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固定电泳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冉学兵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蛋白的检测、分型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血液学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分别对其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及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44例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50例免疫固定电泳均检出 M蛋白,分型结果为 IgG型25例(50.00%),IgA型16例(32.00%),IgM型2例(4.00%),轻链型7例(14.00%),轻链型中,κ型与λ型之比为2∶5。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15例检出尿本———周氏蛋白,其中4例为κ型,11例为λ型。三种方法中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的检出率高,血清蛋白电泳次之,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检出率低( P<0.01)。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电泳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分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罕见的IgA型M蛋白对临床化学检测的干扰及分析

    作者:李江;王立伟;赵兴波;陈露;湛玉良;鄢盛恺

    通过典型病例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样本中M蛋白干扰临床化学分析的机制.选取典型的IgA型M蛋白干扰病例1例与既往不同类型M蛋白干扰病例1例比较分析,探讨干扰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不同类型M蛋白产生干扰的条件有所差异,临床实验室常规方法无法完全消除此干扰现象.结论: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工作中,尤其是检测患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时,M蛋白干扰现象较为普遍且无法完全避免,应该引起检验工作者的注意.

  • 犬瘟热病毒M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虞一聪;闫飞虎;王铁成;王化磊;郑学星;赵永坤;黄耕;杨松涛;高玉伟

    目的 对犬瘟热病毒(CDV)弱毒株M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制备鼠抗CDV M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 针对犬瘟热病毒弱毒株(CDV-LP)的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在0.4 mmol/L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纯化的M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采血,分离血清,制备鼠抗CDV M蛋白多克隆抗体.结果 通过RT-PCR成功扩增出大小为1 014 bp的CDV M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M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出分子质量单位为43 ku的重组M蛋白,与预期值相符;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重组蛋白能被抗CDV多克隆抗体识别;免疫小鼠制备的多抗能与纯化的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30a(+)-M并表达了CDV M蛋白,制备了鼠多克隆抗体,为建立CDV M蛋白的ELISA抗原检测方法,鉴定表达M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奠定了基础.

  • 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

    作者:何涛君;莫凡;肖晓友;但巧云;李素洁;张银辉;陆学东

    背景:在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中发现了假阳性现象.目的:探讨MM的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对68例MM患者的M蛋白分型,并对其进行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筛查实验,再将筛查出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的免疫印迹确认实验,后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与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的关系.结果:68例MM患者中的4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标本,通过进一步的确认实验已明确其结果均为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达到了近6%.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MM患者中M蛋白类型多以IgG、k型为主,占绝大多数.其次为IgA、k型,轻链k型,总的来说k:λ=2.4:1.与之对应的4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标本中,2例为IgG、k型,1例为IgG、λ型,另外1例为IgA、k型.结论:MM患者的IgG和IgA型的M蛋白导致了MM患者的梅毒血清学假阳性反应,因此确定MM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的阳性结果,应引起临床和检验医生的强烈关注,避免假阳性造成的误诊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 骨痛-Fanconi综合征-M蛋白

    作者:王鸥;王林杰;胡永宾;庄俊玲;秦岩;茅江峰;李玉秀;姜艳;李梅;夏维波;邢小平;孟迅吾

    Fanconi综合征(FS)导致的骨软化症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性疾病(MIDD)的罕见合并症.本文报道1例23岁男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多部位骨痛伴活动受限,辅助检查提示低磷血症、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及低尿酸血症等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M蛋白、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软化,结合骨髓涂片等诊断为意义不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继发FS,并引起骨软化症.给予纠正酸中毒、补磷、补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后骨痛症状有所改善.本文同时复习MIDD引起FS及继发骨软化症的相关文献.

