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竹叶兰菲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美凤;丁怡;张东明

    目的:分离鉴定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7-hydroxy-2,4-d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Ⅰ), 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 Ⅱ), 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 Ⅲ), 7-羟基-2-甲氧基-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phenanthrene-1,4-dione Ⅳ),和7-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dione Ⅴ).结论:5个菲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竹叶兰 化学成分
  • 竹叶兰中联苄类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刘美凤;吕浩然;丁怡

    目的:进行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抗肿瘤药理活性.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3),反式阿魏酸二十四烷酯[(2E)-2-propenoic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tetracosylester,4],反式阿魏酸二十五烷酯[(2E)-2-propenoic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pentacosylester,5],十五烷酸(pentadecylacid,6).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联苄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除化合物3外,另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联苄类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开环型联苄类化合物3的抗肿瘤活性强于闭环型联苄类化合物1和2.

  • 傣药竹叶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美凤;丁怡;杜力军

    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D.Don)Hochr.为兰科竹叶兰属植物,别名长杆兰,草姜,山荸荠,竹兰,禾叶竹叶兰,文哈海(傣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常用的植物药.

  • 傣药竹叶兰中1个新苯丙素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作者:董伟;周堃;王月德;吉炳琨;周敏;高雪梅;胡秋芬;叶艳青

    目的 对傣药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全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半叶法检测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 从竹叶兰氯仿-甲醇(1:1)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3-羟基丙酰)-5-甲氧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香豆酸(2)、ω-羟基化愈创木丙酮(3)、3-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竹叶兰苯丙素,化合物1表现出明显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相对抑制率为22.6%.

  • 傣药文尚海研究进展

    作者:张闯;陈普;陈清华;张超

    文尚海(竹叶兰)是傣族常用的解药,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文尚海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开发前景.

  • 竹叶兰提取物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闫雪孟;汤冰雪;刘美凤

    目的 研究少数民族药用植物竹叶兰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丙酮部位、甲醇部位)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红细胞内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测定,探究竹叶兰各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探究竹叶兰各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的抑制作用.结果 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为7.84 μ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为6.25 μg/ml;且乙酸乙酯部位能够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减弱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对红细胞的损伤.结论 竹叶兰乙酸乙酯部位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菌活性.

  • 竹叶兰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作者:陈毅坚;石雪;屈睿;彭文书

    目的:研究竹叶兰植株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比较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乙醇作为溶剂,用超声波提取,分别测定各部分活性物质多酚、黄酮含量及各成分总提取率,并研究提取物对nDPPH·、还原力、羟基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抑制活性,同时与芦丁进行对照.结果:竹叶兰不同采集部位提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有较大差异且均有抗氧化活性,并有明显量效关系;竹叶兰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有所差异,且不同采集部位抗氧化活性也有差异.相同质量浓度的根部提取物、茎部提取物、叶部提取物及全株提取物的活性均低于芦丁,根部提取物及叶部提取物活性高于全株提取物,茎部提取物低于全株提取物.竹叶兰根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结论:竹叶兰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以根部提取物作用强.

  • 野生竹叶兰引种栽培初报

    作者:唐德英;王云娇;李荣英;王云强

    竹叶兰是傣药雅解片的主要原料,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已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02年开始在云南西双版纳州,从高海拔引种到低海拔获得成功,为可持续发展和人工培养技术提供前景.

    关键词: 竹叶兰 引种栽培
  • 傣族药用植物竹叶兰中联苄和菲类成分研究

    作者:黄荣;陶永生;张亮;黄硕童;娄方宁;翁瑞旋;叶吉云;文小玲;李玉鹏

    目的 研究傣药竹叶兰联苄和菲类的化学成分.方法 竹叶兰全草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结构.结果 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并鉴定了11个联苄和菲类化合物,分别为:batatasin Ⅲ(1),arundinanin (2),2,8-dihydroxy-4,7-d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 (3),shancidin (4),arundinan (5),isoshancidin (6),erianthridin (7),lusianthridin (8),eulophiol (9),flavanthrin(10),orchinol (11).结论 化合物3,7,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竹叶兰 联苄
  • 云南傣药竹叶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玉鹏;翁瑞旋;陶永生;李双;王娟;黄荣;文小玲;张桂花

    目的 研究云南傣药竹叶兰化学成分,发现其活性成分.方法 竹叶兰全草经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结构.结果 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1) 7-hydroxy-2,4-d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coelonin;(3)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4)ephemeranthoquinone;(5)densiflorol B;(6)4-(3-hydroxyphenyl)-2-butanone;(7)stigmasterol;(8)β-sitosterol.结论 化合物6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得到.

  • 傣药竹叶兰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翁瑞旋;文小玲;罗敏;杨晓琳;李玉鹏

    了解傣族药用植物竹叶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查阅国内外有关竹叶兰研究的文献,了解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情况.从该药用植物中分离出化学成分主要为酚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在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该药用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意义.

  • 竹叶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彭霞;何红平;卯明霞;王跃虎;郝小江

    目的:研究竹叶兰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种波谱数据和文献数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两个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batatasinⅢ)(Ⅰ)、山奈酚-3-0-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0-β-D-glucopyranoside)(Ⅱ),化合物.结论: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

  • 嵌入式碳纳米管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民族药中微量铅

    作者:刘琼;高云涛;放茂良;李东东;李乔丽

    目的:建立嵌入式碳纳米管玻碳电极测定微量铅测定中的应用.方法:把碳纳米管膜嵌入到玻碳电极表面,用其作为工作电极并与铋膜法相结合,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微量铅的含量.结果:与玻碳电极相比,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能明显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三七根、竹叶兰、青竹标中均含一定量的铅.方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6000μg·L<'-1>,加标回收率93.9%~108.8%,RSD为2.79%~8.60%.结论:嵌入式碳纳米管玻碳电极具有准确、高灵敏度、稳定性更高等特点,能被用于其它微量元素的测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