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轮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施君;周一珺;徐瑞;李灿;何振娟;张拥军;段招军

    目的 研究使用乳凝集素(Lactadherin)对SD新生大鼠感染轮状病毒(RV)腹泻的病情及肠道分泌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的影响,探讨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感染RV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人工喂养至10日龄.给10日龄的新生大鼠喂服RV培养液作为RV感染组,RV感染前和后喂服0.25 mg/只的乳凝集素作为乳凝集素预防组和乳凝集素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喂服同剂量不含病毒的细胞培养液.分别于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临床症状及腹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肠内容物上清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的浓度变化.结果 对照组新生大鼠未出现腹泻,其余三组在感染病毒后1 d相继出现腹泻,病毒感染组大鼠在感染病毒后第3天腹泻严重,感染后第7天腹泻症状结束.乳凝集素治疗组和乳凝集素预防组大鼠腹泻程度轻于病毒感染组,病程较病毒感染组缩短.病毒感染组新生大鼠体重在感染后第3天起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而乳凝集素预防组和乳凝集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病毒感染组肠道IL-6、TNF-α浓度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达高峰,之后呈降低趋势.病毒感染组IFN-γ浓度在感染后第5天达高峰.乳凝集素预防组和乳凝集素治疗组的IL-6、TNF-α浓度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P<0.05),且IFN-γ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达高峰.结论 乳凝集素能够改善RV感染新生大鼠腹泻严重程度、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肠道内IL-6、TNF-α浓度及提高IFN-γ的浓度,提示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RV感染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乳凝集素调节EEI-10细胞IL-2,IL-4及IFN-γ的分泌表达

    作者:何振娟;裴新红;朱建幸;杨凌云;吴圣楣

    目的:探讨乳凝集素调节肠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分泌表达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从MCF-7乳腺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PCR方法得到目的基因(乳凝集素)片段,利用酶切,连接等技术,将目的基因构建至PET28载体内,转化入DH5α细胞后,鉴定阳性质粒;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质粒转化入表达细胞BL-21,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应用特异性镍鏊合的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利用H3-Tdr法明确乳凝集素剂量与人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株EEI-10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给予适当剂量乳凝集素作用于EEI-10细胞后,利用ELISA方法检测EEI-10分泌IL-2,IL-4及IFN-γ浓度,应用RT-PCR方法检测IL-2,IL-4及IFN-γmRNA表达.结果:酶切阳性的质粒经测序证实与基因文库一致.所得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特异性抗体鉴定,明确为目的蛋白乳凝集素.利用H3-Tdr法检测乳凝集素剂量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乳凝集素作用剂量为250 mg/L时淋巴细胞增殖显著.给予乳凝集素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2(P=0.0394)和IFN-γ(P=0.0082)的含量高于未处理细胞组,而IL-4没有显著的增高;同时处理后IL-2mRNA表达量升高,IL-4 mRNA表达量无显著性改变,IFN-γ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并高于PHA刺激组.结论:乳凝集素具有上调EEI-10细胞分泌和表达IL-2和IFN-γ的作用.

  • 乳凝集素对新生仔兔小肠粘膜及小肠CD4+, CD8+,CD25+淋巴细胞发育的影响

    作者:杨凌云;何振娟;朱建幸;魏晓锋;陈同辛;吴圣楣

    目的:探讨乳凝集素 (lactadherin) 对新生仔兔在吮乳期及断奶期小肠粘膜发育以及小肠淋巴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新生仔兔共45只,随机分为母乳组(GB),配方奶组 (GF) 及配方奶加乳凝集素组 (GL,100 μg/ml),每组15只,在3 w和5 w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新生仔兔小肠粘膜发育情况,分别在1、2、3 、4和5 w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小肠CD4+,CD8+,CD25+淋巴细胞发育情况.结果:(1) GL组3 w空肠绒毛周长、绒毛面积、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均超过GF组, GB组3w空肠绒毛周长及绒毛高度超过GF组; GL组5 w空肠和回肠绒毛周长、绒毛面积、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均超过GF组和GB组.(2) 5 w各组小肠绒毛发生变化,绒毛表面由高密度的手指状变为平滑叶状或舌状,GL组绒毛面积和高度恢复较GB和GF组好.(3) GL组回肠CD4+淋巴细胞发育较GF组好,GB组较GL组好; GL组回肠CD25+淋巴细胞发育较GF组好(P < 0. 05).结论:乳凝集素对近端空肠粘膜形态发育和小肠CD4+和CD25+淋巴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且可能帮助断奶期绒毛的恢复.

