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启膈散对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作者:吕翠田;董志斌;陈玉龙

    目的 观察启膈散对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体重、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0.1mg·ml-1 4NQO水诱导小鼠食管癌模型,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及饮水并称重,32周后处死称重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中IL-10、TNF、IFN-Υ、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4+/CD8+).结果 启膈散组小鼠形体、活动度正常,体重接近正常组;脾、肝重量高于模型组(P<0.05),肾、心、肺、肝指数降低(P<0.05);镜下观食管基底细胞层有轻度增生,角质层液化基本消失,其它均正常;与模型组比可上调IL-10细胞因子(P<0.05),降低CD3+、CD19+、CD3+/CD19+、CD8+,提高CD4 +/CD8+ (P <0.05).结论 启膈散能改善生存质量、保护脏器、保护组织病理损害;通过提高IL-10细胞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提高CD3+、CD19+、CD8+淋巴细胞,纠正CD4+/CD8+比例降低而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状态.

  • GRP78和GADD153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进忠;岳阳丽;冯艳华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153 (GADD153)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中的Grp78和GADD153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A值),并对2种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Grp78的平均A值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增加而逐渐增高,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组、癌变组与正常黏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DD153的平均A值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和癌变逐渐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rp78与GADD15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Grp78和GADD153参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Grp78与GADD153蛋白的表达有利于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

  • FCM与AgNORs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岳阳丽;刘进忠;杜少华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2种方法在诊断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银染核仁组织区法对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增殖状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DNA指数(DI)、异倍体率和AgNOR颗粒计数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加,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鳞癌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DNA指数和AgNOR颗粒计数呈正相关(r=0.713,P< 0.05).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和银染核仁组织区两种方法可以作为口腔癌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2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口腔黏膜病变的检出率.

  • 细胞角蛋白19在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康晓洁;冯燕;黎春晖;聂敏海;伍宝琴

    目的:观察CK19在口腔黏膜癌变各个阶段的表达,探寻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19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分析CK19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结果:在大鼠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的细胞散在分布于黏膜基底层,基底上层不表达;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K19表达于黏膜基底上层;随着病变程度加重,CK19表达强度增强,阳性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升高,提示CK19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CK19的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辅助指标之一.

  • 4NQO诱导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勇;沈想;邱嘉旋

    目的:探讨Bcl-2、Bax mRNA和蛋白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诱导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0.5% 4NQO涂抹SD大鼠腭部黏膜,每周3次,持续18 ~ 26周,诱导大鼠口腔黏膜癌变,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 mRNA在正常(n=16)、异常增生(n=13)、鳞癌组织(n=21)中的相对值分别为0.31 ±0.02、0.56±0.09、1.03 ±0.13(P <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例数分别是1/16、6/13、16/21 (P <0.05).BaxmRNA在正常、异常增生、鳞癌组织中的相对值分别为0.62 ±0.05、0.68 ±0.04、0.28±0.14(P <0.05),Bax蛋白表达阳性例数分别是5/16、4/13、3/21(P<0.05).结论:Bcl-2、Bax mRNA和蛋白异常表达与大鼠口腔黏膜癌变相关.

  • 核仁组织区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岳阳丽;刘进忠;杜少华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核仁组织区(NOR)的变化及与癌变趋势的关系.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银染核仁组织区法对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的增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异常增生程度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增加,AgNOR颗粒计数逐渐增多.单纯性增生、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性鳞癌与正常黏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NOR的表达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逐渐增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