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勇;郝玉芝;李琳;王建卫;周纯武

    目的分析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26例.结果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有包膜回声;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有囊变,后方回声增高;实质回声欠均匀.超声提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9例,诊断总符合率90.5%(19/21),其中神经鞘瘤100%(14/14),神经纤维瘤71.4%(5/7).腹膜后MPNST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无包膜;瘤体巨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多见,后方回声增高,可有囊变.超声诊断恶性肿瘤5例,均未提示其来源.结论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超声诊断有一定特异性,定性准确率高.腹膜后MPNST,超声检查仅可判断良恶性,而不能进一步提示其来源.

  •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蒙;罗德红;欧阳汉;余小多;王振常;周纯武

    目的 评价3.0T磁共振弥散成像及ADC值对良、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源性肿瘤DWI影像表现及ADC值,其中良性15例,包括神经鞘瘤10例,副神经节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 3例.恶性8例,包括恶性神经鞘膜肿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2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b=0,800s/mm2的EPI序列,选取肿瘤组织大层面,测量全部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及弥散受限显著区域ADC值.结果 良性及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08± 0.37)×10-3mm2/s及 (1.54±0.47)×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良性及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弥散受限显著区ADC值分别为: (1.54±0.35)×10-3mm2/s及(0.98±0.36)×10 -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弥散受限显著区ADC<1.50×10-3mm2 /s为阈值,诊断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准确性为73.9%.结论 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可应用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ADC值有助于对良、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

  • 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7例分析)

    作者:张亮亮;赵红星;沈锡标

    目的探讨腹膜后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CT、MRI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17例,全部行B超、CT、MRI检查.结果17例中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5例,B超、CT、MRI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5%,88.2%及82.3%.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脊柱旁,肾周,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结论腹膜后良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有一定特异性,超声可作为首选,不同方法检查之间的联合运用可提高诊断正确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