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病理科医师接触甲醛的健康影响

    作者:范卫;周元陵;金复生;桂律;金锡鹏

    [目的]研究甲醛对病理科医师健康的影响.[方法]接触甲醛的病理医师116名为接触组,非甲醛接触人员118名为对照组.测定病理科工作环境中的甲醛浓度,调查观察对象的健康状况与呼吸道有关疾病,测定嗅觉功能及肺功能.[结果]病理巨检环境中甲醛浓度平均为(1.60±1.10)mg/m3,范围0.18~5.84 mg/m3.甲醛浓度≥2.0 mg/m3组刺激反应的发生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病理医师中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嗅觉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嗅觉敏感度明显比对照组为低(P<0.01);甲醛不同浓度组的嗅觉敏感度有随甲醛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男、女病理医师部分肺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降低;女性病理医师肺功能改变较男性敏感.[结论]甲醛对病理科医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反应增加、嗅觉敏感度降低及部分肺功能指标变化,提示小气道病变的可能.

  • 甲醛接触者的嗅觉功能

    作者:范卫;周元陵;王法弟;王学才;桂律;金锡鹏

    [目的]探索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甲醛的木材粘合业工人233名(木材组),病理科医师94名(病理组),以及非甲醛接触人员62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监测接触人群工作环境中的甲醛浓度,测定接触者的嗅觉阈和嗅敏度.[结果]病理组工作环境中甲醛浓度明显高于木材组(P<0.01).三组人员的嗅觉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木材组和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明显降低(P<0.001),病理组人员的嗅敏度也较木材组人员低(P<0.01).高浓度组(>1 mg/m3)与低浓度组(≤1 mg/m3)的甲醛接触者其嗅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高浓度组嗅敏度的降低较低浓度组更显著(P<0.01).[结论]甲醛对接触者嗅觉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嗅觉敏感度降低.并且随着接触浓度增高,嗅敏度降低愈明显(P<0.01).

  • 慢性鼻窦炎与嗅觉障碍

    作者:顾东升;李佩忠

    嗅觉障碍是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自觉症状之一.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障碍情况复杂,对于伴有鼻息肉及嗅觉丧失的患者,有证据证明内镜鼻窦手术可改善嗅觉功能.然而尽管在嗅觉方面有了改善,但这些患者仍存在严重的嗅觉减退.有研究还认为内镜鼻窦手术对嗅觉改善没有影响.本综述回顾当前关于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

  •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嗅觉改变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佳璇;游志坚

    目的 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嗅觉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探究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试验组为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分别于麻醉前1d、麻醉后3、7d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onnecticut ChemosensoryClinical Research Center,CCCRC)嗅觉功能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同时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循迹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斯特鲁普字色干扰测试(Stroop Color Word Test,SCWT)、数字符号编码测试(Digit-Symbol Coding Test,DSCT)以及语义流畅度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于相同时间点完成上述所有测试.记录所有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麻醉后3、7d的嗅觉识别分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d,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MMSE、短时记忆及延时记忆能力下降,TMT值、SCWT值升高(P<0.05);麻醉后7d,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延时记忆能力下降,TMT值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麻醉后3d嗅觉识别分数差值与认知功能中短时记忆、延迟记忆呈正相关. 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嗅觉损害以识别得分下降为主,认知功能损害以短时记忆、延时记忆和注意力下降为主,麻醉后嗅觉损害与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 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娜;李冉;谢安木

    目的:检测原发性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探讨嗅觉障碍在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0例特发性震颤、30例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分析比较嗅觉障碍在早期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血管性帕金森病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结果:原发性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远高于对照组,而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障碍与对照组相近.结论: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明显嗅觉障碍,嗅觉检测可作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以及鉴别原发性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的方法.

  •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嗅觉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石娟芳

    目的 评价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觉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180例CRS伴嗅觉障碍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前、术后,患者的嗅觉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180例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CRS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11%;患者嗅觉功能改善率87.22%,较术前明显提高,且SNOT-20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CRS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嗅觉功能检测

    作者:王萍;杨骏;陈怀珍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嗅觉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40例,分为脑型和肝型2组,每组各20例.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2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DT)和嗅觉识别阈值(IT),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20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16例嗅觉功能检测(包括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基本正常,4例存在嗅觉功能障碍;2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3例无异常,17例存在嗅觉功能障碍;脑型患者嗅觉功能检测评分(包括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肝型(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嗅觉功能减退与基底节变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全面认识.

  • 早期帕金森病病人嗅觉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檀国祥;许啟伍;丁婷;李其英

    目的:检测早期帕金森病(PD)病人嗅觉功能障碍情况,探讨嗅觉定量检测在早期P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早期PD病人45例及同期健康成人49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进行双侧鼻孔嗅觉检测,并评价PD病人年龄、病程、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PD病人的嗅觉察觉阈值及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嗅觉察觉阈值及识别阈值与病人年龄、病程、UPDRS评分、H-Y分级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UPDRS评分与病程、H-Y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结论:早期PD病人存在嗅觉功能障碍,且双侧对称性出现,嗅觉检测对早期诊断PD有一定意义.

