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郑琳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等分成A,B,C 3组。各组均使用气门芯法进行断脐处理,A组断脐时机为脐带搏动停止之后进行;B组断脐时机为新生儿出生后立刻进行;C组断脐时机为胎盘娩出后进行。对比不同断脐时机所致并发症发生情况、脐带脱落时间及Apgar评分。结果:并发症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脱落时间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pgar评分3组间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断脐时机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脐带搏动停止之后进行断脐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坐式分娩法断脐时机与新生儿获得性胎盘血液灌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任成娥

    目的 探讨断台接生分娩时新生儿断脐的佳时机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减少新生儿贫血的价值.方法 足月新生儿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两组新生儿均于娩出后即断脐,而观察组断脐时尽量靠近胎盘,并在1min内将残留于新生儿端的脐带举起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使脐静脉内的残余血完全流入新生儿体内.分别于出生后1小时和24小时取血查新生儿HGB和红细胞压积(HCT).72小时后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和24小时后血Hg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而72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断台接生法时,取靠近胎盘端剪断脐带并将脐带内残余血液回输入新生儿体内,可提高新生儿的Hgb的含量,减少贫血的发生.

  • 断脐时机对新生儿发生湿肺的影响作用分析

    作者:官红梅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机对新生儿发生湿肺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产后发生湿肺的患儿100例进行研究。根据回访调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10~15 min断脐)及对照组(1~5 min断脐),观察两组患儿的整体状况、重症湿肺发生情况及呼吸循环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整体情况评估(Apgar评分)、重症湿肺发生例数及呼吸循环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后断脐时间(产后10~15 min)对于新生儿的整体情况及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大有裨益,且明显降低了湿肺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剖宫产不同断脐时机对母儿预后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爱兰;郑立霞;刘庆翠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不同断脐时机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120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A组46例(胎盘娩出前脐搏动消失,脐搏动消失时断脐)、B组40例(胎盘娩出前脐搏动未消失,胎盘娩出抬高胎盘30~40 cm并持续1min断脐)、C组34例(胎儿娩出后即刻断脐).比较3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血量、生后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血红蛋白(Hb)、Apgar评分及湿肺等母儿结局.结果 3组新生儿出生时Hb水平及1min、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比较,A、B两组产后出血量和胎盘残血量显著降低(P均<0.05),新生儿湿肺发生率显著降低(P均<0.05),产后1周新生儿Hb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A、B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B两组延迟断脐方式均可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有效预防新生儿贫血和湿肺的发生.抬高胎盘位置可缩短断脐等待时间,便于剖宫产手术的管理.

  • 差异化改进断脐时机对剖宫产早产儿早期低血糖的影响

    作者:徐建平;顾水琴;朱群娥;万丽;李循;崔小妹

    目的 观察差异化改进断脐时机对剖宫产早产儿早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按实施差异化改进断脐时机前后进行分组,2017年3月至6月出生的早产儿182例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10月出生的早产儿1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娩出后10s内立即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予差异化延迟断脐,对出生Apgar评分4~7分轻度窒息儿在娩出30 s断脐,对出生Apgar评分8~10分无窒息儿在娩出后2 min断脐.监测两组早产儿断脐后足跟血糖并统计低血糖(血糖<2.2 mmol/ L)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例数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差异化改进断脐时机能降低早产儿低血糖症发生.

  • 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莉;金微;吴志平;但科颖

    目的 研究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阴道试产的健康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早断脐组(n=108)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即刻至60 s,晚断脐1组(n=92)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60~120 s,晚断脐2组(n=68)断脐时机为胎儿娩出120 s或至脐带停止搏动.追踪至婴儿6月龄.结果 三组产妇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血红蛋白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晚断脐2组显著高于早断脐组、晚断脐1组(均P<0.05).三组婴儿6月龄血清铁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2组显著高于早断脐组、晚断脐1组(均P<0.05).结论 胎儿娩出2 min后或脐带停止搏动时断脐不影响分娩进程及产后出血,可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和6月龄血清铁蛋白含量.

  • 剖宫产时不同断脐时机及位置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李文蕾;王云霞;葛绍明

    目的 分析剖宫产不同断脐时机及位置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 200例产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C、D 4组,每组各300例.A组胎儿娩出后先钳夹子宫切缘后断脐,位置尽可能靠近胎盘,脐带长度>30 cm;B组胎儿娩出后先钳夹子宫切缘后断脐,断脐位置距脐轮<10 cm;C组清理呼吸道后即刻断脐,位置尽可能靠近胎盘,脐带长度>30 cm,后钳夹子宫切口;D组清理呼吸道后即刻断脐,断脐位置距脐轮<10 cm,再钳夹子宫切口,对比4组母儿结局.结果 4组新生儿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胎盘残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与D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血量显著高于A组、B组,A组与C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B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时先钳夹子宫切口,可减少母体产后出血量,延迟断脐并尽可能接近胎盘断脐可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改善预后.

  • 不同断脐时机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少艺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娩后胎盘娩出后断脐、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照组在胎盘娩出后断脐,观察组在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两组采取相同的断脐方法,统计两组母儿结局.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min与5min的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4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胆红素峰值明显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娩出后采取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可更好的给予新生儿充足的血供,更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 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李宇波;焦聪聪

    目的 探讨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120例阴道试产的足月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早断脐组(n=60),断脐时间为娩出1 min内,晚断脐组(n=60),断脐时间为胎儿娩出1 min至脐带停止搏动.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胎儿出生5 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与4天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出生6个月后的血清铁蛋白、新生儿的贫血、光疗率.结果 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无显著差异,胎儿出生5 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的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新生儿的贫血、光疗率和转PICU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早断脐组胎儿出生4天后的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晚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胎儿进行晚断脐不仅不会影响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胎儿的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清铁蛋白含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