  • 双下肢水肿-反复骨折-M蛋白

    作者:范翩翩;罗夕茗;黄媛媛;张琪;许慎;李静;卢春燕;陈德才;王覃

    在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情况下,以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 (mulitiple myoloma,MM)容易被漏诊.现报告1例72岁男性,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症,但规律抗骨质疏松过程中反复发生椎体骨折.结合既往多次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G κ型单克隆球蛋白 (monoclonal protein,M蛋白),骨髓穿刺见克隆性浆细胞,考虑并发MM.本文同时对骨质疏松症及MM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798例M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世伦;李燕郴;张鹏;翟玉华;孙卫红;宿莉

    目的通过对798例M蛋白阳性病例的分析,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分析M蛋白阳性患者的病种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多发性骨髓瘤(MM)与非MM首发症状的比较,以及MM各型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与非MM患者M蛋白的特点。结果 M蛋白阳性的病例中,MM 648例(81.2%),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34例(4.3%),良性或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疾病116例(14.5%)。患者平均年龄58.3岁,男、女性别病种分布无差异性。MM首发症状以腰酸、骨痛为主,非MM则以发热、纳差、乏力为主,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MM中IgG型290例(44.8%),IgA型143例(22.1%),轻链型138例(21.3%),IgD型45例(6.9%),非分泌型30例(4.6%),双克隆型2例(0.3%)。除IgD型外,各型中κ和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良性或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者平均M蛋白含量(11.3±6.5)g/L,其中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55例,占M蛋白阳性患者的6.9%;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例,占4.4%。结论 M蛋白阳性主要见于MM。此外,尚可见于MGUS、NHL、WM等多种疾病。

  •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姜晓萍;孙明艳;解晶;郝燕;陈立君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意义.方法:对115例建议进行免疫电泳检测的患者检测血清M蛋白和浓缩尿中的M蛋白,并根据M蛋白的结果进行分型.结果:115例患者中血清M蛋白阳性为45例,浓缩尿M蛋白阳性结果47例,两者均阳性的患者为38例,经调阅病例临床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是34例,其中IgG为22例(64.7%),IgA为8例(23.63%),IgM为2例(5.88%),轻链型为2例(5.88%).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病情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

    关键词:
  • 血浆置换频率和量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M蛋白清除率作用的探讨

    作者:梁晓林;王仲泉;王桂君;徐忠华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频率和量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M蛋白清除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同程度损伤并在化疗期间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M蛋白平均值80g/L组)每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1500 ml,连续5 d;第2组(M蛋白35 g/L组)每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1500 ml,连续5 d;第3组(M蛋白35 g/L组)隔日置换1次,置换量为800 ml,连续5 d.每组分别在置换3 d和5 d后检测血液中M蛋白的含量.结果 第1组M蛋白3 d后下降54.3%,5 d后下降78.5%;第2组M蛋白3 d后下降49.7%,5 d后下降79.7%;第3组M蛋白3 d后下降37.1%,5 d后下降45.7%.结论 在使用有效化疗的同时,连续血浆置换且置换量大,可迅速降低患者血中的M蛋白,减少肾衰竭的发生.

  • M蛋白检测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华

    目的 探讨M蛋白定量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蛋白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治时IgG、IgA型及轻链型M蛋白的量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呈负相关,M蛋白的量与初治时患者的骨质破坏程度无明显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IgG型低于IgA型及轻链型,三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疗程后M蛋白的下降与初治时M蛋白的量无明显相关.结论 M蛋白是MM诊断和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琳;谢瑜;杨坚;曾云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MM患者,随机分为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吡喃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VAD方案加沙利度胺及干扰素,沙利度胺起始剂量200mg/d,每2周增加50~200mg/d,至患者不能耐受或高剂量不超过每日800mg/d,α-2d干扰素300万U肌注,3次/周,维持该剂量半年.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2例(42.86%),进步11例(39.29%),无效5例(17.85%),总有效率82.14%(23/2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7.14%)(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升血红蛋白;治疗后MM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102例M蛋白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项欣

    目的:比较和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症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对102例M蛋白阳性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血清蛋白电泳阳性率(87.25%)相比较,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率(100%)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蛋白电泳联合使用可提高M蛋白阳性疾病的诊断;血清免疫固定蛋白电泳对M蛋白的检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瑛;秦庆;于增国

    目的:探讨与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Spife 3000电泳仪,对84例经临床确诊的MM患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在84例MM患者中均呈现M蛋白,阳性率100%,其中以IgG型为主(66.7%),其次为IgA型(29.8%),而IgM型仅1例(1.2%),轻链型2例(2.4%).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对M蛋白的检测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作为MM分型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异常蛋白条带在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王荷花;李娟;刘俊茹;郑冬;谷景立;颜绵生;邹外一;许多荣

