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胸段椎弓根钉矢状面徒手进钉角度与邻近解剖标志研究

    作者:关典;金正帅;殷国勇;曹晓建;张宁

    目的:测量多个解剖标志与上终板平面之间的角度,寻找颈胸段(C6~T6)脊柱后路手术术中椎弓根螺钉矢状面徒手进钉角度(sagittal screw angle,SSA)新的定位技术.方法:选择60例(男女各30例)正常成人颈胸段(C6~T6)CT片,分别测出上终板平面在矢状面上与同一椎骨棘突与相邻上棘突顶点连线夹角(方法1);相邻下棘突顶点连线夹角(方法2);同一椎骨棘突嵴线夹角(方法3);同一椎骨左侧椎板平面的夹角(方法4);右侧椎板平面的夹角(方法5).得出每个椎骨各种方法的参考值,比较各方法的优劣,采用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方法作为颈胸段(C6~T6)脊柱后路手术椎弓根螺钉矢状面徒手进钉角度定位新技术.结果:上终板平面和同一椎骨棘突与相邻上下棘突顶点连线夹角在下颈椎C6到C7段角度在100°~110°之间且数值差异较大,在上胸椎T1到T6两种方法的角度值趋于90°,差异相对较小;上终板平面和同一椎骨棘突嵴线夹角从C6到T6角度值逐渐变小;上终板平面和同一椎骨左右侧椎板平面夹角基本为90°即垂直位.结论:在颈胸段(C6~T6),当椎弓根螺钉垂直于椎板平面进钉时,即椎弓根螺钉在矢状面上角度为0°,椎板平面可作为颈胸段(C6~T6)椎弓根螺钉矢状面徒手进钉角度的解剖标志.

  • 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排除颈椎畸形的30例患者颈椎行三维重建CT扫描,在重建后的C3~C7特定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夹角.结果:1)C3~C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98.3°±6.3°,98.0°±5.1°,97.5°±6.9°,95.1°±5.0°,85.8°±5.4°和96.7°±8.2°,98.7°±7.1°,97.8°±3.6°,93.2°±6.2°,86.8°±5.7°;C3~C6的夹角大于90°,C7的夹角小于90°,呈逐渐减小趋势.除了C6与C3和C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C3~C7左右两侧横向椎弓根-对侧椎板角分别为0.2°±4.5°,1.2°±7.2°,-0.8°±6.8°,-3.3°±5.4°,-14.7°±4.0°和-1.6°±5.4°,1.9°±4.6°,-0.5°±6.0°,-4.6°±5.3°,-13.7°±3.4°,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4的夹角大.除了C6与C3,C6与C4,C7与其他节段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C3~C7左右两侧纵向椎弓根-同侧椎板角分别为77.7°±7.6°,77.0°±7.1°,85.3°±8.4°,94.1°±2.2°,94.9°±3.8°和78.5°±7.1°,76.2°±6.2°,86.4°±6.4°,94.0°±2.7°,95.6°±3.8°,呈逐渐增大趋势,C3~C4的夹角均小于90°,Cs的夹角变异较大,C6~C7的夹角均大于90°.除了C3与C4,C6与C7外,其余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指标每节段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轴线与椎板平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关系,可为临床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角度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