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发生舌后坠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作者:黄玲;刘蕊;翟佳

    目的 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发生舌后坠时应用口咽通气道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10例脑出血昏迷合并舌后坠的患者迅速有效应用口咽通气道及其他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10例病人舌后坠症状均得到缓解,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改善缺氧症状.结论 正确有效的应用口咽通气道对解除急性脑出血昏迷合并舌后坠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缓解缺氧症状行之有效.

  • 经口咽通气道及鼻氧管开放吸入七氟烷在舌系带延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王洁;朱学芳;陈金红;肖计文;姚盛来

    目的:探究经口咽通气道和鼻氧管开放吸入七氟烷应用于舌系带延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需行高频电刀纠正舌系带过短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给予口咽通气道及鼻氧管开放吸入七氟烷麻醉,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心率在106 ~ 158/min;血氧饱和度(SpO2)为94% ~ 99%;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28~ 32mmHg(1mmHg=0.133kPa);呼吸频率(RR)为18 ~26/min.七氟烷停止吸入后10 ~ 15min患者苏醒,无恶心、呕吐现象,烦躁者14例.结论:七氟烷经口咽通气道以及鼻氧管开放吸入具有良好的麻醉维持效果,应用在小儿舌系带高频电刀延长手术中不仅具有保留自主呼吸的优点,且操作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 改良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跃武;陆俊;刘钰

    目的:探讨和研究改良简易呼吸器与传统简易呼吸器用于需急诊改善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需用简易呼吸器急诊改善通气的患者,根据通气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简易呼吸器方案,观察组38例采用改良简易呼吸器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状况、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简易呼吸器能够在患者需要紧急通气的情况下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处理分析

    作者:李海珍;冯振山;林月星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处理方法 及原则.方法 对2004-2008年4月33例的上呼吸道梗阻急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居多,31例,女性2例.病因分异物,炎症,外伤,烧伤等病例,均因上呼吸道阻塞而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结果 33例中两例因窒息,来院时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余急救成功.结论 及时建立有效通气,气管插管或/和气管切开是急救至宝.

  • 不同通气方式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血气分析比较

    作者:杨光寒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给氧通气、喉罩通气及气管插管通气三种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 组采取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B 组给予喉罩通气,C 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比较三组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A 组、B 组、C 组气腹后5 min PaCO2分别为(5.79±0.57)kPa、(5.73±0.56)kPa、(5.69±0.46)kPa,均高于气腹前 PaCO2, tA =16.231;tB =16.127;tC =16.387,P <0.05,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 组采取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给氧通气后术后并发症18例(18.0%),低于 B 组术后并发症25例(25.0%)、C 组38例(38.0%),χ2AC =32.262;χ2AB =15.687,均 P <0.05。三组胃膨胀情况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且三组均未出现返流。结论口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喉罩通气及气管插管通气均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佟保锋;杨恺;孙妍

    目的 观察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一次性双管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5~64岁,体重46~76 kg,体重指数<30 kg/m2,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组(F组)和一次性双管喉罩组(S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记录两组通气道首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密封压及术中气道压,记录术中面部和口咽部漏气、低氧血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通气道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与S组比较,F组通气道首次置入成功率评分升高,置入时间缩短,血迹残留和咽痛发生率降低(P<0.05);S组有2例患者发生一过性气道压力增高和口咽部漏气情况,经处理后恢复,F组则无一例发生;两组均无低氧血症发生.结论 口咽通气道较一次性双管喉罩易于置入,且首次置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 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在小儿浅表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管剑峰;朱俊峰

    目的 比较在小儿浅表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3~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浅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LMA组)、Classic喉罩组(CLMA组)和面罩组(FM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正常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喉罩及口咽通气道到位情况.记录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HR、MAP在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即刻及术中,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诱导后、置入即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术中RR、PETCO2变化与CLMA组和F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0)低于CLMA组(35%,7/20)和FM组(70%,14/20).结论 与Classic喉罩和面罩比较,Proseal喉罩用于小儿浅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无反流误吸及术后呕吐,安全可靠.

