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MP13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甲状腺癌的关系

    作者:吴勇军;唐仪;李筝;张漾;赵毅;伍镇江;李振丰;苏琦

    目的 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原发性甲状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对配对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T-PCP显示,62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13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MP13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与分化型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其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6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MMP-13总阳性率大于正常组织(P<0.05);未分化癌患者中的MMP13表达阳性率高于分化型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TNM分期中,高分期组(Ⅲ、Ⅳ期)的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分期组(Ⅰ、Ⅱ期)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MMP1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MP13与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甲状腺癌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甲状腺癌病理改变参考因子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 pcDNA3-Bf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许予明;马兴荣;唐洲平;宋波;张博爱;张苏明

    目的构建pcDNA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开展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脑细胞中bFGF基因;载体和RT-PCR产物经BamHI和EcoRI酶切,纯化,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 RT-PCR产物为649bp特异片段,pcDNA3咄FGF重组体菌落PCR产物为649 bp特异片段,测序分析为bFGF基因片段.结论经RT-PCR反应得到特异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大鼠bFGF真核表达载体.

  • 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作者:薛松涛;施鑫;吴苏稼;赵建宁;周光新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其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表达.方法:以移植兔桡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植入后4、6、8、10和12周取各组节段骨痂,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 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BMP-2、TGF-β和VEGF的mRNA表达和变化趋势,比较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的多因子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经半定量分析显示,BMP-2、TGF-β和VEGF在4~12周的变化均呈非线性曲线,在第8周时BMP-2及TGF-β、VEGF的表达量均为高.结论: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后骨组织内存在BMP-2、TGF-β和VEGF的持续分泌表达,其表达趋势与成骨细胞骨形成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后多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

  • NTCP在去迷走神经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荆宏生;杨瑞琦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建立去迷走神经肝支大鼠模型,观察Na+/牛磺胆酸盐同向转运多肽(NTCP)在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迷走神经对肝细胞功能及状态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迷走神经肝支切断组 B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通过HE染色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断迷走神经肝支后的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在mRNA水平上检测NTCP表达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TCP蛋白水平,来分析迷走神经对NTCP的改变,从而确定迷走神经对肝细胞功能及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去迷走神经组中,肝脏组织NTCP mRNA随着术后时间其表达明显下降,半定量提示Pst5d时与B组相比即有明显差异(P<0.05),至Pst9d时更加明显,仅微弱表达.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A组Pst1d~9d,肝组织NTC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去迷走神经肝支后第9天低,蛋白条带隐约可见,并且不是很完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迷走神经状态对肝脏功能变化有一定影响,在去迷走神经肝支状态下,肝细胞功能下降,NTCP表达及蛋白水平减少,影响胆盐因子转运及表达.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脑胶质瘤中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

    作者:刘维生;耿会娟;王硕;肖新如;陈善文;赵继宗

    目的 探讨胶质瘤恶性程度和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4例脑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取自癫(癎)病人手术切除脑组织)中MT1-MM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的△△Ct(循环阈值)值分别为(0.834±0.517)、(4.063±2.309)和(7.072±4.072).正常脑组织与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之间,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之间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胶质瘤中存在MT1-MMP基因mRNA高水平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级别的增加,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

  •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小娟;唐涛;罗杰坤;黄菊芳;杨期东;邢之华;齐勇;王玲

    目的 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立体定位向脑内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5U,建立脑出血模型.9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BYHWD)组各30只,BYHWD组灌服补阳还五汤,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正常组及其他组造模术后1,4,7,14,21,28 d各时间点VEGF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VEGF mRNA未见明显表达;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在脑出血术后1d即有表达,其后逐渐增多,模型组在术后21d达到高峰(P<0.01);而补阳还五汤组在术后14d即达到高峰(P<0.01),随后开始下降;从第7天开始补阳还五汤组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出血大鼠脑内VEGF mRNA的表达,从而调整血管新生过程,这可能是其促进组织修复的机制之一.

