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激光治疗各种疼痛21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怡春

    目的,观察超激光治疗仪对各种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指压法找到病人所说的痛点,用SL照射痛点,照射模式:连续或(和)间断.照射方式:orn/off3-2:1,照射功率:70 ~ 100%.根据不同的部位分别选择B、C、SG探头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10例病人治愈率20.00%,显效率39.52%,有效率30.95%,总有效率90.47%.结论超激光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无损伤、无侵袭性、不用药、无痛苦,可长期连续使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是疼痛治疗的新手段.

  • 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在术后切口裂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谢丽鹏;辛艳红

    目的 分析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在术后切口裂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术后切口裂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换药(3.21±0.37)次,切口愈合时间为(4.25±1.0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43±0.96)分;对照组换药(6.52±1.24)次,切口愈合时间为(7.83±2.25)d,VAS为(5.21±1.49)分;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换药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切口裂开患者的换药次数,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并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利多卡因胶浆牙周袋内麻醉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侯振伟;游珺;张风华

    目的 对利多卡因胶浆牙周襞内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40例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左右双侧牙齿病情接近;随机将选择一侧作为实验牙组,另一侧进入对照牙组;西组牙齿均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术前实验牙组牙周袋内注入利多卡因胶浆进行麻醉,而对照牙组矛周袋内注入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中的VAS值.结果 实验牙组VAS值显著低于对照牙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牙周袋内麻醉能够有效减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中的疼痛,同时也能够避免浸润麻醉注射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

  •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郑萍

    目的 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佳护理措施.方法 68例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施以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分析患者住院时间及VAS评分.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6.1±1.13)d,且VAS分数从术前(8.55±1.80)分降至(2.43±0.86)分(P<0.05).结论 对于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方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进一步提升其手术质量及预后水平,需在围手术期展开综合干预方案.

  • 氟比洛芬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凯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后静滴对减轻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4-7月收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5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氟比洛芬酯。所有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4天的疼痛指数进行评估,评估2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治疗组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呕吐。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且较为安全。

  • 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病房设立专科疼痛护士的体会

    作者:张小凤;孙健;何晶;齐红云;王彩会;邢秀亚

    目的 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病房通过设立专科疼痛护士,使癌症患者在发生疼痛时得到专业的评估,指导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该科于2015年3月设立了专科疼痛护士.当患者发生疼痛时,由专科疼痛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告知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一起为患者制定针对疼痛的护理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疼痛减轻或缓解.结果经过专科疼痛护士的评估、指导及护理,医生对三阶梯止痛药物的合理使用,患者的心理,身体和精神逐渐好转,疼痛逐渐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通过设立专科疼痛护士,使患者发生的疼痛被控制在患者满意的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针刺和艾灸对躯体疼痛镇痛效果差异的Meta分析

    作者:李晗;赵继梦;郑桂芝;李璟;吴焕淦

    目的:针刺和艾灸治疗躯体疼痛的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借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主要研究指标,系统评价针刺和艾灸两者之间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以Pubmed、Science citation index、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为主要检索数据库.以考克兰偏倚评价方式来评估各文献的偏倚,治疗前后VAS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治疗后不同时期的VAS,分成1、2、3、4周,分别合并相同时期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的382篇经过筛选后,对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研究,其中有1篇文献分成3个研究分别纳入.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主要被认定为偏倚不清,主要源于分配方案隐藏、选择性报道等方面的信息不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治疗后第1[合并MD--0.19,95%CI(-0.13,0.5),P=0.05]、2[合并MD=-0.12,95%CI(-0.91,0.68),P=0.77]、4[合并MD=0.00,95%CI(-0.71,0.07),P=0.99]周VAS变化数据提示针刺和艾灸对躯体疼痛的镇痛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敏感性分析发现,任何一组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因为所纳入研究本身质量较低,符合要求的研究太少,通过分析针刺和艾灸的镇痛效果的比较,无法得出两者之间孰优孰劣的判断,尚待更加科学、规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两者镇痛效果的差异.

