究乳消胶囊及其加减方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雌激素(E2)及雌激素受体(ER)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以乳康片作对照,检测各组动物E2及ER mRNA表达.结果:模型1组、模型2组E2及ER 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乳消胶囊组、乳消A组与模型1组、模型2组、乳消B组、乳消C组、治疗对照组比较E2降低(P<0.05,或P<0.01).乳消B组、乳消C组、治疗对照组与模型1组比较E2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2升高(P<0.05).各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与模型1组、模型2组,各中药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比较,ER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乳消胶囊及乳消A方能有效降低模型动物的E2及ER mRNA表达,使乳腺组织对E2的敏感性降低而达到治疗作用.

  • 治疗乳腺增生病常用药对举隅

    作者:李静蔚;陈宏志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显著优势,其中药对应用灵活,疗效显著.文章从疏肝理气、理血祛瘀、消散化痰、温阳补益等功效角度,列举柴胡配白芍药、当归配川芎、海藻配昆布、仙茅配仙灵脾等常用临床药对,并讨论乳腺增生病临床治疗常用药对配伍特点.

  • 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研究探讨

    作者:张琼;陈家旭

    乳腺增生病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常形成可触及的肿块,既非肿瘤,也非炎症.乳腺增生病居乳腺病发病率的首位,随着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本病疗效不确切,中医药则对乳腺增生病有着独特的疗效.

  • 西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隋艳波

    目的:探讨西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增生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分别予西黄丸和乳癖消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9.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可以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其疗效优于乳癖消片.

  • 外消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旭;龚旭初

    目的:通过外消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贴敷外消乳癖膏,对照组口服乳癖消,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程度及肿块大小、硬度、范围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硬度、范围、大小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外消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能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缩小乳房增生肿块,且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柴青消痛颗粒对乳腺增生病中雌激素的作用及临床观察

    作者:杨育同;冯玉华;焦艳芳

    目的:探讨柴青消痛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柴青消痛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颗粒口服.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PRL和E2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对PRL、E2的降低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采用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的方法,疗效显著.

  • 消癖酊配合微波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作者: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腺泡或导管上皮细胞数目增多,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一系列病变,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约占乳腺疾病75%,病程长,并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特色及优势,临床多以辨证论治为主.笔者从1997年起运用本院外用制剂"消癖酊"配合微波选择性的治疗部分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对照观察

    作者:卢文;房忠女

    目的:观察埋线、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埋线组、电针组,每组43例.两组均取膻中、气海、肩井、气户等穴,埋线组1~2周埋线1次,8次为一疗程;电针组隔日治疗1次,24次为一疗程.分别于1疗程结束时、2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统计疗效.结果:1疗程时,埋线组总有效率为69.8%(30/43),电针组为88.4%(38/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埋线组愈显率为87.8%(36/41),电针组愈显率69.7%(23/33),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埋线、电针对乳腺增生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疗程时电针组疗效较好,2疗程后埋线组疗效更佳.

  • 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作者:彭志坚;沈胡刚;顾建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与单纯消癖煎对比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消癖煎,耳穴取乳腺、内分泌、卵巢、神门、肝、脾,每耳贴压1周,两耳交替;消癖煎为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柴胡、夏枯草、白芍、赤芍等,水煎服,每次30 mL,每天3次.对照组仅采用口服消癖煎,每次30mL,每天3次.两组均月经期停止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包括乳房疼痛程度,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及全身伴随症状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幅度更大(11.02±1.78 vs 9.82±1.53,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消癖煎.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陈冬;夏有兵;凌立君;肖安菊;吕凯露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8例)和浮针组(17例).综合组在肱二头肌肌腹中央或于患侧乳头与乳房结节连线上、距乳房外缘约4 cm处进行浮针操作,并配合活动患者上肢及乳房的再灌注活动.浮针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两组均在月经来潮前(7±3)天开始治疗,隔日1次,治疗3次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表的变化、初次治疗镇痛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初次治疗起针即刻、治疗3次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综合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较浮针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综合组在初次治疗乳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上短于浮针组[(94.72±33.67)s vs (162.06±29.16)s,P<0.01].综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9%(1/17),优于浮针组的20.0%(3/15,P<0.01).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和单纯浮针均能安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在即时、远期治疗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 针刺为主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30例

    作者:千金花;王寅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导致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纤维组织进行性增生的乳房疾病.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中的"乳癖""乳中结核"的范畴,其主要症状为乳房的疼痛和乳房内肿块.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1].

