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早期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红龙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采用华法林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实施早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的颅内静脉窦血栓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治疗,2.5 mg/次,2次/ d;联用组采用口服华法林2.5 mg/次+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静脉窦恢复情况,并检测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BG)等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临床疗效(87.50%)高于华法林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用组静脉窦恢复率(83.33%)高于华法林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PT、FBG、TT、APTT 等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T、TT、APTT 显著升高,FBG 显著下降,且联用组 PT、APTT、FBG 改善效果均优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采用华法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实施早期抗凝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再通颅内静脉窦血栓,改善 PT、FBG、TT、APTT 等凝血指标,值得推广。

  • 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系列指标改变及早期抗凝治疗的意义

    作者:刘元梅;郝冬荣

    目的 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凝血系列指标的改变情况,统计早期抗凝治疗的效果,分析抗凝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开平医院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非过敏性紫癜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异常情况;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抗凝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酶Ⅲ(AFⅢ)以及血小板(PLT)等指标,分析早期抗凝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意义.结果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DD、TT、PT、APTT及Fbg指标的异常率分别为77.8%、72.2%、75.6%、76.7%、73.3%,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DD、TT、PT、APTT、Fbg、AFⅢ及PLT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为8.9%,对照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为17.8%,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凝血系列指标发生改变,采取早期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凝血相关指标,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抗凝治疗的进展

    作者:何帆;肖锡俊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及抗凝相关的出血事件仍占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绝大部分,大多数则发生于术后半年之内.因此,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指南主要针对术后远期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抗凝研究,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的现状进行综述.

  • 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帆;任荣;刘关键;邓云丹;林富顺;肖锡俊

    目的 对影响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患者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门诊随访时登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6个月)288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心功能、心律、手术方式等)及门诊复查时的抗凝治疗相关数据,其中男93例、女195例,年龄21 ~ 68 (47.30±9.31)岁.本研究所采用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为1.60 ~ 2.20,可接受的INR范围为1.50 ~ 2.30.以周为单位进行华法林剂量的调整,当INR超出可接受的范围时进行相应的华法林剂量调整.以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及相关临床因素为观察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性别是影响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因素之一(P<0.05),女性患者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所需的华法林稳定剂量低于男性患者.而在不同年龄、心律、心功能、手术方式的患者之间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的疾病对患者早期华法林稳定剂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则其术后所需的华法林稳定剂量显著低于那些未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P<0.05).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与华法林稳定剂量之间有相关性,其影响程度(R2)分别为1.2%,3.2%,3.5%,1.1%,4.2%;以华法林稳定剂量为因变量,以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可解释6.1%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结论 在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时应考虑不同的术前因素、药物因素及人口学因素对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具有相关性,但只能解释6.1%的华法林稳定剂量,并不能很好地指导这些患者术后的抗凝治疗.

  • TTR及FTTR评价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

    作者:何帆;任荣;刘关键;邓云丹;林富顺;肖锡俊

    目的 采用治疗范围时间(TTR)及治疗范围时间分数(FTTR)评价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以期为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提供证据.方法 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门诊随访时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为1.60~ 2.20、可接受的INR范围为1.50~ 2.30及以每周为单位的华法林剂量调整方案,当INR超出可接受的INR范围时进行相应的华法林剂量调整.分析患者术后6个月内与抗凝治疗相关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TTR和FTTR评价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抗凝治疗质量.结果 共纳入机械瓣置换手术患者477例,随访总时间为78 918 d,收集患者INR检测结果共2 755份,INR检测值范围为0.92~ 7.72(1.83±0.64).在目标INR范围内(1.60~ 2.20)患者所服用的华法林剂量为5.00~ 35.00(18.15±3.99) mg/周,在可接受的INR范围内(1.50~ 2.30)患者所服用华法林剂量为5.00~ 39.38(18.29±4.08) mg/周.随访期间在目标INR及可接受的INR范围内其TTR分别为36.85%(27 079.5 d/78 918.0 d),49.84%(39 331.5 d/78 918.0 d);FTTR则分别为37.31%(1 028次/2 755次),50.01%(1 378次/2 755次).在本研究术后随访达到6个月的患者的目标INR及可接受的INR范围内的TTR分别为46.04%(3 902.5 d/8 475.5 d),59.49%(5 042.0 d/8 475.5 d);而这些患者的FTTR则分别为46.81%(206次/440次),60.45%(266次/440次).本研究纳入的患者随访期间3例脑梗塞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1例术后2个月出现短暂性肢体活动障碍,1例术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复查发现存在左房血栓,其余患者未发现出血及死亡事件.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抗凝治疗策略对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是适当的.为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术后尽早开始抗凝治疗、加强患者抗凝知识的教育及适当增加INR检测频率均是必要的.

  • 机械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韦柳炎

    目的 观察机械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机械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抗凝治疗,观察组使用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使用华法林与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各时点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性变化情况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抗凝稳定率、华法林每日用量、INR达标时间、INR佳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d,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4、24周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栓栓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弥补术后抗凝空白期,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早期抗凝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患者出血及死亡率,安全可靠.

  • 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胜军;段志;范秀丽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28例),普通肝素治疗组(25例)及对照组(27例)。对照组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液体复苏等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及普通肝素组,除上述治疗同时早期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 IU,皮下注射q 12h,或普通肝素3~4 U/kg/h,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疗程为7~14 d(或用至患者有明显的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或死亡)。观察三组患者28 d生存率、血清降钙素原(PCT)、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28 d生存率分别为85.71%(24/28)和84.00%(21/25);而对照组患者28 d生存率仅为62.96%(17/27),明显低于抗凝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降钙素原(PCT)水平治疗后7 d均明显下降,(<0.05),治疗后7d低分子肝素组及普通肝素组降钙素原水平较同时间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凝血指标(PT、APTT、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治疗均增加了出血并发症风险,但低分子肝素组与对照组相比(>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肝素组与对照相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0.05)。结论早期抗凝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生存率,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安全性更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