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

    作者:李学军;陈花;吴婧;金月萍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脾胃培源灌肠方中药灌肠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U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TLRs通路探讨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干预作用

    作者:李玉凤;李学军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CRP含量的影响,通过研究TLR4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LRs信号传导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脾胃培源灌肠方的治疗机制.方法:选用SD健康雄性大鼠12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脾胃培源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诱导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生理盐水3 mL/d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0.36 g/L)3 mL/d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0.56 g/L、0.28 g/L、0.14 g/L)的中药汤剂3mL/d灌肠,持续15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血清CRP含量及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CRP含量及TLR4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脾胃培源灌肠方(高、中、低)组和美沙拉嗪组血清CRP含量及TLR4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美沙拉嗪组和脾胃培源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4组间采取两两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损伤及有效抑制结肠组织中TLR4蛋白的表达,说明TLRs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UC发病过程,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UC可能是通过干预该通路的表达而实现.

  • 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学军;王兴;孙琴;李永帅;叶莎莎

    目的:探讨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加上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皆为6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缓解率、内镜下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血管模糊缓解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内镜下肠黏膜糜烂、溃疡、颗粒样改变缓解率上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脾气虚弱型UC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 李学军主任医师运用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作者:胡晓春;李学军

    目的:总结李学军主任医师运用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李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遣方用药规律.结果:李师认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基础,湿热蕴肠、气血瘀滞为其基本病机,腹气壅滞、血败肉腐而成本病.提出“健脾利湿、固本培源”的治法,并创立脾胃培源灌肠方.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 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7F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玉凤;李学军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7F(interleukin-17F,IL-17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脾胃培源大剂量组、脾胃培源中剂量组、脾胃培源小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3 mL生理盐水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0.36 g·L-1)3 mL·d-1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脾胃培源灌肠方3 mL· d-1(0.56 g·L-1、0.28 g·L-1、0.14 g·L-1)中药保留灌肠连续15 d,第16天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改变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F含量.结果:模型组IL-17F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脾胃培源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IL-17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沙拉嗪组和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4组间两两比较,IL-17F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抑制IL-17F的分泌.

  • 脾胃培源灌肠方对UC大鼠DOR、β-arrestinl、 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学军;俞红五;吴婧;陈亮亮;金月萍;李玉凤

    目的:研究脾胃培源灌肠方对UC大鼠8阿片受体(DOR)、β-arrestin1、Bcl-2在结肠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健康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美沙拉嗪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3mL/d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3mL/d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0.56g/L、0.28g/L、0.14g/L)的药液3mL/d灌肠,持续15d,第16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eal time-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脾胃培源灌肠方大、中、小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DOR、β-arrestin1、Bcl-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和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通过对UC大鼠DOR、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