  • 电针经甲状腺调节治疗乳腺增生大鼠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郭新荣;李宇峰;张姗姗;张迦琅;刘秦浪;程经纬;马晓军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调节在电针治疗乳腺增生(MGH)中的作用,为电针治疗MGH的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正常治疗组、电针甲切治疗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余组均复制MGH模型.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天,对电针甲切治疗组进行甲状腺摘除术干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仅暴露甲状腺,但不进行切除.造模成功后第4天,对电针正常治疗组、电针甲切治疗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大鼠行电针治疗,余组大鼠不进行电针治疗,捉拿、常规消毒、固定均同上述治疗组.甲组穴为双侧“天宗”“肝俞”“足三里”;乙组穴为双侧“屋翳”“合谷”“膻中”,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同侧“天宗”和“肝俞”穴、同侧“屋翳”和“合谷”穴连接电针仪,每次治疗时共用电针2组,连续波,2 Hz,1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干预后测量各组大鼠乳头高度及直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激素(E2)、孕激素(P)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乳头高度和直径均明显增加(均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正常治疗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乳头高度和直径均明显减小(均P<0.01),电针甲切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也有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含量升高、P含量下降(均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正常治疗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血清E2均显著下调、血清P含量均显著上调(均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甲切治疗组E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乳腺组织中ERα含量及蛋白表达升高、PR含量及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正常治疗组、电针假手术治疗组ERα含量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R含量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甲切治疗组ER α、PR含量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电针治疗MGH的疗效途径可能与甲状腺功能调节关系密切.

  • 针刺结合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组织、泌乳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娴;候咪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MGH)大鼠乳房组织、泌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MGH提供参考.方法:将5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乳乐组、针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外源性雌、孕激素联合刺激制作大鼠MGH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起各治疗组开始施予相应治疗方法.针刺组取甲(天宗、肝俞、足三里)、乙(屋翳、合谷、膻中)两组穴,每次针刺一组穴,两组穴交替;乳乐组灌服乳乐冲剂(柴胡疏肝散化裁),每次3 mL;针药组先行中药灌服(同乳乐组),再予针刺(同针刺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30 d后腹主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PRL;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和SABC免疫组化法PRL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乳房组织形态学符合增生表现,与空白组比较,血清PRL含量及PRLR阳性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均明显改善,PRL水平及PRLR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针药组改善为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乳乐冲剂、针药结合治疗MGH均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PRL水平,抑制PRL与PRLR的结合,间接抑制雌二醇水平,从而使增生的乳腺得以复旧.相对于单纯针刺和口服乳乐冲剂,针药结合方案总体疗效更佳.

  • 郭诚杰教授病证结合诊治乳腺增生病经验介绍

    作者:候咪;张卫华;刘娟

    介绍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病证结合诊治乳腺增生病的经验.郭老诊治乳腺增生病,病证结合,衷中参西,对疾病首先作以明确的诊断,继而针药互用,多法并施,同时结合标本缓急和三因制宜施治,配合调节情志,注重心理疏导,每收良效.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乳腺增生病70例

    作者:陈少卿;张宏生;吴美群

    2008年1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7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70例女性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年龄18~55岁,平均(38.6±7.1)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02±0.24)年;病变位于一侧乳房23例,两侧者47例;伴乳头溢液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以经前为主,并可触及大小不等包块,少数有乳头溢乳.

  • 腹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晖;周炜;李然伟;曹丽娟;李书为

    目的:验证腹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乳腺增生病例随机分为腹针组(64例)、常规组(57例).腹针组在基础治疗(心理疏导及口服中成药乳癖消)的同时应用腹针疗法,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为主穴;常规组仅行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症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BREF)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QOL-100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疼痛和生存质量;腹针组总有效率为84.4%(54/64),优于常规组的68.4%(39/57,P<0.01).腹针治疗对中度疼痛疗效优(P<0.05).结论:腹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244 条记录 4/63 页 « 1234567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