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幼儿麻醉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依麦

    目的: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幼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4月接收且需行麻醉的婴幼儿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并严格遵照1:1的数学比例将其分为一般组和研究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对一般组婴幼儿进行麻醉,对研究组婴幼儿则利用喉罩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而后研究并对比两组婴幼儿接受麻醉前后的气道峰压变化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不同方式的麻醉后,研究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一般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前者大于后者,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婴幼儿亦在接受不同麻醉后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峰压变化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较之气管插管麻醉,采用喉罩麻醉对婴幼儿进行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为显著。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蒋元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方式为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纳入本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诊的72例患儿,入选患儿择期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观察患儿MAP、HR、SpO2水平变化情况,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喉罩组T1、T2、T3MAP、HR、SpO2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T1阶段,两组SpO2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T2、T3阶段,气管插管组HR、MAP明显升高(P<0.05),喉罩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气管插管组不良反应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喉罩麻醉更适用于婴幼儿麻醉,麻醉效果更理想,麻醉安全性高.

  • 盲探徒手与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的对比分析

    作者:蒋李维;李越红;林玉霜

    目的 比较盲探徒手与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时一次成功率及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比较术后拔除喉罩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50例,分为盲探徒手组(徒手组)和喉镜辅助组(喉镜组),各25例.记录麻醉前(T0),罩前(T1),罩后(T2),拔罩前(T3),拔罩后1min(T4)、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1次成功插罩率、2次成功插罩率和改行导管插管率,同时观察拔除喉罩时喉罩带血和术后患儿是否发生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儿在T1时SBP、DBP、HR均明显降低(P<0.05);在T2、T3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T5时,徒手组的SBP、DBP、MBP、HR比喉镜组明显升高(P<0.05);喉镜组的一次成功率96.00%明显高于徒手组72.00%(P<0.05);术后拔除喉罩时,喉镜组无患儿发现喉罩带血,徒手组8例(P<0.05);术后喉镜组有3例患儿发生喉痉挛,徒手组有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时,可提高其成功率,减少应激反应,术后咽部并发症少.

  • 婴幼儿断掌(腕)再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黄泽民;熊飞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殊性,断掌(腕)再植手术时间较长,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本组病例结合婴幼儿特点和手术的要求,使用全麻加臂丛麻醉相结合,取得满意的效果.

  • 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婴幼儿门诊诊疗麻醉处理

    作者:周永伟;盛凤莲

    对于门诊行MRI、γ-刀,钴-60放疗及介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由于治疗过程的特殊要求,术中生命体征的全面监测极为困难.在麻醉性监护(Monistored Anesthesia Care,MAC)过程中如何合理用药,对于减少麻醉风险及保证麻醉效果都至关重要.就氯胺酮及咪唑安定在婴幼儿患者检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 不同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下拔管期婴幼儿气道反应的比较

    作者:黄希照;屠伟峰;胡祖荣;许学兵;苏丹晨;方琴

    目的 探讨2岁以下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后不同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下拔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6~11月,4月至2岁择期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CET Sev:0.70%~0.60%)、B组(CET Sev:0.59%~0.50%)和C组(CETSev≤0.49%).各组患儿均以七氟醚面罩诱导(8%,6 L/min)入睡后,常规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以2%~3%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A组和B组停止吸入麻醉药后,恢复足够的自主呼吸(VT 6ml/kg,PETCO235~45 mm Hg).C组的拔管指征:脸部肌肉活动,自主睁眼,且目的性的手部运动.研究对象在拔管后用面罩吸入氧气(100%,3 L/min).在停药至拔管后10 min,所有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均被记录,如:咳嗽、呼吸抑制、喉痉挛、缺氧、分泌物过多(拔管后仍需要吸引)、咬管和呕吐等.同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等.结果 共有12例(20%)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并发症事件:C组术后气道分泌物过多、喉痉挛、低氧血症、咳嗽和再次气管插管等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例(30%),明显高于A组的2例(10%)、B组的4例(20%)(P<0.05).三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岁以下的患儿行唇腭裂修补手术,在保证呼吸道清洁和通畅的情况下,一定的麻醉深度更有利于减少拔管继发的呼吸道并发症,而且未延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 新斯的明对婴幼儿麻醉恢复期轻度肌松残余作用的拮抗效果

    作者:赵京伟;韩雪萍

    目的:探究麻醉恢复期新斯的明拮抗婴幼儿轻度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4组,即 N0组(对照组),N10组,N20组,N30组,给予新斯的明剂量分别为0μg/kg,10μg/kg,20μg/kg,30μg/kg,给予拮抗剂的时机为 TOFR 0.4或0.6。记录 TOFR 恢复到0.9和1.0的时间,给药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24 h 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N0组相比,N10、N20、N30组肌松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 <0.05)。TOFR 恢复到0.9和1.0的时间,N30组较 N10组显著缩短(P <0.05),N20组与 N3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率变化:N30组心率上升和下降程度均较 N10,N20两组显著(P <0.05)。与 N10和 N20组比较,N30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升高(P <0.05)。结论TOFR 为0.4或0.6时,给予小剂量新斯的明能有效缩短肌松恢复时间,推荐剂量为20μg/kg。

  • 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直肠前庭瘘术中效果观察

    作者:曹淑娥;宋翠萍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直肠前庭瘘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8例婴幼儿直肠前庭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分别于麻醉前10分钟、切皮时、手术30分钟、术毕记录其HR、RR、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满意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HR、RR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麻醉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直肠前庭瘘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