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eal-time PCR分析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

    作者:朱丽红;张宁;江滟;程昊;张彦

    目的 探寻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物组成的特点,为临床诊治及减少疾病的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妇科门诊45岁以下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育龄期患者16例,以同期18例45岁以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采集患者和健康人上阴道壁1/3处的分泌物,进行常规临床分析和革兰染色,并以21种常见的阴道细菌的特异引物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分析并比较这些细菌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健康人阴道内的组成及变化.结果 在18例健康人中,其中13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以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3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无明显优势菌群或者优势菌不为检测的21种常见阴道微生物,2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以加德纳菌为优势菌;在1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的阴道微生物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14例以厌氧菌如普雷沃属(Prevotella)、纤毛菌(Le ptotrichia)和斯尼思菌(Sneathia)为优势菌.经Metastats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crispatus、Leptotrichia amnionii、Eggerthella sp.和Peptostreptococcus sp.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A主成分析结果亦显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常见21种微生物组成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别.结论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多样性增加,普雷沃属、纤毛菌及斯尼思菌的明显增高可能滴虫性阴道炎的炎症发生有关,此结果对于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及减少复发提供新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阴道正常菌群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立艳(综述);孙伟(审校)

    人体的体表与开放腔道内分布着大量与人体共生的正常菌群,它们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动态的微生态平衡,不仅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和生物拮抗,而且在人体抵御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世纪晚期,“微生物之父”安东?范?列文虎克在观察牙齿上的生物膜时首次发现了口腔菌群的存在,从此展开了以细菌培养为基础的传统微生态学研究。但是,由于宿主微生态环境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可培养细菌,限制了人们对微生态菌群构成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认识。始于2007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人体微生态菌群研究中,使微生态菌群构成及其功能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阴道微生态研究即为其中之一[1‐3]。本文拟就女性阴道正常菌群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明确阴道菌群在女性生殖道健康中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