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敏;绳宇

    目的:了解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现状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5年1—7月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复诊的90例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造口皮肤评分表、自我护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48.9%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造口类型等与造口周围皮肤出现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44%患者总体自我护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35.56%的患者总体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造口患者皮肤问题的发生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患者出院后造口皮肤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造口皮肤问题的发生。

  • 肠造口周围皮肤常见问题护理现状

    作者:张颜;芦桂芝;徐娜;黄卉

    通过对肠造口周围常见皮肤问题分类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皮肤问题易发因素,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针对性护理,避免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 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护理数字化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曾颖;邢海燕

    目的 研究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护理数字化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肠造口手术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出院后通过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宣传手册、门诊随诊等实施延续性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护理数字化技术,比较造口术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的发生率分别是46.51%(20/43),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实验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程度和受损面积评分(5.05±2.87)分,低于对照组(7.63±3.97)分,t=-3.454,P<0.01.轮廓分析显示术后1月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F=41.69,P<0.001.术前实验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是(23.05±5.09)、(16.74±3.51)、(19.14±4.68)、(27.79±5.31),与对照组(22.72±4.94)、(17.02±3.33)、(18.93±4.75)、(28.16±5.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一月实验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是(28.02±4.51)、(20.84±3.11)、(22.23±2.85)、(34.14±5.03)与对照组(25.49±3.80)、(18.91±3.08)、(20.77±3.51)、(30.02±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护理数字化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减轻造口周围皮肤的损伤程度和受损面积,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结肠造口灌洗对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翁亚娟;崔焱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对病人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77例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住院和随访期间,干预组采用结肠造口灌洗规范护理,对照组采用自然排便传统造口袋护理.干预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随访,并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评分系统(DET评分系统)对病人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干预组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况评分在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相比传统造口袋护理更能保护病人造口周围的皮肤,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不同类型造口袋对造口周围皮肤影响的研究

    作者:马辉;杨连招;阳诺;韦瑞丽;周军;董雪云

    目的 研究一件式和两件式造口袋对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采样的方法,选择2011~2012年在我科住院并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60例,分为使用一件式造口袋组和使用二件式造口袋组,每组30例.每位患者连续使用同一型号的造口袋3个月,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情况.结果 使用二件式造口袋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程度低于使用一件式造口袋组(P<0.05).一件式造口袋较二件式造口袋粘贴时间长、更换造口袋耗时少、发生造口底版胶残留次数多(P<0.05);二者发生造口排泄物渗漏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件式造口袋能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改善造口周围皮肤状况,但其应用受到价格、操作方便性的限制.

  • 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玉珏

    目的 探讨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结直肠癌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执行ARC造口换药流程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流程和术后宣教.于出院前、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周围皮肤情况进行DET评分;每次换药如发生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则分类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再就诊费用的总数.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2次DET评分、再就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执行ARC造口换药流程能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减轻患者再就诊的经济负担,提高造口患者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的意识,进一步为医护人员造口换药操作流程提供参考.

  • 系统化护理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并发症 、造口周围皮肤及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元驰

    为探讨系统化护理在新生儿肠造口病例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肠造口的5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 、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及其家属护理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新生儿肠造口病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提高家属护理技能,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 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笑雨

    目的 探讨ARC换药流程对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ARC换药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流程.结果 观察组的放射性皮炎、粪水性皮炎、毛囊炎、撕脱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ARC换药流程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质量,适于广泛推广.

  • 15例肠造口周围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晓敏;窦欣宇

    目的:总结并探讨15例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迟发性过敏性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及时查找原因,给予对症治疗与处理.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并在2周内全部愈合,效果满意.结论:通过规范的造口护理,强调造口患者出院后的随诊及回访,能够及时发现并明确肠造口周围皮肤迟发性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并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处理,从而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 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研究

    作者:曹国丽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应用ARC换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8)和实验组(n=28),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流程,实验组予以ARC换药流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C换药流程对降低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