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龙飞;江珊;杨军

    目的 通过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GSPECT)检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AMI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根据介人术前GSPECT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EF)分为A、B两组(各20例).在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GSPECT检查,测定左室功能并评价心肌局部血流灌注.结果 介入治疗前、后比较,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输出量分别为(4.52±0.44)L/min和(4.89±0.87)L/min(P<0.01),左室EF分别为(49.23±3.89)%和(55.37±5.57)%(P<0.01).A组与B组比较,介入治疗后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率明显较高(38.1%比13.7%.P<0.01).结论 AMI患者介入治疗后GSPECT检测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左室功能正常组介入治疗后GSPECT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吏明显.

  •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倪红芬;崔力军;张振;黄小燕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B组只给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_proBNP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T_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NT_proBNP、LVEF均较治疗前好转,且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1)。结论抗抑郁药物和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比对单纯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