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种粘接系统下正常牙本质和龋损影响牙本质与玻璃陶瓷粘接界面纳米渗漏的比较

    作者:刘成;李风兰

    目的 比较3种粘接系统下正常牙本质(normal dentin,ND)和龋损影响牙本质(caries-affected dentin,CAD)与玻璃陶瓷粘接后粘接接面纳米渗漏情况.方法 选取15颗中龋的离体牙,随机编号分成3组.在龋齿显示剂引导下用慢球钻去净龋感染牙本质,保留龋损影响牙本质.磨平牙面,每颗牙切割制备大小2mm×2mm×4mm的CAD块和ND块各一个,分别使用全酸蚀粘接剂A(Variolink N)、自酸蚀粘接剂B(Multilink N)、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C(Relyx Unicem)与玻璃陶瓷粘接.粘接试件经氨化硝酸银染色后于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下观察比较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双因素方差分析提示粘接剂种类(P<0.05)与牙本质类型(P<0.05)对纳米渗漏值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粘接剂A、B、C与ND粘接,其纳米渗漏值分别为(0.250±0.078)%、(0.630±0.132)%、(0.311±0.101)%,均显著低于CAD组[粘接剂A、B、C纳米渗漏值分别为(0.600±0.193)%、(1.442±0.414)%、(0.802±0.223)%](P<0.05);同一牙本质下,B组纳米渗漏值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纳米渗漏值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同一粘接系统下,ND的界面封闭效果优于CAD;同一牙本质下,全酸蚀粘接剂界面封闭性好于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界面封闭效果好于自酸蚀粘接剂.

  • 第7代黏接剂与正常和龋损牙本质黏接强度的比较

    作者:王清;邓婧;范春

    背景:对于第1~6代牙本质黏接剂的黏接强度,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尚未见对第7代黏接剂Adper EasyTM one黏接性能的相关报道.目的:比较3M第7代自酸蚀黏接剂对正常和龋损牙本质黏接强度的差异,与传统全酸蚀黏接剂进行对比.方法:取健康磨牙和牙合面慢性龋磨牙各12颗,为A、B(健康磨牙),、D(牙合面慢性龋磨牙)4组,中A、C组用Adper EasyTM one黏接剂,、D组用Single bond 2黏接剂.测试4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察断裂界面形态.结果与结论:A、B组的黏接强度分别为(21.84±3.98),27.10±4.85) MPa,、D组的黏接强度分别为(16.44±3.46),21.48±4.85) MP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之间的微拉伸强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断裂多发生在树脂-牙本质黏接界面.提示无论在正常牙本质还是龋损影响牙本质,酸蚀黏接剂的黏接强度强于第7代自酸蚀黏接剂;对于同一种黏接剂正常牙本质能获得比龋损牙本质更大的黏接强度.

  • 4种粘接系统对龋损影响牙本质的粘接效果的比较

    作者:郑治国;杨健;徐佩琼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粘接系统对正常牙本质和龋损影响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方法:24颗近中袷面中龋的人离体磨牙,在龋损检知液监控下用慢速球钻去龋,在远中(牙合)面健康牙本质上制备相同深度的窝洞.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4种粘接系统(Prime&Bond NT,Adper Single Bond2,AdperPrompt和Xeno Ⅲ)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粘接,用树脂(Fihek P60)修复后保存于37℃的水中.沿牙长轴方向将树脂和牙齿从颊舌方向片切,厚度约为1.0 mm,并修整成粘接面(正常牙本质或龋损影响牙本质)面积约1 mm2的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粘接面形态.结果:4种粘接系统在正常牙本质上获得的粘接强度均强于在龋损影响牙本质上获得的强度(P<0.05);2种全酸蚀粘接系统在2种牙本质上获得的粘接强度均强于2种自酸蚀粘接系统获得的强度(P<0.05).扫描电镜观察,混合层在龋损影响牙本质上表现得厚但更疏松;与正常牙本质相比,龋损影响牙本质上形成的树脂突少.结论:2种全酸蚀粘接系统无论在正常牙本质还足龋损影响牙本质上均能获得比2种自酸蚀粘接系统更强的牯接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