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术前容积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杨波;庞廷田;孙显松;胡克;邱杰;张福泉

    目的:比较对直肠癌术前患者应用固定野调强( 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和容积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术前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5例直肠癌术前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同一CT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VMA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VMAT计划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105%覆盖度、 Dmean及Dmax均增加(P=0.011, P=0.017, P=0.006),适形度指数减低(P=0.008),而均匀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与FF-IMRT计划组相比, VMAT计划组膀胱V50增加约15%( P=0.009), Dmax 平均值增加0.7 Gy ( P =0.003);小肠 V30降低10%( P =0.004), Dmax平均值增加0.9 Gy (P=0.000);骨髓 V10、 V30、 V40分别降低2%、10%、10%(P=0.000, P=0.000, P=0.000), Dmean平均值降低1.7 Gy (P=0.000);左右股骨头D5分别降低3.2 Gy、2.4 Gy (P=0.000, P=0.000);全身V10、 V20、 V30、 V40也明显降低(P=0.003, P=0.000, P=0.000, P=0.004)。 VMAT计划组较FF-IMRT计划组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 MU)平均值减少50%(P=0.000)。结论直肠癌术前患者采用VMAT技术,可以获得等同于或优于FF-IMRT计划的剂量分布,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MU明显降低。

  • 宫颈癌术后盆腔螺旋断层调强和固定野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杨波;庞廷田;刘峡;孙显松;李文博;胡克;邱杰;张福泉

    目的 比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两种计划方式进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同一CT图像设计H T计划和F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HT计划组和FF-IMRT计划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与FF-IMRT计划组相比,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95%、PTV100%覆盖度增加,PTv105%覆盖度降低、Dmean及Dmax均明显降低(P =0.000),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优于FF-IMRT计划组(P=0.000).与FF-IMRT计划组相比,HT计划组的膀胱V40降低约7% (P =0.000),Dmax平均值降低1.7 Gy (P=0.000);直肠V40降低约8%(P=0.000);小肠V30V40分别降低4%、3% (P =0.002,P=0.000),Dmax平均值降低2 Gy (P=0.000);骨髓V30增加约5%(P=0.001),左右股骨头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马尾神经Dmax的平均值降低约2 Gy (P=0.030).全身V30、V30、V40分别降低2%、1.3%、0.6%(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HT技术,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度指数均较FF-IMRT技术明显提高,膀胱、直肠、小肠中高剂量区的体积进一步降低.HT技术在宫颈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 螺旋断层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技术在全乳放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

    作者:侯晓荣;杨波;刘志凯;胡克;晏俊芳;沈晶;邱杰;张福泉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IMRT(FF-IMRT组)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4例,每组12例,术后病理分期0~ⅡB期,全乳放疗剂量46~50 Gy/23~25次.其中接受化疗者11例(45.8%),接受内分泌治疗者18例(75%).对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评估,对放疗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FF-IMRT组相比,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105%、PTV110%高剂量区减少(P =0.000,P=0.023),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改善(P =0.003,P=0.002).患侧肺的V5、V20、Dmean(P=0.002,P=0.001,P=0.000),双肺的V5、V20、Dmean(P=0.010,P=0.002,P=0.009)及心脏的V5、V20 (P =0.033,P=0.030)等受量降低.H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0例(83.3%)、2例(16.7%),FF-IMR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1例(91.7%)、1例(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HT组患者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2例(100%),FF-IMRT组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1例(91.7%).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HT与FF-IMRT技术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 胰腺癌不同调强方式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王伟平;杨波;庞廷田;刘楠;胡克;邱杰;张福泉

    目的:比较胰腺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疗( 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与容积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arc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放疗的1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分别根据其同一CT模拟定位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50 Gy/25次。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曲线,评估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并比较二者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 MU)和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 FF-IMRT计划和 VMAT 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F-IMRT计划相比, VMAT计划中肝脏、胃、小肠、全身的V5明显升高(P均<0.05),而肝脏的V10和V20,胃的V10,小肠的V10、 V20、 V50,左肾的V20,右肾的V20、 V30、 Dmean、 Dmax,以及全身的V10、 V20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0.05),脊髓的 Dmax升高1.85 Gy (P=0.04)。 FF-IMRT计划与 VMAT计划的 MU 分别为619.60±117.18和492.70±51.56(t =3.18, P =0.01)。 VMAT 计划的 MU 较 FF-IMRT 计划减少了20.48%。结论胰腺癌患者选择VMAT计划,可以在不降低计划水平上的剂量分布的前提下,大大减少MU,缩短治疗时间。