  • 口咽通气道在重症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高素丽;刘敏

    回顾性总结口咽通气道在2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认为放置口咽通气道是一种简单易行,能有效地解决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吸氧和吸痰.

  • 一次性口咽通气导管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秀芝;汤晓燕;刘婷

    目的:探讨一次性口咽通气导管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抢救患者使用了一次性口咽通气导管,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抽搐患者均取得了显著效果,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避免了口腔痰痂干燥的现象.结论:一次性口咽通气导管可减少患者的自我伤害,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口咽通气道在全麻诱导困难通气中应用

    作者:李福严;韩伟;孙宝民;王德华

    目的 评价口咽通气道在全麻诱导气道阻塞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择期全庥气道阻塞患者33例,性别不限,年龄20~45岁,ASA Ⅰ级.气道阻塞界定: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潮气量0~100 ml,气道峰压> 20 cm H2O为气道受阻;然后,置入口咽通气道再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潮气量维持在300~600ml.分别记录置入口咽通气道前、后的3次气道峰压,取其平均值.结果 全麻诱导气道阻塞患者置入口咽通气道后气道峰压明显降低(P<0.01).结论 置入口咽通气道简便有效的解决了全麻诱导中的气道阻塞.

  • 口咽通气道在经口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作者:景新华;祝小娟;高燕芬;王燕毅

    对30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采用口咽通气道辅助经口留置胃管,取"E"字形3M肤色胶布妥善固定,留置胃管期间认真评估口腔情况,细心护理,未见胃管损伤及滑脱,口腔黏膜完好,无继发感染.

  • 两种通气道对全身麻醉术后舌后坠老年病人呼吸循环影响

    作者:韦宏文;闭金玉;黄光梅;潘春柳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舌后坠置入鼻咽通气道与口咽通气道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术后舌后坠老年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置入鼻咽通气道通气,对照组置入口咽通气道通气。观察两组病人通气道置入前1 min(T0)、置入后1 min(T1)、置入后5 min(T2)、清醒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 T1时 MAP,HR 较 T0时升高(P <0.05),对照组 T3时 MAP,HR 较 T0时明显升高(P <0.01);观察组 T1时 MAP,HR 较对照组 T1时升高(P <0.05),对照组 T3时 MAP,HR 较观察组 T3时明显升高(P <0.01);两组病人通气道置入后各时间点 SpO 2较 T0回升(P <0.01)。[结论]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舌后坠时置入鼻咽通气道通气,能快速解除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对老年病人循环影响较小。

  • 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进行氧驱湿化速度不同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萍;郑华如;岳明;霍佳佳;方昌存;石苗苗;万胜慧;陆莉;孙斌

    [目的]研究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氧驱湿化液泵入合适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口咽通气道脑卒中病人,并经口咽通气道应用0.45%氯化钠氧驱湿化泵入的77例,随机分为 A 组、B 组、C组,分别以1 mL/h~2 mL/h、3 mL/h~8 mL/h、>8 mL/h 速度持续泵入湿化,应用3 d 后比较3组病人口腔黏膜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等指标。[结果]3组病人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B 组呼吸、血氧饱和度、口腔黏膜情况、湿化效果满意、痰痂、日吸痰次数、吸痰时黏膜损伤等方面与 A 组、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应用0.45%氯化钠3 mL/h~8 mL/h 的速度持续泵入是较合适的泵入速度,病人较舒适,且并发症减少。

  • 鼻咽通气道在急重症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恢复期的应用

    作者:刘喜成;张秋丽;张中军;刘占立;李亚丽

    目的:观察恢复期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并置入鼻咽通气道对预防急重症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GCS评分8~10分,ASAⅢ~Ⅳ级,随机分为鼻咽通气道组( A组)、口咽通气道组( B组)和手托下颌组( C组),每组20例。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前( T0)、置入鼻/口咽通气道( C 组手托下颌)后1 min ( T1)、5 min( T2)、10 min( T3)和20 min( T4)的SpO2、HR、SBP、DBP、PaCO2、血浆肾上腺素( E)及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桡动脉血),并观察拔管后20 min内的不良反应包括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及喉痉挛等。结果 T1时B组HR、SBP、DBP、PaCO2、血浆E及NE浓度高于A组和C组( P<0.05),A组HR、SBP、DBP、PaCO2、血浆E及NE浓度略高于C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2、T3、T4时B组和C组HR、SBP、DBP、PaCO2、血浆E及NE浓度高于A组(P<0.05)。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应用有利于急重症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可有效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减轻患者拔管期的不良反应。

