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动力学及其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影响

    作者:陈峭;谢胜;周晓玲;宋征福;马高峰;税典奎;覃婧;侯秋科;颜春艳;刘珊;覃凤传;刘礼剑;韦金秀;刘静

    目的:观察“以俞调枢”法干预治疗ICC缺失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及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的影响,探索该疗法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ICC缺失模型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模型治疗组各30只,同时设空白组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空白治疗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 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 min,并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经络均温等指标.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下降(P<0.01),其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均降低(P<0.05);(2)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在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任督二脉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等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治疗组其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比率显著升高(P<0.01),其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穴位均温、经络均温均得以升高(P<0.05).结论:“以俞调枢”法具有较好的改善胃肠动力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任督二脉经气的运行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 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静;廖金玲;覃婧;张丹璇;谢胜;周晓玲

    目的 使用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观察其疼痛程度的疗效, 观察红外皮温下的患者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治疗前后的温差状况.方法 纳入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普通针刺,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试验组用背俞温针灸法,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对患者治疗前后胃脘痛程度进行评分, 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应穴位的红外皮温.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脘部疼痛程度均有改善;但红外皮温对比显示, 试验组患者观察的穴位温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高.结论 背俞温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并值得推广的.

  • 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虚湿蕴夹瘀型慢性胃炎伴肠化生的疗效观察

    作者:税典奎;陈云;叶剑;刘小娟;张志杰;杨文革;罗诗雨

    目的 本研究通过运用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虚湿蕴夹瘀型慢性胃炎伴IM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总体有效率及红外皮温的变化,以证实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IM患者的有效性,并初步阐述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符合确立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组为中药治疗组(以下简称中药组)30例、中成药治疗组(以下简称中成药组)30例及西药治疗组(以下简称西药组)30例,每组治疗疗程均为六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脾俞胃俞皮温及任督二脉均温的变化.结果 (1)临床症状评分:中药组、中成药组及西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46.7%.经治疗后,中药组临床疗效分别与中成药组及西药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非常显著改善(P<0.01).(2)红外皮温改变:中药组、中成药组治疗前后存在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脾俞、胃俞的皮温存在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任督二脉皮温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中药组分别与中成药组及西药组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成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M患者的中医病理基础多为寒、湿、瘀,理中通络化浊汤可显著改善IM患者临床症状,经治疗后,脾俞、胃俞皮温及任脉、督脉均温较前均有所升高,着重于“温”、“通”二字,明显起到温中散寒、通络化浊的作用,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