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药物配伍对麻醉诱导期注射痛及呛咳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榕;李勇;李四保;徐洁

    目的:探讨在全麻诱导期应用不同药物配伍对异丙酚注射痛和芬太尼诱导的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n=30).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均泵注0.2 μg·kg-1右美托咪定10 min,泵注结束后,D1组:2s内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 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D2组:2s内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 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给予芬太尼2 μg· kg-1;D3组:给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2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M组患者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6 mg·kg-1,1 min后M1组:2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M2组:2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2 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给予芬太尼2 μg· kg-1;M3组:给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2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 μg· kg-1.6组患者丙泊酚给药速度均为4 mg·s-1,均予维库溴胺0.1 mg·kg-1行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第1次芬太尼注射后1 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发生情况和程度以及丙泊酚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发生情况,记录开始静注右美托咪定至气管插管后3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心血管反应事件.结果:D1~D3组以及M1~M3组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23.3%、20%、20%、60%、50%和43.3%,呛咳程度(中重度呛咳总发生率)分别为13.3%、10%、10%、46.7%、36.7%、和30%.D组各组的呛咳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M组备组(P<0.01),D组各组间、M组各组间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和呛咳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3组以及M1~M3组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7%、36.7%、60%、6.7%、33.3%和60%;D1组和M1组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0.2 μg·kg-1的右美托咪定和4μg·kg-1的芬太尼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全麻诱导时产生的芬太尼呛咳反应和异丙酚注射痛.

  • 盐酸羟考酮静脉预处理对缓解异丙酚注射疼痛及术后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效果

    作者:孙宇;马丽娜;王玲玲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静脉预处理对缓解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女性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2~ 45岁,体重40~ 9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5):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利多卡因组(LC组)、小剂量羟考酮组(SO组)、大剂量羟考酮组(LO组).NS组、SO组和LO组按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 mL、羟考酮0.05 mg/kg和羟考酮0.1 mg/kg,5 min后以1 mL/s的速度推注异丙酚0.5 mg/kg,VRS评分记录注射部位疼痛程度.LC组给药前以止血带阻断局部静脉回流2min,注射利多卡因0.5 mg/kg,预处理完毕即刻松开止血带,5 min后以1 mL/s的速度注异丙酚0.5 mg/kg,记录疼痛程度.观察4组预处理后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胸壁僵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内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NS组比较,LC组、SO组和LO组注射痛发生率下降,无痛率升高,重度痛发生率降低(P<0.05);SO组和LO组中度痛发生率降低(P<0.05);SO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NS组、LC组和LO组(P<0.05).结论 羟考酮0.05 mg/kg静脉预处理可有效缓解异丙酚注射痛,降低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胸壁僵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氟比洛芬酯和利多卡因联用缓解异丙酚注射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毅;司琪;江晓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利多卡因做静脉预处理缓解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拟行择期手术的ASI 1~2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Lc组)、氟比洛芬酯组(FA组)和氟比洛芬酯和利多卡因联用组(联用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均先以橡胶止血带阻断其局部静脉回流,随后分别给予对照组0.9% NS7 mL,FA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mL(50 mg)+0.9% NS 2 mL,Lc组2%利多卡因2mL(40 mg)+0.9% NS 5 mL,联用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mL (50 mg) +2%利多卡因2mL (40 mg);2 min后撤止血带,在5s内给入0.5 mg/kg的异丙酚.给药同时由另一位麻醉师以相同的方式及问题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情况,采用VRS评分.结果 4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Lc组、FA组、联用组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其余3组.在注射痛强度评分方面,Lc组和联用组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随访,患者注射部位无红肿、静脉炎或药疹等不良反应情况,亦无预期的胃肠刺激症状.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利多卡因联用做静脉预处理可有效缓解异丙酚注射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