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诱导下气管插管时指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变化

    作者:张列亮;朱娟;徐磊;朱中良;史宏伟;罗中华;鲍红光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时指光电容积脉搏波(FPPG)的变化.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三组,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4 μg/kg(S1组)、0.6 μg/kg(S2组)、0.8 μg/kg(S3组).分别于入室后10 min(T0)、麻醉诱导前1 min(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前1 min(T3)、插管后1 min(T4)采集FPPG信号,各时点描记脉搏波形30 s,数据进行离线分析.结果 与T1时比较,T2、T3时三组指脉搏波波幅(FPPGA)、脉搏波间隔(PBI)明显升高(P<0.05);与T3时比较,T4时三组FPPGA、PBI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T2~T4时S2、S3组FPPGA、PBI明显升高(P<0.05);与S2组比较,T2~T4时S3组FPPGA、PBI明显升高(P<0.05).结论 FPPG的变化为全麻过程中伤害性应激的监测及抗伤害性措施的调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不同手术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下脉搏波的影响

    作者:余伊;徐磊;鲍红光;史宏伟;陈宝林;胡夏娟;朱中良

    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手术刺激下指光电容积脉搏波( finger photoelectric plethysmography,FPPG)变化的情况,探讨运用FPPG进行围术期伤害性感受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女性,年龄20~60岁;依据不同手术刺激将其分为3组(n=20):S1组(超声刀组)、S2组(电刀组),S3组(钳夹组)。麻醉诱导后完成气管内插管,并行机械通气,麻醉中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血氧饱和度( 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于手术开始后5 min(T1)、10 min (T2)、15 min (T3)分别给予超声刀、电刀、钳夹刺激,采集手术切皮前(T0)及各点刺激前后患者FPPG信号,各时点描记光电容积指脉搏波形30 s,数据进行离线分析。结果3组T1、T2、T3时刻刺激前后脉搏波幅度均减小( P<0.05)且幅度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S1组SBP在各点刺激后均升高(P<0.05),S2组SBP在T1时刻刺激后升高(P<0.05)。 DBP、HR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伤害性刺激反应和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波幅(photoe-lectric plethysmography amplitude,PPGA)变化有一对一的关系。随伤害性刺激强度增大,围术期光电容积指脉搏波变化幅度增大,应激性刺激反应程度增强;FPPG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围术期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实时、不间断性监测方法。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与脑状态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作者:张列亮;华福洲;应俊;张静;周斌;罗振中;胡衍辉;徐国海

    目的: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与脑状态指数(CSI)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对比性观察。方法:全麻下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93例,气管插管前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靶浓度从0.5 mg/L开始,每隔3 min 递增0.5 mg/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为0后,以原靶浓度继续泵注。持续描记指端PPG ,记录CSI ,每隔30 s行MOAAS评分。计算脉搏波参数与MOAAS 的相关性及各指标预测M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前,PPGA 值在MOAAS 4级至3级、3级至2级时显著上升(P <0.05);CSI值在各相邻MOA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PGA、PBI、CSI与MOA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30、0.93,在不同MOAAS评分时的Pk值分别为0.64、0.54、0.93。气管插管及切皮前后PPGA、PB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中,CSI可很好的监测镇静深度,PPGA、PBI可较好地反映全身麻醉下伤害性感受反应,故PPGA结合CSI可完善麻醉深度的监测。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用于清醒志愿者对冷热刺激时痛觉反应的研究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