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6号染色体异常的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冶秀鹏;包慎;金立元

    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胃癌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检查提示:6号染色体短臂获得性杂合性缺失,患者诊断为胃癌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进行积极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结论: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少见,目前无特异性疗法,可尝试进行个体化治疗.

  • 治疗相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新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疗效比较

    作者:唐菲菲;黄晓军;张晓辉;陈育红;韩伟;王景枝;莫晓冬;陈欢;王峰蓉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治疗相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与新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e novo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疗效.方法:分析2006-01-2015-12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allo-HSCT的所有成人t-ALL共6例,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出对照组de novo ALL共30例,比较2组患者接受allo-HSCT后造血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t-ALL组与de novo ALL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是63% vs.70%(P=0.26)和62% vs.69%(P=0.36).t-ALL组无一例复发,de novoALL组有2例(6.7%)复发.t-ALL组与de novo ALL组的3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分别是33%vs.23%(P=0.23).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t-ALL移植后疗效接近de novoALL.尽管t-ALL常规化疗疗效差,但移植能显著改善t-ALL的预后.

  • 呼吸道变应性炎症

    作者:韩德民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等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存在共同的炎症反应机制.本文重点介绍变应性炎症的遗传学基础、免疫病理学、上下呼吸道炎症的相互作用以及治疗的相关性.

  • 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7例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冶秀鹏;包慎;魏玉萍;智峰;郭营;张伟;李叶琼;宋丽君;牛玉捷;李蓉;孙月

    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tMDS/AML)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例tMDS/AML的诊疗经过.结果:7例tMDS/AML患者中,原发病为胃癌1例,乳腺癌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结论:tMDS/AML临床少见,目前无特异性疗法,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 乙亚胺治疗银屑病导致1例以t(11;19)(q23;p13)为特征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作者:潘金兰;薛永权;李建勇;陈苏宁;吴亚芳;陆定伟

    目的:报道1例乙亚胺治疗银屑病导致以t(11;19)(q23;1p13)为特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方法:骨髓细胞24 h培养后按常规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以11号|19号染色体涂抹探针和位于11q123的混合谱系白血病(AML)基因单一序列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染色体分析20个中期分裂相,其中1 5个t(11;19)(q123;p13)为唯一异常,5个除此以外,同时伴有der(6)t(?;6)(?;p24);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证实1条11号染色体和1条19号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互易位,并且FISH检测揭示MLL基因重排细胞占58.4%.结论:二氧哌嗪类药物除了可诱发AMLt(15;17)M 3型和t(8;21)、t(7;11)M 2型之外.还可诱发t(11;19)M4型.

  • 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转化的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会丹;顾伟英;谢晓宝;刘琰

    目的 提高对继发性急性白血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转化为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起病时,表现为咽痛、乏力,血小板减少.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诊断为APL,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给予维甲酸、亚砷酸双诱导并加用米托蒽醌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后以IA、HA、MA方案巩固3个疗程;以维甲酸、亚砷酸维持治疗.完全缓解持续4年4个月.后出现骨髓原始幼稚粒细胞增加,经MICM分型诊断为AML-M2,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WT1阳性.予地西他滨+HAG方案化疗后再次完全缓解,地西他滨+HAG方案巩固4个疗程,后以地西他滨+CAG方案间断维持治疗,患者持续缓解中.结论 继发性白血病多属于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染色体异位导致癌基因直接形成、 遗传不稳定或之前存在的难治性造血干细胞克隆的选择可能是其发病机制.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素芬;黄艳;杨波;杨英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 MM 继发 MDS 的患者,对 MM 诊断和治疗以及演变为 MDS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初诊为 MM 2年4个月后,经临床、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确诊为 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MDS-RAEB-Ⅱ)。结论 MM 继发 MDS 病例报道少见,转为 MDS 后可进一步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较原发性AML 具有更强的耐药性,预后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