    目的 研究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出现异常蛋白条带(APB)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ASCT治疗68例MM患者的资料,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方法检测M蛋白.结果 33例(48.5%)MM患者出现APB,2例轻链型在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移植前首次出现APB,31例患者在移植后中位时间104(33 ~404)d首次出现APB,APB出现例次中位数为2(1~7)次,持续中位时间为105 (35 ~ 801)d.33例出现APB组患者移植后疗效显著高于35例未出现APB(Non-APB)组患者,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分别为100.0%和85.7%(P=0.017),CR率分别为87.9%和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GB、ALB、β2微球蛋白水平、MM类型、D-S分期、ISS分期、硼替佐米一线或二/三线治疗例数、含硼替佐米化疗疗程数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3.4(7.0 ~71.7)个月,与Non-APB组比较APB组患者OS更长,目前差异尚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17例首次出现APB时间在移植后≥6个月与14例移植后<6个月内患者比较总生存期更长,目前尚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序贯ASCT治疗的MM患者出现APB者疗效更高、预后更好.

  • POEMS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飞;张映琦;陈康宁;史树贵;范文辉;胡俊

    目的 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加深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确诊的29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周围神经病变,多伴有肝、脾和(或) 淋巴结肿大、多种内分泌病变、皮肤改变、水肿及骨髓浆细胞增多.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较难.对不明原因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特别是合并皮肤改变、肢端水肿或者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症状时要想到该病的可能.

  • 干燥综合征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杨月;陈龙;刘扬;梁耀先;贾园;栗占国

    目的 探讨SS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SS-MG)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SS-MG的18例患者,以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相匹配的36例未合并MG的SS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连续校正的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SS-MG组血清总蛋白[(78±11)g/L,(71±10) g/L,t=-2.382,P=0.021]、ESR[52.5(45.3) mm/1 h,33.0(42.5) mm/1 h,Z=-2.179,P=0.029]、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阳性[75%(9/12),28%(7/25),x2=7.298,P=0.007]、低免疫球蛋白血症[33%(6/18),3% (1/36),xx2=7.407,P=0.006]和血栓事件发生率[17%(3/18),0(0/36),P=0.033]较对照组升高,既往糖皮质激素使用率[22%(4/18),64%(23/36),x2=8.333,P=0.00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MG的pSS患者pSS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26.0(25.0),12.0(9.0),Z=-2.724,P=0.006]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ESSDAI)[24.0(25.0),10.5(10.0),Z=-2.523,P=0.01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SS患者.SS-MG患者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浆细胞肾小管间质浸润所致肾功能不全1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15例.10例患者接受随访,其中2例MGUS患者存在M蛋白水平增高、遗传学进展及肾脏受累.结论 SS患者可在病程中合并MG,以MGUS为常见,也可存在恶性转化.在血清总蛋白升高、ESR增快、合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和肾小管间质受累,及存在不明原因血栓事件的SS患者,尤其是高疾病活动度的患者中,需高度警惕,以早期诊断、严密监测,以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

  • M蛋白的鉴定及实验分析

    作者:常玉梅

    M蛋白(骨髓瘤蛋白)细胞大量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结构的免疫球蛋白(Ig)分子或其片段,临床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等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1].M蛋白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缩写,也称副蛋白、骨髓瘤蛋白、M成分.对此病只有采取较好实验室方法与正确实验分析相结合,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的研制:重组真核质粒PVAX1/SARS-CoVM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王英;曾政;田光;赵光宇;石辛甫;王希良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VAX1/M,免疫 Balb/c小鼠,测定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evere acute resperatory syndrome,SARS)防治和康复的可能手段.方法 :根据 GenBank中登录的 SARS-CoV M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感染 SARS病毒的 VeroE6细胞中扩增得到约 666 bp的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VAX1/M.体外转染 COS-7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后,肌肉注射免疫 Balb/c小鼠(雌性, 6周龄),加强免疫 3次后,测定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 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可在 COS-7细胞中表达有免疫原性的 SARS-CoV M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滴度的抗体,并能诱导特异性的 CTL反应.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VAX1/SARS-CoV M,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为 SARS的预防康复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手段.

  • 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治疗

    作者:屈晓燕;侯健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浆细胞恶性肿瘤,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及溶骨病变为特征.发病率占恶性肿瘤1%,血液系统肿瘤10%.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化疗、干细胞移植以及新型治疗药物如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的应用.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国际上的治疗指南,阐述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治疗.

132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