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科与正畸联合矫治上颌埋伏中切牙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慧芳

    目的 评价外科与正畸联合矫治上颌埋伏中切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按随机盲选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矫治方法,观察组43例给予外科与正畸联合矫治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正常,同时在固位和美学效果上均表现良好;对照组则相对较差.此外,在牵引时间、综合治疗时间两项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结论 外科与正畸联合矫治上颌埋伏中切牙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曲面体层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颌埋伏中切牙唇腭向定位的对比研究

    作者:林梓桐;王铁梅;陆苇

    目的 应用曲面体层片(panoramic tomography, PTG)和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3D CT)对上颌埋伏中切牙(impac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IMCIs)进行唇腭向定位,比较两者的差异,探讨应用PTG对上颌埋伏中切牙进行唇腭向定位的方法.方法 对25例上颌埋伏中切牙使用PTG和3D CT成像,3D CT成像包括表面遮盖技术(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 和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3D CT MPR矢状位图像上测量埋伏中切牙唇腭向的倾斜角度(labial-palatal angle, LPA),综合MPR及SSD图像对埋伏牙冠根唇腭向分布进行评估;在PTG图像上通过反三角函数测算埋伏中切牙的LPA,并对埋伏牙冠根在唇腭向的分布进行评估;对两种成像方法得到的上述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PTG测算的埋伏中切牙的LPA与在3D CT图像上测得的LPA显著相关(P<0.05);当LPA较小时(<40°),埋伏中切牙通常牙冠向腭侧牙根向唇侧扭转,而在PTG图像上表现为牙冠在唇侧牙根在腭侧;当埋伏牙LPA较大(>40°)且高位阻生时,埋伏牙牙冠在唇侧牙根在腭侧,由PTG和3D CT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 在PTG图像上通过反三角函数测算的埋伏中切牙的LPA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LPA较小时,埋伏中切牙通常为牙冠向腭侧牙根向唇侧扭转,而在PTG图像易误认为牙冠向唇侧牙根在腭侧.

  • 上颌埋伏中切牙对同侧切牙和尖牙方向及位置影响的探讨

    作者:肖铁朋;单丽华;崔占琴;李向军

    目的 探讨上颌埋伏中切牙对同侧侧切牙和尖牙位置及萌出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选择单侧上颌中切牙埋伏患者46例,根据埋伏位置分为高位埋伏组及低位埋伏组,对治疗前曲面断层片中埋伏中切牙双侧的侧切牙牙轴与上腭平面的夹角、根尖与上颌中线的距离、近中边缘嵴与上颌中线的距离以及尖牙牙尖与上腭平面间距离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埋伏上颌中切牙同侧侧切牙的牙轴与上腭平面夹角小于对侧,根尖与上颌中线距离大于对侧,尖牙牙尖距上腭平面距离小于对侧,差异均有统吵计学意义(P<0.05或<0.01);双侧侧切牙近中边缘嵴距上颌中线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埋伏组埋伏牙同侧的侧切牙牙轴与上腭平面夹角小于低位埋伏组(P<0.05或<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埋伏中切牙可引起同侧侧切牙牙根远中倾斜,对同侧尖牙萌出产生不利影响.

  •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影像学分类

    作者:王镶珊;胡荣党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类特征.方法:根据10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螺旋CT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Mimics10.0软件重建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三维图像,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共有埋伏牙106颗.74颗牙为唇侧阻生,倒置阻生33颗,水平阻生28颗,倾斜阻生13颗;20颗为腭侧阻生,倾斜阻生11颗,水平阻生9颗;12颗为垂直阻生.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根据牙冠的位置在垂直向、冠状向、矢状向可分为3类,即①唇侧埋伏阻生型,包括唇侧倾斜埋伏阻生型、唇侧前后水平埋伏阻生型、唇侧倒置埋伏阻生型;②腭侧埋伏阻生型,包括腭侧倾斜埋伏阻生型、腭侧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型;③垂直埋伏阻生型.结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从三维方向上可分为3类,每一类又可分多个亚型,包括唇侧(倾斜、前后水平、倒置)埋伏阻生、腭侧(倾斜、后前水平)埋伏阻生和垂直埋伏阻生.

  • 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林燕;江银华;陶海彪;孙浩;胡荣党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前、后体积和表面积变化,探讨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对10例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12颗埋伏牙,8颗对侧同名牙),采用外科开窗、导杆式矫治器牵引、直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分离上颌埋伏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其中8例单侧埋伏阻生患者的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计算牙体积和表面积,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体积、表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埋伏牙治疗前后牙体积平均增加(9.67±10.86)mm3,表面积平均增加(28.97±14.36) mm2,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对侧同名牙治疗后牙体积平均增加(12.38±10.22)mm3,表面积平均增加(30.64±16.74) mm2.埋伏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积及表面积增加量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尚未完全发育完成的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结合外科治疗能促进牙根发育,不会引起牙根吸收,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锥形束CT诊断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价值研究

    作者:李明霞;王光平;杨江华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经CBCT确诊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56例患者的58颗中切牙为研究对象,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及其邻近组织情况.结果:56例患者年龄7~42岁,男女比例为1.67∶1,其中54例(96.43%)为单侧阻生,2例(3.57%)为双侧阻生;39颗(67.24%)牙为唇侧阻生,其中倒置阻生21颗(53.85%),水平阻生6颗(15.38%),倾斜阻生12颗(30.77%);17颗(29.31%)为腭侧阻生,其中水平阻生5颗(29.41%),倾斜阻生12颗(70.59%);2颗(3.45%)为垂直阻生.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伴有各种异常.结论:上颌中切牙阻生情况复杂,埋伏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存在各种异常.CBCT能精确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情况,对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潘志文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54例(男32例,女22例),应用CB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显示埋伏中切牙的形态、位置、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经CBCT三维重建后,54例病例均清晰的显示了埋伏中切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牙根弯曲情况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CBCT检查能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对上颌埋伏阻生的诊断,治疗设计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 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顾月光;王珊;谷妍;赵春洋;许远;刘可;王林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畸临床33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全景片和CBCT,由10位正畸医生对33例埋伏牙患者的全景片和CBCT分别进行测量、分析,填写研究表格.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采用McNemar检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与全景片对埋伏牙是否弯根、近中切角距中线距离和有无多生牙等分析项目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分析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上颌埋伏中切牙诊断,CBCT更直观、三维测量更精确,更好地指导临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