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0~2011年海南省腹泻病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翁勇;杜建伟;苏新元;邱丽;马焱;王少玲;吴捷;金玉明

    目的 了解海南省腹泻症候群的细菌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0~2011年采集哨点医院胃肠炎(腹泻)症候群患者粪便标本,检测病原菌,并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782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致泻性细菌189株,分离率为24.17%,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2株(59.26%),克雷伯菌25株(13.23%),志贺菌15株(7.94%),沙门菌8株(4.23%)、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各6株(3.17%).112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未分型105株(93.75%),分型7株,其中ETEC、EAEC各2株(28.57%),EIEC、EPEC、EHEC各1株(14.29%);在检出的15株志贺菌中,鲍氏志贺菌C群6株(40.00%),宋内志贺菌D群4株(26.67%),福氏志贺菌B群3株(20.00%),痢疾志贺菌A群2株(13.33%);在弧菌属中,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各3株(50.00%).不同年龄组患者检出率3.42%~39.69%,其中0~岁组检出率高,其次是5~岁年龄组.病原检出率较高的月份是1~4、9~12月份,其他月份检出率相对较低. 结论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是引起海南省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海南省腹泻症候群病原分布存在明显地区性、季节性和年龄差异.

  • 2010-2011年青海省传染病技术平台腹泻症候群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秦豫青;汪春翔;马韶辉;吴建英;焦炎

    目的 了解青海省腹泻症候群细菌性致泻性病原菌谱的分布特点及病原谱构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2月青海省2所哨点医院共304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增菌培养后,可疑菌株用VITEKI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304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52株菌株,分离率为17.11%,其中沙门菌1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株6株、志贺菌2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株、副溶血弧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EHEC 0157H7 2株;弯曲菌未检出.结论 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为青海省细菌性腹泻病人的主要病原菌,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和防治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 青海省2010-2011年腹泻症候群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华一;马永成;王学文;石燕;秦豫青;刘桂香

    [目的]为掌握青海省2010-2011年腹泻症候群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的构成,对制定腹泻症候群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腹泻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监测病例557例,其中细菌阳性检出率为5.92%,病毒为13.29%,混合感染1.62%.检出阳性率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1岁及以下年龄段,症状/体征中粪便以水样便和粘液便为主,各类病原检出主要集中在7-10月.[结论]针对散居儿童采取防控措施,感染及治疗首要考虑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 2012年至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症候群监测中诺如病毒检出情况的分析

    作者:薛曹怡;朱渭萍;潘丽峰;王远萍;傅慧琴;崔昌;陆岚;孙乔;徐飚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症候群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2012年至2016年在浦东新区的12家监测点开展腹泻症候群病例监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开展诺如病毒PCR检测和基因测序.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率的比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腹泻病监测患者中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2年至2016年浦东新区腹泻症候群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阳性总体检出率为21.59%,每年的10月至次年3年为高发期.25~64岁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高.腹泻次数>5次/d的患者感染诺如病毒的机会大于腹泻次数3~5次/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7,P<0.01).呕吐作为诺如病毒感染常见的临床症状,诺如病毒阳性率在出现呕吐症状的腹泻患者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543,P<0.01).GⅡ 型是本地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优势基因型.结论浦东新区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呈现明显的秋冬季流行的季节特征,青壮年 、伴有呕吐症状和多次腹泻症状的腹泻病例是诺如病毒感染腹泻病患者的高危人群.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需通过开展持续监测,明确其长期变化趋势.

