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作者:芈志勇;史少丽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假rTMS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高频rTMS治疗,采用不良反应症状表(TESS)来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高频rTMS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作用

    作者:杨明辉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平分两组.两组在服用利培酮的基础上,甲组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乙组用伪rTMS治疗(假性刺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甲组的阴性症状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甲组的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乙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的作用,尤其对于阴性症状的改善十分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运动阈值影响及与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路亚洲;周丹娜;刘志宏;姜玮;任艳萍;马辛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对患者运动阈值的影响及与疗效改善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44名抑郁症患者治疗2周共10次,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运动阈值,使用HAMD和HAMA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测定60名健康对照组的运动阈值与患者相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左侧和右侧运动阈值和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左侧:t=-4.44,P=0.00;右侧:t=-5.15,P=0.00),抑郁症患者组的运动阈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运动阈值左侧低于右侧,即左侧兴奋性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抑郁症患者左右侧运动阈值相比无差异(t=-1.14,P=0.26)。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19,P=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73,P=0.001)。治疗前后运动阈值无变化。抑郁症患者右侧运动阈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皮层兴奋性比正常对照组高,左右偏侧性消失;运动阈值与临床症状变化无相关性。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杨初燕;张锡泉;陈正威;冯珍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并调查rTMS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额外的rTMS治疗,治疗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5%,频率10Hz,刺激点位于患侧右顶叶皮质区域(EEG 10-20标准的P4点),每次治疗10min,2次/d,连续治疗10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行为学表现和静息态fMRI改变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rTMS治疗后试验组USN症状明显改善(线段划销实验,P=0.038);图形删除测试,P=0.034;凯瑟琳-波哥量表,P< 0.05);高频rTMS治疗可增强患侧脑区颞上回、额中回、顶上小叶、楔前叶及小脑前叶兴奋性,增强患侧半球的竞争抑制作用.结论:高频rTMS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USN症状,并且可以使功能脑网络发生可塑性改变,平衡左右大脑半球兴奋性.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尹明宇;罗婧;胡昔权;冼庆林;黄丽;张淑娴;艾一楠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c方法:将25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刺激组(12例)和安慰刺激组(1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刺激组在此基础上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10Hz rTMS治疗,安慰刺激组予假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维多利亚版Stroop测试、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予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ADL.结果:刺激组患者执行、记忆及整体认知功能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改善(P<0.05),安慰刺激组患者上述功能在治疗4周后显著改善(P<0.05),刺激组患者执行功能及总体认知功能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ADL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显著提高(P<0.05),刺激组患者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患者(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ADL.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 渴求度的影响

    作者:王剑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渴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Hz、100%运动阈值)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伪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进行假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每周5次,跟踪随访时间截止至第8周.收集并比较患者填写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和每日抽烟数量,运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予以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得分和吸烟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尼古丁的渴求度.

  • 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孟宪波

    目的 分析对抑郁症的患者予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随机分组的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予以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参照组30例予以假经颅磁刺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较参照组患者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予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初步分析

    作者:杨林霖;韩克艳;王学义;安翠霞;许顺江;宋美;王岚;于鲁璐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MCI的疗效.方法 通过志愿者招募方式,选取石家庄市36名被评估为M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脱落3例);采用rTMS(频率为20 Hz)对试验组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区进行刺激,每次30 min(每侧15 min),每周5次,为期8周;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频次,使用伪刺激线圈,只产生振动和声音,不产生磁场效应.治疗前后采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听觉oddball范式进行测试,ERPs记录电极置于Fz、Cz和Pz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组内(治疗前,治疗后)×组间(试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计数错误率降低[F(1,31)=10.335,P<0.01].(2) MMSE评分:试验组MMSE分数增加比率大于对照组(t=3.36,P<0.05);(3)靶刺激P300:治疗后试验组潜伏期[Fz:(395 ±8) ms,Cz:(423 +8)ms,Pz:(422 +8) ms]较治疗前缩短,与对照组治疗后[Fz:(421 +9) ms,Cz:(425 +7) ms,Pz:(427 +9) 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z:F(1,31) =30.194,P <0.01;Cz:F(1,31)=11.987,P<0.01;Pz:F(1,31)=43.381,P<0.01].治疗后试验组波幅[Fz:(8.3±4.4)μV,Cz:(10.9 ±4.1)μV,Pz:(10.6 +3.2) μV]与对照组[Fz:(6.0±2.3)μV,Cz:(8.8±3.4)μV,Pz:(9.7±4.4)μ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z:F(1,31) =4.852,P<0.05;Cz:F(1,31) =5.137,P<0.05;Pz:F(1,31)=6.553,P<0.05].(4)靶刺激N200:治疗后试验组潜伏期[Fz:(287±8)ms,Cz:(266±34) ms,Pz:(258 +35) ms]较治疗前缩短,与对照组治疗后[Fz:(291 +10) ms,Cz:(281 +35) ms,Pz:(272 +36) 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z:F(1,31)=10.475,P <0.01;Cz:F(1,31) =8.073,P<0.01;Pz:F(1,31) =4.431,P<0.05].治疗后2组N2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2,P>0.05).结论 rTMS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有改善作用.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 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庆海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使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伪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NSS、CGI评分低于对照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PRL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使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阴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能够作为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的一种手段.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

    作者:梁静;范勇

    目的 分析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给予左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乙组给予假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时间知觉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600 ms时距复制误差和3 s时距复制误差均低于乙组,甲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左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其时间知觉和抑郁情绪.