  • 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胡庆东;牛利华;唐敏;唐发霞;李光武

    目的 探讨在中老年(50岁以上)人群中嗅觉障碍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对研究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根据MMSE结果将受试人群分为可能MCI组( n= 19)和正常对照组( n= 46).采用气味感知阈试验、气味识别试验、气味再记忆试验等对受试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结果 可能MCI组的气味感知阈值( P< 0.01)、气味识别( P< 0.01)和气味再记忆功能( P< 0.05)较正常对照组差;相关分析显示,MMSE总分与气味识别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r= 0.299, P< 0.05).结论 MCI患者存在嗅觉功能损害,嗅觉障碍是MCI的简单反映;嗅觉的气味识别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认知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 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祝惠丽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0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鼻腔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鼻窦内镜手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手术前后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嗅觉功能评分、鼻气道总阻力、鼻腔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NMCA到前鼻孔距离(DCA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MCA,NCV高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鼻气道总阻力、DCA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鼻窦内镜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调节鼻腔通气状况,增强嗅觉功能,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

  • 嗅觉功能检查与Alzheimer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黎萍;孙新芳

    嗅觉功能缺损被认为是Alzheimer病(AD)的早期标志之一.文章介绍了AD的嗅觉功能及嗅觉功能检查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人体内的纤毛

    作者:王武中

    人体纤毛,指的是分布在器官粘膜表面上的细小纤弱软毛。它与体毛、头发相比,似乎更不起眼,然而其作用却是无比的。鼻腔上部的粘膜有大量的嗅觉细胞,这些细胞的顶端都长有伸向鼻腔的嗅毛。嗅毛是感受各种气味的第一站“接收器”。如果嗅毛萎缩、脱落,人的嗅觉功能就会明显下降。长期大量喝酒、滥用鼻眼净和患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人,容易发生嗅毛缺失,应予重视。感受味觉的器官是味蕾。味蕾由味觉细胞和味毛组成,可分辨多种味道,灵敏度极高。有人喜欢刮舌,这虽可去除令人不悦的厚腻舌苔,但也能损伤味毛,久之会影响人的味觉功能,故应改掉此种不良习惯。

  • 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容积的影响

    作者:何清泉;李振安;余凤慈

    目的: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气道阻力及鼻腔容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嗅觉功能、鼻腔容积与鼻腔小横截面积。结果术后1、4、8、12周时,观察组鼻气道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同时观察组嗅觉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8、12周时,观察组鼻腔容积(NCV)、鼻腔小横截面面积(NM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助于增大鼻腔容积与鼻腔小横截面面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嗅觉功能。

  • 全喉切除后用简易管恢复嗅觉功能

    作者:梁关庚;岳志勇

      全喉切除患者因气流不经鼻腔通过,致嗅觉功能丧失,且因口腔不能形成负压,经口吸吮动作不灵活。我们现用简易硅胶管,将气管套管口与一侧鼻腔相连,能恢复嗅觉功能及吸吮动作,与口相抵,可发出唇音。方法是:患者若戴内径10mm的全喉硅胶套管,取外径10mm吸引器的硅胶管,长约22cm,一端插入全喉套管内,另一端插入一侧鼻前庭,让患者用对侧鼻腔自然呼吸,患者呼吸自如,无憋气感,对侧鼻腔嗅觉试验示功能良好,能感到芳香气味,饮水可顺利吸吮人口。患者若戴10mm金属套管,先取下一次性硅胶输液器的中段膨大管(相当莫非氏器),一端插入气管套管内管头外缘,另一端接硅胶管,硅胶管末端插入一侧鼻前庭。另将硅胶管鼻腔端的管头移于下唇,紧压唇黏膜,即可发出唇音、简单词与短语。

  • 鼻内镜手术与鼻腔开放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肖丽

    目的 对比研究鼻内镜手术与鼻腔开放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治疗的10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鼻腔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鼻内镜手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嗅觉功能、鼻气道阻力与鼻腔小横截面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等.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MCA、NCV、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CV、NMCA、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鼻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鼻塞、嗅觉障碍、脓涕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鼻塞、嗅觉障碍、脓涕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效果良好,利于促进鼻腔结构恢复正常,改善不适症状与气道阻力,提升嗅觉功能与疾病治疗效果.

  • 摩鼻洗鼻防感冒

    作者:刘江峰

    祖国医学认为,肺开窍于鼻.意思是,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利,鼻的嗅觉才能灵敏.冬天冷风一吹,便不断打喷嚏,出现流清涕、咽痛、咳嗽等伤风感冒的症状.为了预防伤风感冒,可常做摩鼻洗鼻.

  • 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存质量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楚选云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存质量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鼻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内镜鼻窦手术,对比分析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调查表(SNOT-20)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嗅觉功能评分、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及SNOT-20评分均比术前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对鼻腔生理结构的损伤,促进嗅觉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鼻窦内镜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伟

    目的 观察鼻窦内镜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光山县中医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观察组实施鼻窦内镜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鼻腔通气状况、嗅觉功能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优于对照组,鼻气道总阻力测定值小于对照组,NMCA、NCV测定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内镜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鼻腔通气状态与嗅觉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 鼻镜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庞磊

    目的 探讨鼻镜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6例鼻息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鼻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鼻镜手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术后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6、12个月时统计对比两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02% (40/43)]高于对照组[74.42% (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6% (2/43)]、疾病复发率[6.98%(3/43)]低于对照组[20.93%(3/43)、27.91% (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镜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失血量,利于术后康复,且能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改善临床症状,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 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存质量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松华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SNP)患者嗅觉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传统Wigand手术,观察组采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手术前后嗅觉功能评分、负性情绪(HAMA、HAMD)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为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1周嗅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SNP患者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促进患者嗅觉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进而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91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