  • 重型颅颌面损伤患者急性期呼吸道的护理

    作者:赵燕;朱颖;阮洪

    目的 探讨重型颅颌面损伤患者急性期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151例重型颅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23例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入院即行气管切开;128例给予口或鼻咽通气道维持呼吸道通畅,其中14例患者渡过急性期,71例患者因病情发生恶化需开颅手术,同时行气管切开;43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低于93%)而行气管切开.结论 早期积极有效地放置口咽通气道,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适时合理地实施气管切开,可减少重型颅颌面损伤患者急性期低氧血症的发生.

  •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潘建芬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对照组经口、鼻吸痰.结果 实验组患者吸痰后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肺部听诊痰鸣音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值明显改善.结论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效果优于经口、鼻吸痰.

  • 口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全麻诱导面罩正压通气的效果

    作者:杨蕊;陆雅萍;袁孝忠;高洁彦;姜陈玮

    目的 观察口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全麻诱导面罩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气管插管手术60例,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SA) Ⅰ~Ⅱ级,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n=30):面罩+口咽通气道组(A组)和单纯面罩组(B组).在全麻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后分别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它们之间的差值来计算气体进入胃内的量,记录诱导通气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者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时第二个波形出现时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A组未发生低氧者,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5);A组患者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时第二个波形出现时的PetCO2为(42.36±2.81)mmHg,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A组患者麻醉诱导期进入胃内的胃窦部CSA差值为(6.71±5.56)mm2,低于B组的(20.85±8.24)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 0.05).结论 肥胖患者全麻诱导面罩正压通气时置入口咽通气道,即可以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和二氧化碳蓄积,又可以明显减少进入胃内的气体量.

  • 下颌托起支撑器与口咽通气道通气在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

    作者:张博;张涤非;金玉坤;彭卫华;王辉

    目的::比较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与口咽通气道通气在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优化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择期全麻术后肥胖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下颌托起支撑器组( A组)和口咽通气道组( B组)各20例。在术后恢复室,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A组患者使用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B组经口腔置入口咽通气道通气;2组患者均以面罩给氧(氧流量2 L/min)至苏醒,当2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SpO2)<90%时采取进一步措施。观察2组患者入术后恢复室时( T1),采取不同通气方式后5 min( T2)、10 min( T3)、20 min( T4)时SpO2、呼吸频率( RR)、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变化情况,并记录躁动、恶心呕吐、喉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SpO2、RR、MAP和HR维持在正常范围。 A组患者SpO2在各时间点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R在T2和T3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患者RR和MAP在T2、T3和T4均显著低于B组(P<0.01)。 A组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患者喉痉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与口咽通气道通气在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相同,下颌托起支撑器通气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低,并发症较少。

  • 全麻中应用口咽通气道替代牙垫对拔管的影响

    作者:王群;王猛

    传统的麻醉清醒后拔管往往对患者形成强烈的刺激,造成血压、心率剧增,发生心、脑并发症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此外,在患者挣扎中强行吸痰拔管,还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为此,本文探讨了全麻中应用口咽通气道替代牙垫对拔管的影响.

  • 经口咽通气道面罩加压给氧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吕斌;张永福;刘远安;陈春琳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的有效性和通气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择期行LC的患者,ASA Ⅰ~Ⅱ级,20~76岁,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口咽通气道组(M组),观察患者入室(T1)、插管前(T2)、插管后(T3)、气腹前(T4)、气腹后5min(T5)、气腹结束后(T6)的HR、B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值压力,在T1、T3和T6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气腹时间和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通气情况及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组插管时循环系统波动大(P<0.05),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术后咽痛率高(P<0.01).结论:口咽通气道用于LC简便、实用、微创.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