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3年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

    作者:崔世恒;付士红;赵生仓;曹蕾;付珈宁;唐志坚;张军;姜双应;鲁晓晴

    目的 调查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方法 在德令哈地区采集蚊虫标本,蚊虫标本经实验室常规处理后使用C6/36、BHK-21和Vero细胞开展病毒分离及9种病毒特异性基因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3年在德令哈地区共采集蚊虫6050只,分别为黄背伊蚊和里海伊蚊,其构成比分别为92.6%(5600/6050)和7.4%(450/6050).所有蚊虫标本分为96批,接种上述3种细胞,这些蚊虫标本在BHK-21和Vero细胞上均未出现病变也未检测病毒基因阳性.但有32批蚊虫标本接种的C6/36细胞上清液和对应蚊虫标本研磨液中均检测到辽宁病毒(liaoningvirus,LNV),其中黄背伊蚊27批,里海伊蚊5批.病毒基因进化分析发现德令哈市分离的LNV与我国在新疆分离的LNV处在同一进化分支.结论 2013年青海省德令哈地区黄背伊蚊为优势蚊种,黄背伊蚊和里海伊蚊标本中LNV感染率均较高,为首次在当地发现LNV.

  • 山西省运城市2012年蚊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作者:郑雅匀;曹玉玺;付士红;程璟侠;赵俊英;代培芳;孔祥盛;梁国栋

    目的 了解山西省运城市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2012年8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和永济市采集蚊虫标本,经鉴定分类和分批研磨后,利用细胞(C6/36和BHK21)培养方法分离病毒,对阳性分离物使用蚊媒病毒种属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鉴定.结果 采集4属7种10455只蚊虫,临猗县和永济市优势蚊种分别为淡色库蚊(91.96%)和三带喙库蚊(72.85%).经鉴定分析,从标本中分离到15株基因I型乙型脑炎病毒(JEV)、4株库蚊黄病毒(CxFV)、3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ppDNV)和1株盖塔病毒(GETV).结论 首次从山西省分离GETV和CxFV;三带喙库蚊仍是运城市优势蚊种,目前当地自然循环的JEV仍以基因I型为主.

  • 新疆艾比湖布尼亚病毒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作者:刘然;张桂林;孙响;郑重;刘晓明;赵焱;刘栓奎;党荣理;赵彤言

    目的 发现新疆艾比湖地区潜在流行的蚊媒病毒.方法 采用接种敏感宿主细胞法分离培养病毒;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和序列聚类分析对病毒株种属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从当地优势蚊种凶小库蚊(36.6%)中分离获得一株引起BHK-21细胞病变的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科正布尼亚属(Orthobunyavirus,Bunyaviridae)成员,暂定名为艾比湖布尼亚病毒.RT-PCR扩增进一步获得长为651 bp和980 bp的病毒基因组S、M节段的部分序列,对上述序列的比对分析显示艾比湖布尼亚病毒与分离自南非的Germiston布尼亚病毒同源关系为接近,S节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似然率分别为90.6%和95.0%.M节段变异性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似然率仅为78.6%和86.1%.结论 艾比湖布尼亚病毒是国内新发现的一株蚊媒布尼亚病毒.

  • 白纹伊蚊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构建

    作者:冀霞;赵瑞君;刘美德;赵彤言

    为筛选白纹伊蚊与相关蚊媒病毒相互作用的基因,本文构建了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分离与纯化白纹伊蚊mRNA,所得 mRNA经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后,在双链cDNA 末端加上定向EcoRⅠ/HindⅢ接头使其两端分别带EcoRⅠ和Hind Ⅲ黏性末端;接着用Mini Column 纯化收集300 bp 以上的双链cDNA 片段连接于T7 Select 10-3b 载体;经体外包装后,以BLT 5403 为受体菌构建T7 噬菌体展示cDNA 文库.所建文库的库容量经测定为1.7×107 pfu/mL,扩增后文库滴度为2.5×1013 pfu/mL.对从原始文库中随机挑取的50个噬菌斑进行PCR 鉴定,重组率为95% 以上;阳性克隆片段长度分布在200~2 000 bp,其中有90%的插入片段大于300 bp.本文所构建的白纹伊蚊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满足cDNA文库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于筛选白纹伊蚊与相关蚊病毒相互作用的基因.