  • 高频刺激与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作者:范勇;梁静

    目的 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假经颅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73.3%)更高,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重复经颅刺激辅助治疗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永刚;范梦阳;郑双双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强迫症的辅助效.方法 将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及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配合真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焦虑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孙素娟;张若曦;赵景茹;赵秀娟;程晓叶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后存在焦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高频(10 Hz) 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B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对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焦虑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

    作者:潘会敏

    目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首发抑郁症,未系统用药或用药时间<5d的病患,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以高频重复经颅刺激(15Hz rTMS治疗)配合口服药物帕罗西汀(20 mg晨时口服),对照组予假高频重复经颅刺激联合口服药物帕罗西汀.两组均进行围期4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HAMD评分和MA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HAMD评分评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DS评分上在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2周、4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通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效果比单纯口服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的早期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康复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戈蕾;赵玉晓;陈静;崔万森;薛茜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脑组织保护、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在生命体征稳定及病情平稳后针对性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m、EDV、PSV、P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AA/(Cho+Cr)、NAA/Cr值高于对照组,Cho/Cr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高频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可有效减少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梦煜;袁海;袁成勇;李峥;孟繁荣

    本研究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难治性强迫症的辅助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为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我院心理科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经至少2种SSRIs药物治疗>12周以上、疗效不明显或无效、YBOCS评分≥16分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排除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及酒或物质滥用史;慢性躯体疾病和肝肾功能异常;脑外伤、癫(癎)、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及色盲、色弱等.共43例,研究组22例,平均年龄(27.88±12.24)岁;起病年龄(23.16±9.27)岁;受教育年限(11.54±3.77)年;YBOCS总分(23.31±5.75)分.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28.79±11.39)岁;起病年龄(21.64 ±8.72)岁;受教育年限(12.70±3.19)年;YBOCS总分(20.87 ±6.22)分.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愿参加并知情同意.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作者:殷稚飞;沈滢;戴文骏;钱开林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不同靶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PHN患者60例,病程6~12个月,均分为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区组(DLPFC组)、初级运动皮质(M1)区组(M1组)和假刺激组.DLPFC组在左侧大脑DLPFC区给予rTMS,M1组在疼痛对侧大脑M1区给予rTMS,假刺激组在头顶中心点(脑电图CZ点)给予假刺激.rTMS参数:频率10Hz,强度80%静息运动阈值,刺激5s,间歇3s.共300个串1500次脉冲.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DLPFC组、M1组VAS疼痛、PSQI、SAS和SDS评分均较假刺激组及治疗前改善(P<0.05);DLPFC组PSQI评分和SAS评分均优于M1组[(4.9±1.4)分vs.(6.4±2.2)分和(44.4±8.7)分vs.(49.8±8.0)分](P<0.05).结论 大脑M1区和DLPFC区的高频rTMS对PHN均有疗效;其中,DLPFC区作为刺激靶点对患者睡眠和焦虑症状的改善更明显.

  • 不同强度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

    作者:潘惠;杨忠;魏英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组和低强度组,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分别联用110%或80%运动阈值(MT)的高频rTMS,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周.在基线期和治疗第3、6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阴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各项症状分及SANS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各分量表综合评价分在第6周末均低于基线期(P <0.05或P<0.01),其中高强度组上述量表分(除抽象思维困难、刻板思维和思维贫乏总评)在第3周末均低于低强度组(P <0.05或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能有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性好且高刺激强度起效更快.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盼盼;袁良津;王雷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频发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组(rTMS 治疗组)和假刺激组,每组35例。rTMS 组患者接受隔日1次的刺激右小指展肌运动时的皮质热点治疗,共4次,从治疗开始到结束随访4周。假刺激组使用无磁场脉冲发射的假线圈按同样方式进行治疗。记录第4周头痛频率改善(>50%)、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改善效率>50%、功能障碍分级、急性期药物的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治疗4周,rTMS 组与假刺激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短期内用于偏头痛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作者:刘丽华;薛晓斌;陆晓姿;陈旭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高频rTMS治疗)和对照组(应用伪rTMS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8周末,治疗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SANS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第8周末治疗组阴性因子减分和SANS总分减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确疗效,安全性好.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