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复制中的免疫系统变化

    作者:李艳彦;谢鸣;陈禹;王洪海

    根据中医病因发病学原理,笔者在参考目前肝郁证模型的慢性束缚应激法[1]和脾虚证模型的过度劳累加饥饱失常法[2-3]的基础上,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复合方法成功复制出类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大鼠模型(另文发表).本文报告了该模型复制中动物免疫系统的部分变化及其特点.

  • 一种运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的研究

    作者:李艳彦;谢鸣;陈禹;王洪海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中医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结果:模型大鼠从造模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的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活动减少、倦卧、情绪低落等改变;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海马5-羟色胺(5-HT)先降后升,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多巴胺(DA)无明显变化;血浆生长抑素(SS)、血清胃泌素(GAS)显著升高;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均先降后升.结论:该模型基本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的一些特征.

  •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复合造模法模型评价

    作者:任金刚;杨洋;瞿先侯;尹璐;杨敏;严宁娟;刘涛;魏玮

    目的 评价慢性萎缩性胃炎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复合造模法的稳定性及对动物肝脏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及造模1组、造模2组各26只.造模1组用MNNG复合高盐热淀粉糊法、造模2组采用MNNG复合乙醇灌胃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时间28周.造模后比较造模1组、造模2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程度,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肝脏病理改变. 结果 造模1组大鼠24周出现腺体异型增生,26周出现灶性肠化生.造模2组大鼠26周出现个别腺体异型增生,28周出现灶性肠化生.模型1组死亡率为26.9%,模型2组为15.4%.造模后造模1组、造模2组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组、造模2组血清PG Ⅰ、PGⅠ/PGⅡ降低(P<0.05).28周造模1组及造模2组大鼠肝脏细胞均出现水样变性.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MNNG复合造模法造模时间较长,模型死亡率较高,并且对大鼠肝脏组织有一定影响.

  • 复合造模法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晶日;王业莉;张扬;李贺薇

    目的: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缩短造模时间,提高诱变率.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A组单纯MNNG造模,B组复合无酒精造模和C组复合加酒精造模.比较大鼠各组造模时间、病理变化情况及诱变率.结果:①C组造模时间为12周,造模时间短.诱变率为72.23%,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②酒精在40℃下,能提高MNNG溶解性和诱变率.结论:①复合造模法成功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②酒精可以促进MNNG溶解,提高诱发率,缩短造模时间.

  •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变化

    作者:李艳彦;谢鸣;陈禹;王洪海

    目的:探讨复合造模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HPA轴变化及特点.方法: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三周,自然恢复一周.观察造模期间各不同时间点大鼠肾上腺重量及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肾上腺重量第一周显著增加(P<0.001),第三、四周显著减低(P<0.001和P<0.01),其肾上腺指数在实验各周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下丘脑CRH第三周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四周回升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ACTH在第一、三、四周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CORT第一周显著降低(P<0.05),第二周有所回复,第三、四周仍显著降低(P<0.05和P<0.001).结论:该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存在HPA轴的功能减低,垂体对上位激素调节的反应能力减低可能是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 复合造模法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晶日;王业莉;张扬;李贺薇

    目的:对复合因素诱发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进行探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A组单纯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造模,B组复合无酒精造模和C组复合加酒精造模.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病理变化情况及诱变率.结果:造模后A、B、C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诱变率A组42.86%,B组诱变率50.00%,C组72.22%,C组诱变率明显高于A、B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合造模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酒精可以促进MNNG溶解,提高诱发率,缩短造模时间.

  • 胃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惠建萍;张耀之;王军;马小兵;赵菲;葛舒瑶

    建立理想的胃癌前病变实验动物模型,对胃癌前病变的预防、发病机制以及逆转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常用造模方法有生物造模法、化学物理刺激胃黏膜造模法、免疫造模法、化学诱变剂造模法以及中医病证结合造模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