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80例效果观察

    作者:陈健;王善明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科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40例。中医组患者均接受中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手法推拿、中药熏洗、中药内服(包括六味地黄丸及自制当归四逆汤),疗程3周。西医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关节内注射25 mg玻璃酸钠,每周1次;口服0.75 g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天2次,均连续治疗3周。通过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表(JOA)、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结果中医组显效率[62.5%(25/40)]、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西医组[25.0%(10/40)、65.0%(2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JOA、VAS评分[(50.2±10.6)、(7.8±2.3)分]与西医组[(49.9±11.2)、(7.7±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 评分[(91.5±16.3)、(84.1±13.3)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 评分[(2.4±1.2)、(3.6±1.8)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医组JOA、VAS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对老年骨性关节炎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的影响

    作者:郑银海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对患者昏迷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2011年7月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列入对照组,共21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急性期约束;将2011年8月后患者列入研究组,共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包括促醒、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1、2、4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1、2、4周研究组GCS评分均极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昏迷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有利于尽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状况,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进而提高预后.

  • 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邹家莉;徐欢;宋文娟;吴思勉;佘先敏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均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对糖尿病中医康复疗法运用不足的思考

    作者:许海燕;王旭

    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有限.中医康复疗法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但目前中医康复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利用率偏低.本文对糖尿病中医康复疗法运用不足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做了探讨.

  • 浅谈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

    作者:王春丽

    简述中医康复护理的意义,并从针灸、推拿、中药、饮食等方面,探讨中风中医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中医康复护理以其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优势与西医护理优势互补,相互兼容,为广大患者接受.

    关键词: 中风 中医康复 护理
  • 中医康复护理对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林兰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失眠患者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失眠患者3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x1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失眠出现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运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状况,降低失眠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蔺卓华;董卫兵;陈长安

    目的:总结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在脊髓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6例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以接受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以接受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为治疗组,每组43例.分析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而完成治疗24周时,治疗组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治疗24周时,治疗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及排便功能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24周的治疗时间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可有效的提高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 马骨续筋胶囊对髌骨骨折术后的康复影响

    作者:邵明星;王峰;石晶;潘浩;吴文元;王海章;王涛;刘阳;高乐才

    目的:观察口服马骨续筋胶囊对髌骨骨折术后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98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马骨续筋胶囊(主要成分:骨碎补、续断、醋乳香、醋没药等)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于康复治疗4周后进行膝关节围度、疼痛(VAS)比较,于8周后进行功能评价表(HSS)评定。结果:4周后治疗组VAS分值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膝围(消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8周后治疗组关节整体功能(HSS)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髌骨骨折术后予以患者口服马骨续筋胶囊,是辅助患者术后康复的可选方案之一。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血栓康复期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晓君;刘晓梅;王小娟;孟发财;田婉莹;雷婷婷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脑血栓康复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50例,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对比相关指标。结果: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 PLT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PU 、ICAex 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HCT 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有助于增强颅内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康复治疗效果。

  • 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永凯;魏建华

    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虚寒型膝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虚寒型OA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温针灸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温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者为治疗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入组时疼痛、晨僵、大行走距离及日常活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疼痛、晨僵、大行走距离及日常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入组时SOD和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寒型OA治疗中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可安全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6例

    作者:贾杰

    目的:探讨针刺与康复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协同作用.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66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针刺康复治疗组,每组各22例,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分别加上以上3种治疗方法.共治疗100d.与治疗前后各测肺功能1次并做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间肺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针刺组、康复治疗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而针刺康复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极明显(P<0.01).且针刺康复治疗组与针刺组、康复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也有明显改变(P<0.05).提示:针刺治疗、康复治疗均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但针刺配合康复治疗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 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民旺;白艳杰

    目的:研究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对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法均分入选病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同时联合自拟透皮化瘀方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肢疼痛程度、患肢活动功能并进行对比;随访1年,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NIHSS、FMA、MBI均有所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活动功能、生活能力,缓解患肢疼痛.

  • 产后复健散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妇产后康复与心理睡眠状态、泌乳情况的影响

    作者:张瑾;张建华;赵欣媛;郑雪绒;杨帆;李秀娟

    目的:研究自拟产后复健散联合康复按摩对于产后康复与心理睡眠状态、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38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将入选产妇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产后复健散联合产后康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子宫与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泌乳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于出院后半年、1年时统计两组产妇的泌乳与婴儿优良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产后宫缩疼痛程度及产后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子宫体积与宫底下降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泌乳优良率为97.92%,对照组泌乳优良率为77.08%;研究组泌乳情况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31.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时,研究组产妇泌乳量优良率与婴儿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复健散联合产后康复按摩能够有效提高产后泌乳量、改善产妇睡眠质量、缓解心理抑郁焦虑症状,促进产后康复.

  • 浅议运气学说在中医养生康复中的运用

    作者:李新;陈勇华

    目的:探讨运气学说在中医养生康复中的运用.方法:归纳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结合当代医疗实践,对运气学说古为今用进行探讨.结论:五运六气的变化对人产生影响,对中医养生康复有重要意义.运气理论能够指导药物调治、饮食调理、情志调护、色彩疗法和音乐疗法等.

  • 叶天士康复医学思想初探

    作者:单元晻

    中医康复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功能与情志的康复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为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素质,却病延年,繁荣昌盛,作出过卓越贡献,也为病残者解除痛苦,带来过幸福和欢乐.

  • 穴位按摩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促醒康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召辉;宁亚利;盖海云;冯琴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取常规的治疗,观察组15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促醒康复效果,用 PVS 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通过3个月的疗效观察,观察组 PVS 评分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以观察组为例,患者越年轻、病程越短,恢复越快,疗效越显著。结论:穴位按摩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促醒康复有一定的疗效。

  • 中医康复技术为主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探讨

    作者:王黎;李萍;王东红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近年来日益受到康复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近年骨科康复领域,吸收中医学理论及传统的治疗方法,追根寻源结合运动医学的治疗,在各型骨折、脱位复位后等骨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药物和手术治疗所不能取代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和总结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对骨性关节炎的的康复作用.

  • 《内经》二便功能障碍康复数据库的建立及研究

    作者:徐宁

    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障碍的内涵和分类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包含18个关键词,25条条文的《内经》二便功能障碍康复数据库.通过对此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内经》从二便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虽然其内容相对简单,但对当今康复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内经》言语-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数据库的建立及研究

    作者:徐宁

    以现代康复医学功能障碍的内涵和分类为标准,按照关键词排序,建立了包含5个关键词、8条条文的《内经》言语-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数据库.该方法为中医康复学在古籍整理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本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内经》中已有有关言语-语言功能障碍中医康复的论述,但并未形成完整的言语-语言功能障碍中医康复体系.

  • 中风患者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的分析

    作者:操红艳

    目的:探究在中风患者功能恢复中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和MBI评分情况以及其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中医康复治疗后其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中风患者功能恢复过程中结合中医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其FMA和MBI评分情况。

249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