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敬东;谢嘉平;李会娟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桡动脉-肘正中静脉或浅静脉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0.8岁(s=5.5).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无明显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发生.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肘下高位动静瘘手术简单、血液透析使用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无肢体肿胀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运用.

  • 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相江;施亚雪;张皓;梁卫;赵意平;张岚;薛冠华;张纪蔚;张柏根

    目的 探讨肘下高位动脉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行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 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行近端桡动脉或尺动脉-肘正中静脉或交通支静脉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病例共计62例,男性4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6.06±17.83)岁,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2月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术后1年、2年通畅率分别为98.1%及96.3%.无明显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发生.结论 肘下高位动静脉瘘具有手术创伤小,血液透析径路长,手术成功率、通畅率高,术后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以及肢体肿胀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可代替肘上高位作为血管通路手术的第二选择.

  • 肘上及肘下部位PICC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及分析

    作者:朱玉欣;张莎;董会民;张欣;张秀霞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n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操作安全,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相对于中心静脉导管(CVC)并发症少,临床医务人员普遍采用此种方法为长期治疗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尤其是危重患者及需化疗的肿瘤患者,即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又保证了药物安全及时的应用.传统的PICC置管部位为肘窝横纹以下2横指,由于日常生活的影响,患者长期戴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戴管肢体的不适,往往导致中途拔管.随着改良的塞丁格及B超引导下置管技术应用,肘上部位置管逐渐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本研究重在探讨两种部位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性及原因分析,以其为临床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肘上 肘下 PICC 并发症
  • 肘前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林涧;郑和平;余云兰;吴春;王正理

    目的 探讨肘前穿支皮瓣解剖、供区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10侧尸体解剖,应用红、黄、蓝三色乳胶灌注研究皮瓣的血管、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外径、分布及其吻合情况,一侧新鲜尸体标本行墨汁注射测量皮瓣面积,根据肘前穿支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设计肘前穿支皮瓣.利用近端蒂肘前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肘部各方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中下段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 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肘前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为修复肘部、前臂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术式,可供临床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