  • 2013-2015年新余市腹泻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及流行特征

    作者:廖桃花;胡传琛;廖秀海;敖冬生;李剑;胡志勇

    目的 了解新余市腹泻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腹泻病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腹泻病症候群检测技术方案》,采集监测哨点医院门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147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阳性菌株24份,阳性率16.33%.其中非伤寒沙门菌12份(50.00%),致泻大肠埃希菌8份(33.33%),嗜水气单胞菌3份(12.50%),霍乱弧菌1份(4.17%).阳性率高为6月(38.46%),其次为8月(30.77%),5-9月阳性数占83.33%.男性阳性率11.69%,女性阳性率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各年龄组阳性率以20~29岁组高,≤19岁龄组低,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不同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阳性率高(40.00%),学生低(5.26%),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结论 非伤寒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新余市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 莱州市2010-2012年腹泻病原菌监测报告

    作者:刘德鹏;姜玉芳;刘宗东;胡彬;寇增强

    目的 了解莱州市腹泻病原菌谱构成情况,为感染性腹泻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GB/T 4789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共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31份,分离病原菌63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3株(20.6%)、志贺菌12株(19.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17.5%)、气单胞菌10株(15.9%)、沙门菌6株(9.5%)、类志贺邻单胞菌3株(4.8%)、河弧菌、拟态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非脱羧莱克勒菌各2株(各3.2%).结论 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较多,除检测到常见腹泻病原菌外,还检测到2株罕见的腹泻病原菌非脱羧莱克勒菌.

  • 沈阳地区2010年细菌性腹泻症候群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单良;王冰;陈叶;王萍;刘蕴博;白丽娜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沈阳市内各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腹泻标本66份.腹泻病原菌检出率为19.7%.其中副溶血弧菌占53.9%.结论 2010年沈阳地区引起腹泻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建议将副溶血弧菌检测作为肠道门诊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学检查的常规项.

  • 2010~2011年莱州市腹泻症候群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徐雪华;刘倩;李金萍;尹海英;寇增强;胡斌

    [目的]了解莱州市腹泻症候群的细菌性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我市部分城区医院、镇(街道)医院以及村卫生室为腹泻症候群监测点,对送检标本按照“腹泻病原细菌检测标准程序”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监测110例腹泻病人标本,分离阳性菌株24株.其中致泻性大肠杆菌8株、志贺氏菌6株、副溶血弧菌4株、沙门氏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阪崎肠杆菌、类志贺氏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各1株.[结论]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感染谱种类较多,但以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副溶血弧菌为主.

  • 2010~2011年莱州市腹泻症候群病原监测

    作者:徐雪华;刘倩;李金萍;尹海英;寇增强;胡斌

    [目的]了解莱州市腹泻症候群的细菌性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我市部分城区医院、镇(街道)医院以及村卫生室为腹泻症候群监测点,对送检标本按照“腹泻病原细菌检测标准程序”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监测110例腹泻病人标本,分离阳性菌株24株.其中致泻性大肠杆菌8株、志贺菌6株、副溶血弧菌4株、沙门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阪崎肠杆菌、类志贺氏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各1株.[结论]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感染谱种类较多,但以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副溶血弧菌为主.

  • 辽宁省2012年-2016年腹泻症候群细菌病原学研究分析

    作者:于晓芳

    目的 了解辽宁省腹泻症候群细菌病原谱构成,对临床诊断、治疗用药与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2016年辽宁省腹泻症候群临床患者粪便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谱构成情况.结果 1 307份样本中,检出7种细菌病原核酸242份,检出率为18.52%,混合感染占4.1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7份(3.60%),非伤寒沙门菌33份(2.52%),志贺菌7份(0.54%),副溶血性弧菌119份(9.10%),嗜水气邻单胞菌28份(2.14%),类志贺邻单胞菌6份(0.46%),霍乱弧菌2份(0.15%).结论 构成辽宁省腹泻症侯群细菌病原种类繁多,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本地区主要的细菌感染病原.

  • 辽宁省2010年-2014年腹泻症候群病毒病原学研究分析

    作者:那永东;崔伟;乙引

    目的 了解辽宁省腹泻症候群病毒病原谱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用药与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2014年辽宁省腹泻症候群临床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谱构成情况.结果 1210份样品中,检出6种病毒病原核酸284份,检出率为23.5%,混合感染占5.3%.扎如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0.4%、30.3%、8.1%、2.8%、58.1%、0.4%.结论 构成辽宁省腹泻症候群病毒病原种类繁多,主要以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为主.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本地区主要的病毒感染病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