  • 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光东;刘明珠;孙捷;林浩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皮肤科收治的上肢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4及8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除睡眠药物外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2组痛觉过敏均缓解.结论:血府逐瘀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

  • 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和生命质量评分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宫大伟;王飞;谢波

    目的:研究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命质量(QOL)评分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肱骨踝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2周后、4周后的疼痛情况、生命质量情况、肘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05±0.9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0.91)分,而QOL评分为(88.86±1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4±1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ROM、Mayo评分分别为(105.87±22.38)分、(91.85±6.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24.19)分、(82.57±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可提高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同时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命质量,且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伤科黑药膏封包加TDP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3例疗效观察

    作者:文谦;魏建华;刘红霞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封包加TDP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基础治疗包括口服中药,电针治疗;治疗组37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伤科黑药膏封包加TDP治疗(疼痛部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封包加TDP治疗PHN疗效好.

  • 穴位埋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陈鑫;朱振杰;孙丽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F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点个数变化,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纤维肌痛影响调查表(FIQ)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患者痛点个数、疼痛程度VAS值及FIQ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改善F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工作能力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刺络放血镇痛方案优选研究

    作者:吴鹏;王京京;王文艳;谷霁萍;吴中朝

    目的:研究刺络放血疗法的剌血部位、刺血量、刺血间隔时间与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优选刺络放血镇痛方案.方法:以16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刺血量(A)、刺血间隔时间(B)、刺血部位(C)三因素及各自不同的4水平设计实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强度,测量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比较R值分析刺血量与刺血间隔时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兼顾患者的接受程度,终确定大量刺血量、每2周1次的交互作用为优,比较C因素K值得到循经远端瘀络为优.结论:综合得到优方案每次出血量≥10 mL、每2周1次、循经远端瘀络的刺络放血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镇痛疗效好.

  • 青鹏软膏和新癀片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5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世谦;甘超男;雷飞;杨顶权

    目的 观察青鹏软膏和新癀片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35例随机分为青鹏软膏组47例、新癀片组43例和联合组45例.各组均口服泛昔洛韦片7天,青鹏软膏组疼痛区涂青鹏软膏,每日2次;新癀片组口服新癀片,每日3次,每次0.96g;联合组疼痛区涂青鹏软膏同时口服新癀片,用法与用量同上,3组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观察各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次要症状(疼痛每天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和范围)积分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 各组患者VAS评分和次要症状积分随着疗程的增加逐渐降低,治疗后1、2和3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在治疗后1、2和3周VAS评分和次要症状积分均低于青鹏软膏组和新癀片组(P<0.05),治疗后2周和3周临床疗效均优于新癀片组与青鹏软膏组(P<0.05).各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青鹏软膏和新癀片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全有效,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

    作者:于惠贤;杨纯生;张冉;胡志伟;何蕾;陈亚平

    目的 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患者,年龄34 ~ 56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康复前后分别做即时、行走后疼痛[500 m行走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检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评估.结果 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显著(5.32±0.27,1.07±0.08);500 m步行VAS疼痛评分康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8.79 ±1.78,4.51±1.78),且显著高于健侧(5.41±0.42,27.31±5.48)(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无明显改变(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 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 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P>0.05).结论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500 m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治疗效果.

  •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急诊科拥挤度研究

    作者:周文华;孙红;刘继海;杜铁宽;于学忠;徐腾达

    目的 急诊科拥挤度测量方法是当前急诊科拥挤研究的瓶颈.本研究通过急诊科拥挤度主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国家急诊科拥挤度评分(NEDOCS)进行相关分析和一致性验证,旨在初步构建中国急诊科拥挤度评估系统.方法 对一家年急诊患者流量11万、2 000张住院病床的临床教学医院急诊科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研究期间每隔8 h (1:00,9:00,17:00)采集急诊科拥挤度评估数据,对拥挤度测量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师VAS (VAS-p)值显著低于护士VAS (VAS-n)值[(6.49±1.82) vs.(7.12±1.78),P<0.01];信度检验(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0.112 (P<0.01),提示两者一致性强度微弱.医师和护士VAS均数(VAS-m)与NEDOCS具有显著相关性(r =0.714,P<0.01),但Bland-Altman法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95%的一致性界限为-32.47至71.42,其范围明显超过40分(一个拥挤度评分等级),提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差.结论 视觉模拟评分法存在明显不足,医师与护士VAS评分一致性差;VAS与NEDOCS两种测量方法间一致性也不理想,提示NEDOCS评分值与急诊工作人员对急诊科拥挤问题的主观感受并不一致,有必要对NEDOCS评估模型进行修订.

