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研究

    作者:冯照发

    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发作减少,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步行正常,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确切,降低患者术后腰痛概率,患者恢复正常行走.

  • 端粒长度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作者:赵菁;白跃宏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作者:史轶琛;白跃宏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 lumbar parasp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CCS)是引起慢性下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多名学者对其从解剖、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所查文献对该病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1 发病机制CCS是导致下背痛的病因之一,已有学者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对此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白跃宏等[1]通过CCS动物模型建立及骨骼肌病理变化的试验研究,证实了在重复性压迫可引起骨骼肌组织的变性,这些改变在"红肌"更为显著.而在人类的腰背肌纤维中正是Ⅰ型纤维(红肌)占优势[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