  • 基于肝癌的VMAT与IMR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作者:孙长江;李军;张西志;张先稳;桂龙刚;陈雪梅

    目的:比较分析肝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VMAT)计划与固定野调强放疗( 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机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36例肝癌患者的CT图像数据,分别设计VMAT计划、IMRT计划,比较两者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正常组织受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等。结果 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大值比IMRT计划低( Z=2.090,P<0.05);VMAT计划的90%的处方剂量的适形指数比IMRT计划小(Z=2.809,P<0.05);VMAT计划的正常肝组织的V30低于IMRT计划(Z=2.395,P<0.05);VMAT计划的正常肾脏组织的V20低于 IMRT计划(Z=2.201,P<0.05);VMAT计划机器跳数是 IMRT计划的<40%,治疗时间低于IMRT计划的50%。结论2种治疗计划在剂量学上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并且剂量分布基本一致,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比IMRT好,危及器官剂量比IMRT计划略有降低,正常组织的低剂量区VMAT计划与IMRT相比有先高后低的趋势,并且机器跳数少,治疗时间短,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优化的直肠癌计划在固定野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比较

    作者:左宇浩;杨振;周剑良;雷明军;曹瑛;杨晓喻;唐杜;刘礼东

    目的:比较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gEUD)优化的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调强技术直肠癌放疗的生物学参数和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10名经过医生勾画靶区的直肠癌患者,对每位患者分别设计5野调强计划(5FIMRT)、7野调强计划(7F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RapidArc),处方剂量为50 Gy/25 F.比较3组计划的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和机器跳数,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危及器官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gEUD和物理剂量.结果: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达到临床要求.在适形度与均匀性上,RapidArc优于5 FIMRT和7 FIMRT(P<0.05).在小肠和膀胱保护方面,7FIMRT和RapidArc无差异(P>0.05),且均优于5FIMRT(P<0.05);对于双侧股骨头,RapidArc优于7FIMRT(P<0.05),7FIMRT优于5FIMRT(P<0.05).RapidArc的机器跳数远小于5FIMRT和7FIMRT(P<0.05).结论:在基于gEUD优化的计划中,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和7野调强计划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和7野调强计划相比,在靶区适形度与均匀性,以及股骨头受量和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 TomoDirect技术在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何亚男;罗焕丽;靳富;柳先锋;吴丽华

    目的:探究螺旋断层固定野调强放疗(TD)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1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左乳5例、右乳5例),利用Eclipse 10.0、TomoTherapy计划系统,分别制作适形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RapidArc)、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TD计划.比较4种计划在靶区适形度(CI)、剂量均匀性(HI)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RapidArc的CI达到0.86±0.01(左)、0.81±0.03(右),HT的HI低至0.04±0.00(左)、0.04±0.00(右),与其它技术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肺、总肺的V20、v30在RapidArc中值低,为11.64±0.45、4.53±0.35(左),19.25±6.11、9.19±3.60(右);左侧病例中患侧肺V5在TD中低,为41.61±3.97,右侧病例中患侧肺V5在HT中低,为40.08±2.47.对健侧肺而言,TD占明显优势,不仅V20、V30为0,其V5值也低至0.56±0.18(左)、3.84±1.93(右).左侧病例的心脏V30在RapidArc中低,为1.75±0.21;心脏V10则在TD中占优势,为25.27±0.96,与其它技术相比(P<0.05).脊髓的小值在IMRT中低,平均值和大值在TD中低(P<0.05).身体低剂量区在IMRT、TD计划中低(P<0.05).MU则在IMRT、RapidArc中小.结论:作为一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的新技术,TD在危及器官保护上有一定优势,临床中可与其他3种技术配合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