  • 2014年甘肃省部分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

    作者:于德山;崔世恒;付士红;曹蕾;曹玉玺;陈生邦;李国太;蒋建祥;梁国栋

    为调查甘肃省部分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本课题组2014年在甘肃省酒泉市和陇南市地区共采集蚊虫4 412只.酒泉市共采集蚊虫2属3种2 833只,其中背点伊蚊(Aedes dorsalis)2 665只(94.1%)、刺扰伊蚊(Aedes vexans)150只(5.3%)、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18只(0.6%);陇南市共采集2属2种1 579只蚊虫,其中淡色库蚊1 451只(91.9%)、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128只(8.1%).经实验室常规处理后,将蚊虫标本分为96批,接种于C6/36、BHK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多种病毒基因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显示,96批蚊虫标本在3种细胞中均未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在18批蚊虫标本研磨液中检测到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基因阳性.病毒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甘肃省检测到的辽宁病毒与此前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现的辽宁病毒亲缘关系近.

  • 中国云浮口岸蚊媒病毒的首次调查

    作者:罗琳;刘传鸽;胡龙飞;郑夔;邓继棠;马泽征;张友;姚旌羽;顾大勇

    目的 掌握云浮国境口岸蚊类携带重要蚊媒病毒的现状,探讨提高口岸蚊媒病毒检测有效性的方法,为预防和控制口岸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年5月~11月在云浮口岸捕捉活蚊,对蚊标本研磨液提取核酸后应用多重实时荧光RT-PCR技术快速筛查蚊类携带的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乙脑)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对实时荧光RT-PCR检测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在云浮共采集39 254只蚊虫,鉴定后分为460组.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14组蚊虫乙脑病毒核酸阳性,其余病毒(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均为阴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显示云浮乙脑病毒属于基因Ⅰ型.所捕获的三带喙库蚊的小感染率为0.937‰比中华按蚊的0.385‰稍高.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云浮口岸进行大规模系统的蚊媒病毒调查,云浮口岸的蚊虫很可能没有携带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但有少数蚊虫携带乙脑病毒.此次调查检出的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是广东省内的首次报道,为今后蚊媒病毒的媒介监测检测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虽然蚊虫小感染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蚊媒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风险仍然存在.

  • 寨卡病毒感染及其实验室检查

    作者:林迪;孙长贵

    非洲埃博拉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又一种蚊媒病毒-寨卡病毒在美洲出现暴发流行。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病在全球仅有14例散发病例。2015年5月以来,巴西发生大规模寨卡病毒感染疫情,美洲、非洲等其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新年伊始,寨卡病毒陆续进入中国境内,截止2016年2月26日,我国已发生6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由于寨卡病毒疫情爆发式蔓延,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寨卡病毒感染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该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作简要综述。

  • 河口口岸发热人群蚊媒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杨小东;孙肖红;张琼华;陈俊利;白红岩;林二妹;张建春;张丽芝;黄英

    目的 掌握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蚊媒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发热人群血清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IgM抗体.结果 共检测河口口岸地区四个乡镇卫生院363份发热人群血清,74份阳性,总阳性率为20.39%(74/363),阳性率高的是登革病毒,51份阳性,阳性率为14.05%,乙脑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20%(8/363)和4.13%(15/363).10岁以下人群总IgM抗体阳性率高,为57.14%(4/7).乙脑病毒和登革病毒均以儿童高,中老年人群的感染情况也不容忽视.结论 应加强河口口岸地区蚊媒监测,降低当地蚊媒病毒感染率.

  • 蚊体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锴;林春燕;李平;朱勇喆

    随着蚊媒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逐渐增加,对蚊体内蚊媒病毒进行准确、快速检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初的分离接种法,发展到较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进步为实现蚊媒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带来可能.本文就蚊体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海南省传播病毒蚊媒种类及蚊媒病毒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赵宣;侯乃旭;陈晨;张琪悦;赵静;芦亚君

    目的 了解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种类及蚊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检索1980-2016年海南省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相关文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嵌斑按蚊、微小按蚊、须荫按蚊、须喙按蚊、迷糊按蚊及嗜人按蚊等十余种.在海南省内发现的蚊媒病毒有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罗斯河病毒、版纳病毒、布尼安病毒科病毒及一些未确定名称的甲病毒属、黄病毒属病毒.结论 海南省的气候有助于蚊虫孳生、繁殖.带毒蚊虫的活动及多种蚊媒病毒的存在会造成蚊媒病毒传染病广泛传播,成为蚊媒传染病潜在的流行因素.各市县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蚊虫种类、密度、分布、病原体携带情况的监控,有效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及暴发.

  • 寨卡病毒研究概况

    作者:王共飞

    寨卡病毒是由蚊虫传播的黄病毒,它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恒河猴中发现的[1],随后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乌干达的人体中得到确认[2].之后少有病例报道,仅在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有少量散发病例.直到2007年第一次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3].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岛发生范围更大的寨卡病毒暴发疫情[4].2015年以来始于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区传播流行,截止2016年3月3日,41个国家及地区报告本土感染病例,全球55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寨卡病毒传播流行[5].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报告了1例由泰国输入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