  • 人杀伤抑制性受体CD158b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曹东林;周思朗;白英明;何肖娟

    目的:CD158b基因克隆与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编码CD158b的cDNA,经酶切后将其克隆于pMBP-c表达质粒上,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的高效表达克隆子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RT-PCR获得了预期大小的cDNA,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记的人CD158b编码序列一致.pMBP-c-CD158b表达质粒酶切后结果与预期相符.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得到分子量为58 kD的蛋白质,与理论值一致,所获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25%.结论:获得了CD158b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所获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D158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 SFRP4和DKK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李秀芬;侯安丽;李振环;方淑芹;张雅丽;徐亚威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及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Dickkopf-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及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KK1和SFRP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及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KK1和SFRP4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DKK1和SFRP4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SFRP4表达高于正常宫颈(P<0.01)。宫颈鳞癌DKK1表达低于正常宫颈(P<0.05)。DKK1和SFRP4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DKK1与SFRP4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Wnt信号通路上游因子SFRP4和DKK1在宫颈鳞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

  •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基因的克隆和大肠癌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陈琳;姜泊;张亚历;张宏权;龚伟;卢青

    目的 研究claudin-1在大肠癌中的作用,构建包含claudin-1基因编码区域的重组质粒.方法 从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620用Trizol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将PCR产物插入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载体,然后转染进人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480.结果 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显示序列正确,在SW480中主要为膜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laudin-1/pEGFP-C1重组质粒,并能在人类大肠癌细胞中表达.

  • 胞浆型磷脂酶A2-δ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作者:刘巨永;穆廷杰;田刚;应国光

    目的 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切片和对照组cPLA2δ的表达;提取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的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PLA2δ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法发现银屑病皮损患者cPLA2δ表达阳性率为100%,其中表达阳性例数、中度阳性例数及强阳性例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25,P>0.05).对照组cPLA2δ表达阳性率为7.2%.两组之间cPLA2δ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49,P<0.01).银屑病皮损患者cPLA2δ mRNA表达也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7,P<0.01).结论 cPLA2δ的高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有关,提示cPLA2δ可作为银屑病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靶点.

  • PTTG、bF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申兴斌;陈泳;王瑞婷;赵杨

    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大肠正常黏膜、80例大肠癌组织中PTTG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用CD34标记微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FGF、CD34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PTTG、bFGF表达量及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且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PTTG与hF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促血管生成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 胎盘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林胜弟;潘陈为;金玲湘;黄智铭;黄卡特;陈永平

    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的联系.方法:收集标本:肝细胞肝癌组织49例及正常肝组织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技术检测PLGF的表达.结果:PLGF蛋白和mRNA在肝癌组织有高水平表达,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PLGF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在肝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成人和儿童ALL7种常见融合基因表达的比较

    作者:龚泉;吴颖;黄亮;熊婕;曹阳;周剑峰;李春蕊

    目的:比较成人和儿童ALL7种常见融合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7种常见融合基因.结果:在233例成人ALL中62例融合基因检测阳性,其中BCR/ABL 31例,MLL相关19例,E2A/PBX1、SIL/TAL1各5例,SET/CAN、TIS/ERG各1例,未栓出TEL/AML1阳性病例;在215例初诊儿童ALL中35例检测阳性,其中BCR/ABL 3例,E2A/PBX1 8例,MLL相关11例,SIL/TAL1 5例,TEL/AML1 6例,TLS/ERG 2例,未检出SET/CAN阳性病例.成人ALL中BCR/ABL为常见,而在儿童AL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LL相关融合基因、E2A/PBX1、SIL/TAL1、TEL/AML1、SET/CAN、TLS/ERG等在成人和儿童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成人和儿童ALL融合基因表达各有侧重,在初诊时进行快速检测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分型.

