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髓性自血病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体外增殖和特异性杀伤效率的研究

    作者:郑转珍;乔振华;鹿育晋;朱镭;李国霞;张丽;崔月娥

    目的观察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自体CIK细胞共培养后培养物的表型、增殖活性变化,及DC对CI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CML缓解期的BMMNC,常规诱导出DC及CIK细胞,用自体白血病细胞反复冻融抗原冲击DC,并和CIK细胞共培养,动态观察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DC与CIK细胞共培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比CI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更强的细胞群体.经抗原负载的DC活化的CIK,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CIK细胞,差异显著(P<0.05).二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提高CIK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CIK与DC-CIK培养特性及体外存活时间的比较

    作者:马学斌;马聪;邱伟;袁红霞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及树突状细胞-CIK( DC-CIK)在体外培养特性及收获后室温放置不同时间的存活情况。方法选择中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50例,分为CIK组和DC-CIK组,采血前检测患者的血常规,采血后记录分选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收获淋巴细胞总数,在培养的第15天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IK及DC-CIK细胞的表面标志CD3、CD4、CD8、CD56的表达,收获后胎盘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存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初始淋巴细胞数、收获淋巴细胞总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扩增倍数DC-CIK组显著高于CIK组;CD3+、CD8+、CD3+CD8+和CD3+CD56+T细胞比例DC-CIK组显著高于CIK组,两组细胞活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 h细胞活率与初始有显著性差异,4 h细胞活率低于95%。相同时间两组间细胞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C-CIK细胞比CIK细胞增殖更快,效应细胞比例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收获后细胞在室温下放置,随时间延长活率逐渐下降,所以细胞收获后应尽快回输给患者。

  • 肿瘤患者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初步观察

    作者:马学斌;马骢;温居一;成海;杨明;王芳;王海东;刘敏;黄新强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例恶性实体瘤患者术后行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观察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的生长和增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回输后的反应.结果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良好,培养14 d可以扩增100倍左右,各种检测结果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回输后患者精神体力有明显提高.结论 初步观察显示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良好,回输治疗对患者安全有效.

  • 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宛丽;杨莹;张威;邹乐乐;刘冰;王舒;金晋宇;关红梅

    目的 探讨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并大量扩增,制备成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应用该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IK组12例和对照干扰素组21例,所有病例均按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结果 CIK细胞可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和HBV-DNA复常,疗效高于干扰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对治疗慢性乙肝有临床前景.

  • 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31例分析

    作者:鲍锋;盛春华;杨光

    目的:探讨手术及放、化疗后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53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于手术及放、化疗后静脉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DC-CIK细胞治疗后,OR 47.8%,CBR 93.3%,Karnofsky评分增加≥20分者89.8%,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Ag-NORs)IS均值由5.16%增至5.68%,Ⅲ-Ⅳ期3年生存率61.2%,且对外周血象及心、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结论:DC-CIK细胞安全、有效,能明显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提高3年生存率.

  • 脐血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吕荣德;乔玉宁;杨慧;刘龙梅

    目的 探讨脐血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接受脐血CIK细胞治疗的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5.6±1.8)d.结论 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接受脐血CIK细胞治疗的肝癌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减轻焦虑心理.

  • DC-CIK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慧利;李明林;李朝娥;任中海;李长生;张敬伟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限期SCLC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EP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给予DC-CIK细胞治疗;B组22例,给予3D-CRT同步E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和CD16+ CD56+上升,CD8+细胞下降(P<0.05);而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A组完全缓解率和客观有效率稍微高于B组(52.2%和87.0% vs.40.9%和72.7%)(P>0.05).A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90.5%和71.4% vs.75.0%和60.0%)(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限期SCLC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

  • CIK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表型

    作者:吴昌平;蒋敬庭;邓海峰;陆明洋;李敏;王赫;吴骏;张红宇;季枚;赵伟庆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免疫表型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向外周血单个粒细胞(PBMC)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γIL-1α、γ干扰素(γ-IFN)与抗CD3McAb,诱导出CIK细胞.经流式细胞分析法对CIK细胞进行动态表型分析.结果动态表型分析显示,在第14~21天时CD3+CD16+56+细胞为(31.6±5.5)%~(35.8±9.7)%,呈高表达的平台期.结论CIK细胞在体外培养14~21 d,CIK细胞CD3+CD16+56+双阳性细胞呈高表达,此时临床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 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何劲松;郭良峰;陈伟财;王敏;吴恢升;王媛;王先明;刘仁斌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DCs)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诱导7 d的活化DCs瘤苗和诱导7 d的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DC-CIK细胞),同期自体CIK细胞为对照组.检测2、8、14 d的DC-CIK细胞CD3与CD56表型、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及测定混合培养8 d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效应.结果 混合培养14 d的DC-CIK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但CD3和CD56表型无显著变化(P>0.05).DC-CIK细胞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溶解率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P<0.01);CIK细胞强烈刺激DCs分泌IL-12,混合培养2 d时,DCs的IL-12 p40分泌水平达到高峰.结论 乳腺癌DCs瘤苗与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后(DC-CIK细胞),进一步促进了DCs的成熟并增强了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 DC-CIK免疫疗法联合TACE、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估

    作者:左新华;高萍

    目的:研究DC-CIK免疫疗法联合TACE、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C-CIK组(n=50)和对照组(n=50),DC-CIK组接受DC-CIK免疫疗法联合TACE、RFA治疗,对照组接受TACE、RFA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治疗后500 d的生存时间,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每一个治疗周期结束后,DC-CIK组患者达到CR或PR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疗效判断为PD的例数少于对照组;DC-CIK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周期和4个周期时,DC-CIK组患者血清中AFP、GP73、DCP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和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 CD8-T细胞的比例高对照组.结论:DC-CIK免疫疗法联合TACE、RFA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 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洪波;黄涛;韩风;陈伟瑜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即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给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33例,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DC-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1.8%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91.2%,对照组为81.8%,治疗组的1年复发率为8.8%,对照组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DC-CIK细胞治疗常见的副反应为发热、寒颤,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DC-CIK对卵巢癌细胞杀伤作用及临床治疗安全性评价

    作者:文萍;周艳;温详臣;李亚奇;李小安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经体外共培养后,探讨其增殖能力和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并对其治疗卵巢肿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别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并共培养,用苔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扩增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乳酸脱氢酶法(LDH)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剂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分泌因子水平.在卵巢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提取卵巢癌患者PBMC,诱导DC、CIK,并共培养,将质检合格的DC、CIK细胞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回输入患者体内,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评价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安全性.结果 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CIK增殖速度明显快于CIK单独培养,DC和CIK成熟分型明显增加,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比CIK单独培养时更强,且随着效靶细胞比的增加,杀伤肿瘤能力逐渐增强;DC-CIK回输早期,患者并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DC-CIK共培养后,细胞增殖能力、成熟分型及协同抗瘤作用均增强;此外,DC-CIK相对安全可行.

  •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1例

    作者:马学斌;温居一;马聪;聂青;康静波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是手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本例患者在手术后放化疗基础上早期接受了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注治疗,不仅减轻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随访5年依然状况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