  • 乳凝集素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焦莉莉;谈敏;张世阳

    乳凝集素,英文名lactadherin,又称为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是乳汁脂肪小球表面具有免疫源性的亲脂性糖蛋白,主要分布于乳小管顶端的分泌细胞,也存在于巨噬细胞、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胰腺细胞等.对于乳凝集素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对凋亡细胞的吞噬、免疫调节、凝血和血栓形成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目前乳凝集素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 乳凝集素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损伤修复和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雷一慧;沈海青;何雪梅;陈家慧;何振娟

    目的 探讨乳凝集素(MFG-E8)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损伤修复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取缺氧冷应激联合配方奶侵袭性喂养建立NEC模型,将1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母乳组、NEC模型组和NEC联合重组人MFG-E8 (rhMFG-E8)组(N+M组),每组10只.N+M组在NEC模型组的基础上每日给予100 μg rhMFG-E8,喂养96 h后处死新生大鼠并观察肠道外观形态,取小肠回盲部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回盲部TLR4的表达.结果 rhMFG-E8可改善NEC肠道外观形态和显著降低NEC的发生率以及病理学评分(P<0.05);N+M组肠道TLR4的表达显著低于NEC模型组(P<0.05);N+M组肠道超微结构中未见典型凋亡细胞.结论 予以rhMFG-E8可明显降低TLR4的表达,降低肠上皮细胞凋亡,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大鼠模型NEC的发病率.

  • Lactadherin促进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

    作者:李劲松;张利;段宝珍;谢小军;张玉清;江星;时会菊

    目的:探讨lactadherin对树突状细胞(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DCs,lactadherin 实验组在分离第1天或第5天加入培养液,成熟DCs与异体T淋巴混合培养,通过MTT及CFSE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Lactadherin能够显著提高成熟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在DCs与T细胞不同比例共培养中均是如此(P<0.01),第5天加入组中现象更加明显(P<0.01).同时lactadherin作用的DCs可提高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尤以第0天加入组中γ-干扰素的分泌增高为显著(P<0.05).结论:Lactadherin能够增强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 冠心病患者血清乳凝集素、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周方元;李艳;戴雯

    目的 检测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CHD)患者及冠脉造影阴性者血清乳凝集素(lactadher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等指标,探讨其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356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 分为CHD组(n=222)和冠脉造影阴性组(对照组,n=134).其中CHD组根据造影结果又分为单支病变组(n=25)、双支病变组(n=54)和多支病变组(n=143).同时以Gensini评分计算CHD患者病变程度.检测各组受检者的乳凝集素、hs-CRP和血脂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乳凝集素水平为(136.22±8.4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7.90±130.02)ng/mL,而CHD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为(6.81±0.73)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0.29)mg/d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患者的乳凝集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别为(172.95±10.28)ng/mL和(0.96±0.02)mmol/L,多支病变组患者的乳凝集素和HDL-C水平分别为(123.64±6.65)ng/mL和(0.99±0.02)mmol/L,两组均显著低于单支组患者的(221.23±12.15)ng/mL和(1.08±0.03)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为(7.22±0.78)mg/dL,显著高于单支组的(4.04±0.53)mg/dL和双支组的(4.11±0.47)mg/d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病变组患者的乳凝集素水平为(123.64±6.65)ng/mL,显著低于双支组的(172.95±10.28)ng/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乳凝集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hs-CRP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99、-0.313,P均<0.01),hs-CRP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1).结论 乳凝集素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与C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乳凝集素越低、hs-CRP越高,则CHD的病变程度越严重.

  • 血清乳凝集素、唾液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乔荔;彭辉

    目的 探讨血清乳凝集素(MFG-E8)、唾液酸(S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心内科收住的166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完全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另110例诊断为CHD的患者作为CHD组.CHD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MFG-E8水平,使用生化分析检测血清S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Gensini评分表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各检测指标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D组患者血清MFG-E8水平明显降低,S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AMI亚组MFG-E8显著低于StA和UA亚组,AMI亚组SA显著高于StA和UA亚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MFG-E8水平与TG、hs-CRP水平及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SA水平与TG、hs-CRP水平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MFG-E8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MFG-E8、SA与CHD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血清MFG-E8、SA水平可能有助于CHD的临床诊断和风险评估.

  • 膜连蛋白V和乳凝集素与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的关系

    作者:李俭强;李为民;李悦

    易损斑块受侵蚀或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干预易损斑块是防治的关键.研究证实,细胞凋亡常发生于易损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因此,通过膜连蛋白V或乳凝集素与凋亡细胞膜表面外翻的磷酯酰丝氨酸特异性结合,可用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早期检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