  • 海带多糖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

    作者:孙文忠;魏媛媛;曾曼丽;郑实兴;徐志文

    目的:观察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HONE1细胞移植瘤生长抑制及凋亡相关基因调控效应,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以人NPC细胞株HONE1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LJP行体内抑瘤实验,并以RT-PCR检测移植瘤Bax,Bcl-2,Caspase-3,8,9 mRNA表达.结果:LJP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3.7%和47.0%,具有明显抑瘤作用;RTPCR检测结果显示,Bax mRNA表达随着LJP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 0.05);Bcl-2mRNA表达随着LJP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Caspase-3mRNA表达随着LJP浓度增加而增高(P< 0.05);LJP组Caspase-8,9mRNA表达无差异,且Caspase-9mRNA表达均低于顺铂(cisplatin,DDP)组.结论:LJP具有抑制NPCHONE1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是促进癌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 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VEGF及其受体Flt-1和Flk-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小娟;唐涛;罗杰坤;黄菊芳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其受体Flt-1 mRNA和Flk-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立体定位向脑内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5U建立脑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活血组,分别灌服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全方及其益气组分、活血组分药物(剂量为临床70kg成人用量的3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组及其它各组于造模术后1、4、7、14、21、28d各时间点VEGFmRNA、Flt-1mRNA和Flk-1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VEGFmRNA、Flt-1 mRNA和Flk-1 mRNA均未见明显表达;模型组VEGFmRNA、Flt-1 mRNA和Flk-1 mRNA在脑出血后1d即开始表达,21d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弱;益气活血组VEGFmRNA、Flt-1 mRNA和Flk-1 mRNA表达在7~21d明显高于其他各组,VEGFmRNA和Flk-1 mRNA表达在术后14d达高峰,Flt-l mRNA在术后21d达高峰.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促进脑出血大鼠脑内VEGFmRNA、Flt-1 mRNA和Flk-1 mRNA的表达而调整血管新生过程,可能是其促进组织修复的机制之一.

  • 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受体mRNA的表达

    作者:张帆;陈俊凤

    目的 探讨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1A)受体激活物抑制因子-1(1mRNA)的表达.方法 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1d应激组、14d应激组和28d应激组,建立强迫游泳应激模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5-HT1A受体mRNA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1d应激组、14d应激组和28d应激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分别为(0.64±0.09)μg/dL、(1.14±0.19)μg/dL、(1.98±0.40)μg/dL、(0.95±0.14)μg/dL. (2)强迫游泳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1.501±0.257、1.141±0.120、0.681±0.056,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迫游泳大鼠海马中5-HT1A受体mRNA表达降低.

  • 新基因MTB139在儿童结核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作者:苏薇;黄延风;许红梅;朱朝敏;郑改焕;郭倩

    目的:检测并验证新基因MTB139在儿童结核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通过比较其在不同耐药性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与结核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60例临床结核分离株(9例耐多药株,24例非耐多药株,27例敏感株)中基因MTB139的表达.结果:60例结核分离株样本中有7例检测到MTB139基因的阳性表达,3个组(耐多药组、非耐多药组、敏感组)结核菌株中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耐多药组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5例,阳性表达率55.56%)明显高于非耐多药组(1例,阳性表达率4.17%)及敏感组(1例,阳性表达率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非耐多药组与敏感组MTB139基因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新基因MTB139在耐多药结核菌株有高表达,可能与结核耐多药性相关.

  • P2x受体亚型在大鼠逼尿肌不稳定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昕;宋波;方强;金锡御;李为兵

    目的探讨P2x受体亚型mRNA在大鼠正常和不稳定逼尿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逼尿肌不稳定大鼠(detmsorinstability,DI)模型,设正常对照,以β-actin为内参照,RT-PCR检测P2X受体各亚型在膀胱中的表达变化.结果DI大鼠和正常大鼠逼尿肌中未检测到P2x6受体mRNA;P2x1、P2x5和P2x7受体亚型mRNA表达降低;P2x2、P2x4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2x3未发现明显变化.讨论DI大鼠逼尿肌内P2x受体部分亚型mRNA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逼尿肌不稳定中钙激活钾/氯通道mRNA表达差异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航;宋波;金锡御;杨昕

    目的探讨钙激活钾/氯通道在正常和不稳定逼尿肌组织中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采用会阴部尿道结扎法制作成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模型,经清醒状态膀胱测压确定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instability,DI)后,提取正常与DI逼尿肌组织mRNA,以RT PCR方法研究组织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Bkca)、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ca)、钙激活氯通道(calcium 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Clca)的mRNA表达,凝胶成像分析比较其差异性变化.结果大鼠尿道梗阻后DI发生率76.17%,膀胱容量及大逼尿肌压显著增加(P<0.01).钙激活钾/氯通道在两组大鼠逼尿肌中均有表达,其中Bkca、Skca2、Skca3明显降低,而Clca明显升高.结论钙激活钾/氯通道的表达改变可影响逼尿肌兴奋性的反馈调节,在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 郴州市2009年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罗文英;谢群;朱伟民;陈白鹭;何清懿

    [目的]了解2009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样本,采用RT-PCR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结果]46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样本,其中EV71型22例、通用型11例、CoxA 16型4例,总阳性率为80.43%.[结论]2009年引起郴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

183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