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阶段圆锥角膜的干眼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杜婧;李勇;魏升升;李晶;刘建国;万雅群;李娟

    目的 比较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分析各阶段圆锥角膜的干眼特征.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圆锥角膜患者35例(44只眼),并按照Amsler-Krumeich分级法分为轻度圆锥角膜19只眼,中度圆锥角膜15只眼,重度圆锥角膜10只眼,选取正常角膜对照者44例(44只眼)作为正常角膜组.应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干眼特征参数: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平均NI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及睑板腺缺失面积,同时利用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表(OSDI)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采用f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OSDI评分圆锥角膜组(40.96±8.15)与正常角膜组(17.98±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864 P<0.01);与正常角膜组相比,圆锥角膜组的首次NIBUT缩短(Z=3.553,P<0.001)、平均NIBUT缩短(Z=4.373,P<0.001)、泪河高度下降(Z=2.826,P=0.005)、眼红指数增加(Z=2.066,P=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阶段的圆锥角膜比较中,首次NIBUT (H=16.277,P<0.001)和平均NIBUT(H=17.033,P<0.001)在不同阶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度和重度均低于轻度圆锥角膜组(P<0.05);不同阶段圆锥角膜睑板腺缺失面积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555,P=0.226).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具有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而且圆锥角膜的不同阶段其干眼特征差异显著.

  • Keratograph对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干眼特征参数的检测及各参数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勇;杜婧;魏升升;李晶;刘建国;万雅群;李娟

    目的 应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比较不同阶段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探讨干眼特征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圆锥角膜患者35例(4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另选拟进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45例(45眼)作为正常角膜组.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msler-Krumeich分级法将圆锥角膜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圆锥角膜19眼,中度15眼,重度10眼.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检测患者双眼非侵入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平均BUT、泪河高度及眼红指数.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结果 圆锥角膜组的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眼红指数均高于正常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的首次BUT、平均BUT、泪河高度均小于正常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不同程度圆锥角膜患者的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首次BUT、平均BU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为P<O.05).中度组和重度组首次BUT、平均BUT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中度组和重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平均BUT与水平中央曲率、垂直中央曲率、表面变异指数、圆锥角膜指数、角膜后表面高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0.05).而平均BUT与泪河高度和眼红指数间无相关性(均为P>0.05).分别将平均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和圆锥角膜指数作为诊断指标,作ROC诊断曲线.圆锥角膜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大,AUC为0.985,95%置信区间为0.963 ~1.000(P<0.001).此外,ROC曲线下面积平均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诊断效果均差于圆锥角膜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01).结论 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能够有效地测量角膜的干眼特征参数,其测量参数中平均BUT对圆锥角膜的诊断价值高,对轻度圆锥角膜患者的诊断更有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