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多层螺旋CT及MRI表现

    作者:周勇;熊友菊;杨东;商亚军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发原因尚未确定,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属良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发病时会引起腹部疼痛,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多数患者的日后复发率与病发率并未能保证,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清楚、直观的影像图片对此病症予以诊断和检查。本文针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在多层螺旋CT与MRI中的表现作出讨论。

  • 胆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诊治

    作者:王鹏飞;陈永亮;王宏光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tract,IPMN-B)是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tract,IPNB)的一种病理类型,近些年才逐步被临床、影像及病理科医生所认识,特别是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IPNB作为一组独立的疾病列出之后[1].IPNB可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和无分泌功能的两种类型,其中有分泌功能者,即IPMN-B占28%~37%,无分泌功能者称为非黏液性IPNB(IPNB-non mucious)[2].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CT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王天宝

    目的: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CT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8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CT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4例胆管内乳头状腺瘤,3例胆管内乳头状腺瘤伴癌变,1例胆管内乳头状腺癌。CT动态增强扫描后病肝动脉期呈中度强化,CT值高于正常肝组织平均值,呈现相对高密度。门脉期病灶呈中度强化,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病灶CT值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癌变组织平扫和动脉期CT值均高于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楼健颖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MN-B)是一种少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NB)的一种病理类型.向胆管腔内外生性生长的乳头状肿瘤分泌大量黏液而堵塞胆管造成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或肝内囊性肿块为其临床病理特征,根据乳头状肿瘤发病部位可将IPMN-B分为中央型、外周型和混合型.由于其病理特征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IPMN-P)相似,根据组织学形态可分为胰胆型、胃型、肠型和嗜酸细胞型4个亚型.IPMN-B常伴有肝内胆管结石,可累及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可为多灶性病变,通常为非浸润性生长,病理分为胆管上皮的低、中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癌前病变,应当积极手术治疗或内镜治疗,通常预后较好.对多灶性或双侧IPMN-B病变以及晚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人具有肝脏移植指征.

  • 磁共振成像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任亚东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取我院72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5月10日直至2015年5月1日,并将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36例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两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中,阴性患者有5例(其中误诊患者有3例、误诊率为8.33%;漏诊患者有2例、漏诊率为5.56%)、阳性患者有31例、检出率为86.11%(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