  • 旋磁穴位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及Fricton指数的影响

    作者:陈蔚;王娜;郭燕梅;朱才兴;黎春华;瓮长水

    目的 探讨旋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指数及Fricton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集解放军总医院门诊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XZC-A型旋转磁疗仪在患侧的下关、听宫、颊车、翳风及阿是穴进行治疗,10 min/穴/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超短波治疗,15~2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Fricton指数评定.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Fricton指数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磁穴位疗法能有效缓解TMD患者的疼痛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 民航飞行员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案探究

    作者:闵若谦;张勃欣;李鹏;程桂榆;王苗

    目的:尝试摸索民航飞行员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获得飞行员的相关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73例患有颈椎病的飞行员分为对照组(n=25)、治疗A组(每周1次治疗,n=24)及治疗B组(每两周1次治疗,n=24).治疗方法包括中频电疗、高频电疗以及颈部牵引治疗.观察入组时、治疗1个月、3个月时飞行员颈椎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疼痛评估(BPI)的变化.结果:①所选用的治疗组合可以改善飞行员的颈椎活动度,治疗A组效果好于治疗B组,治疗1个月时就可观察到疗效.②VAS得分显示所选治疗组合可以缓解飞行员的颈部疼痛,治疗1个月时,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间无差异;治疗3个月时,缓解疼痛效果治疗A组明显好于治疗B组.③BPI评价提示,治疗A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飞行员的疼痛症状,并减轻疼痛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结论:在所选治疗组合下,每周1次的治疗频率,治疗1个月时就可以提高被试飞行员的颈部活动范围,改善颈部疼痛程度,治疗3个月后,可明显减少了疼痛症状对他们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每周1次频率的治疗效果较好,两周1次频率的治疗仅可以获得短时效果.

  • 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红外偏振光联合应用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

    作者:赵英;闵若谦;舒琼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红外偏振光联合应用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5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使用TENS;Ⅱ组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Ⅲ组联合应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各组治疗每日1次 ,每次各30min,10次一个疗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治疗前后心理测验.结果 :治疗后VAS评分Ⅲ组和Ⅰ组与Ⅱ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AM D和HAMA量表治疗前后各组自身对照差异显著(P<0.05),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TENS和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应用对老年PHN止痛效果好,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无任何副作用.

  • 开胸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瑞宏

    目的:对比观察胸科手术后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5例择期开胸行肺叶、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3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分别使用芬太尼10 μg/ml(A组)、舒芬太尼1 μg/ml(B组)和舒芬太尼1.25 μg/ml(C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观察病人的VAS评分、VAF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辅助药用量、生命体征(MAP、HR、RR、SpO2)、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结果:术后48小时内VAS评分,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和C组(P<0.01).组内各时间点比较,VAS评分在术后12小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1)和C组(P<0.01),在术后24小时,B组高于C组(P<0.05);VAFS评分在术后12小时,B组高于C组(P<0.05),明显高于A组(P<0.01).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B组差于A组(P<0.05),明显差于C组(P<0.01).三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舒芬太尼1.25μg/ml与芬太尼1μg/ml比较,镇痛效果相当.

  • 局部阻滞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用于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贵明;丁学琴;许国忠;王俊科;许勇

    目的:观察局部阻滞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单独或联合用于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几种软组织损伤痛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局部阻滞(L组)、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L)照射(S组)或二者联合应用(L+S组).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记录每个病人治疗前后的高VAS值、治疗次数及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8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但L+S组在治疗后VAS下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L组和S组;L+S组的局部阻滞次数明显少于L组的次数,S-L照射次数少于S组的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L组和S组;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类疾病均有良好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局部阻滞和S-L照射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222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