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逍遥散及其拆方研究“肝病实脾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陈斌;徐嘉蔚;彭杰;何琬;李武;苏煦初;孙克伟

    目的 通过逍遥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8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组予逍遥散中药颗粒剂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逍遥散去健脾类中药颗粒剂灌胃.观察各组血清转氨酶、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内毒素及肠道菌群指纹图谱分析(ERIC-PCR).满足方差齐性条件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2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法.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构成发生改变,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升高[(0.421±0.170) EU/ml vs(0.784±0.180)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门静脉内毒素与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736,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有所下降[(73.25±10.90)U/L vs(59.84±9.60) U/L,(135.36±31.41) U/Lvs (107.43±17.71) U/L,(0.784±0.180) EU/ml vs (0.576±0.220) E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构成与正常大鼠相似;对照组与模型组、实验组在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引起门静脉内毒素的升高,是慢性肝损伤病理过程中“肝病传脾”的发生机制之一.而逍遥散能够改善肝纤维化,部分恢复肠道菌群正常结构,降低内毒素;而去掉健脾药物将减弱逍遥散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说明恢复肠道菌群,降低门静脉内毒素可能是“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治肝实脾”理论探讨

    作者:赵永强;汶明琦;常增伟;赵娜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1 “治肝实脾”理论概述“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 浅谈“治肝实脾”理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晓玲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及肝癌[1].NAFLD与中医的肝脾密切相关,“治肝实脾”是肝病的基本治则理论.笔者以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和“肠-肝轴”学说为基础,探讨其在NAFLD中的作用.

  • 治肝实脾刍议

    作者:马洪彬;金明媛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脾旺生血有源,肝柔阴阳协调.若肝郁气滞,则木横乘土,脾虚血少,则土不荣木.由此可见,肝病可以及脾,脾病又可累肝.故临证治肝,勿忘实脾.现举治验一例以说明.

  • 周亨德主任治肝法祛胃痛经验

    作者:谢爱华;周亨德

    周德享主任医师认为木土乘克为肝胃之关系,若情志不遂,气郁伤肝,横逆犯胃,可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胃痛.治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周德享主任医师亦十分重视情绪对胃痛的影响,倡导调畅情志,愉悦心情的生活态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