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诱发痤疮样皮疹的机制和处理对策

    作者:李慧;钱军;秦叔逵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已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痤疮样皮疹是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该类药物治疗相关性痤疮样皮疹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发生机制和处理对簏等作一综述.

  • 新癀片治疗吉非替尼痤疮样皮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机制探讨

    作者:王霖;孙增涛;王燕

    目的 观察新癀片治疗吉非替尼痤疮样皮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吉非替尼痤疮样皮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新癀片治疗;对照组20例,予安慰剂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分级情况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对患者肿瘤病情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3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皮损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损程度轻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L-1β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 水平降低,对照组IL-1β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肿瘤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病情情况相当.结论 新癀片治疗吉非替尼痤疮样皮疹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皮损程度,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患者肿瘤病情无影响,降低IL-1β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吉非替尼痤疮样皮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 以痤疮样疹为表现的药物反应1例

    作者:毕新岭;刘燕芳;顾军

    患者男,59岁.因胆管肿瘤术后2个月,面部、颈部红色丘疹10d,于2006年4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因"胆总管下段占位"行手术治疗,随后曾应用吉西他滨、表阿霉素、伊立替康(喜树碱)等化疗.发疹前10 d开始应用吉西他滨、阿瓦斯汀埃罗替尼(avastin)和口服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150mg/d联合化疗方案.服用埃罗替尼3d后上胸部、颈部及面部出现丘疹,逐渐增多,第10 d时头面部皮损明显加重,有刺痛,鼻翼两侧有暗红色液体渗出,遂停用化疗药而就诊.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关键词: 痤疮样疹 药物反应
  •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作者:薛燕宁;徐萍;李峰;陈力

    目的 观察胶原贴敷料对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CO2点阵激光治疗后外敷胶原贴敷料20 min,共10d;对照组不用敷料,其余处理同试验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后急性炎症反应情况、痂皮脱落时间、患者舒适度评价、误工期、炎症后色素沉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急性炎症反应评分(W=312,P< 0.01)、痂皮脱落时间(t=2.08,P<0.05)、激光术后自身舒适程度评价(W=172,P< 0.01)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x2=6.06,P<0.05)、误工期(t=3.14,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新发生的瘢痕.结论 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胶原贴敷料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局灶点阵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作者:吴红巾;周炳荣;谢淑芬;张家安;李锦;刘娟;易飞;王申;张丽超;骆丹

    目的评价局灶点阵激光技术(FFLT)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随机选择患者一侧面部使用 FFLT 技术进行治疗,另一侧采用大面积平扫技术,1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面部两侧瘢痕进行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并采用 VISIA 皮肤分析仪拍照并评估皮肤纹理值;记录和评价不良反应;对患者两侧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价;对患者两侧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及评价。统计分析采用配对 t 检验、Wilcoxon 配对秩和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法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3个月,FFLT 侧 ECCA 评分(51.24±17.61比34.46±14.99,t =7.886,P <0.05)及平扫侧 ECCA 评分(50.96±18.96比38.29±14.86,t =6.123,P <0.05)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 FFLT 侧 ECCA 评分明显低于平扫侧(t =4.462,P <0.05)。治疗后3个月,FFLT 侧治疗改善率(32.75%)也明显高于平扫侧(2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精确检验,P =0.016)。治疗后1 h,患者 FFLT 侧疼痛及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平扫侧(P <0.05),而两侧红斑持续时间及结痂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两侧皮肤纹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后 FFLT 侧皮肤纹理值显著低于平扫侧(P <0.05)。治疗后第1天,FFLT 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红斑指数均较平扫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低(P <0.05);治疗后前3天,FFLT 侧瘢痕处黑素指数及经表皮水分丢失均较平扫侧瘢痕处高,但 FFLT 侧非瘢痕处低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 <0.05);治疗后第1天至第1周,FFLT 侧瘢痕处角质层含水量较平扫侧瘢痕处低,但 FFLT 非瘢痕处高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 <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时,红斑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在 FFLT 侧瘢痕及非瘢痕处与平扫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FFLT 技术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