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茜;陆江阳;王晓虹;张政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的变化及与烧伤严重程度和脓毒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22例严重烧伤患者根据脓毒症的诊断分为烧伤组(10例)和烧伤脓毒症组(12例);按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分为TBSA Ⅰ组(TBSA 30%~50%,14例)和TBSA Ⅱ组(TBSA 51%~80%,8例).采集患者伤后1、3、7、14和20 d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细胞(mDC,Lineage1- HLA-DR+CD11e+)和浆样树突细胞(pDC,Lineage1-HLA-DR +CD123+)两种DC亚型的数量.以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为(0.450±0.150)%,pDC为(0.241±0.08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烧伤组患者伤后1、3、7d外周血mDC[(0.257±0.116)%、(0.274±0.086)%、(0.317±0.056)%]和pDC[(0.122±0.058)%、(0.165±0.051)%、(0.177±0.024)%]均显著减少(均P<0.05),14 d、20 d时mDC、pDC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烧伤脓毒症组患者伤后1d外周血mDC[(0.230±0.090)%]和pDC[(0.114±0.071)%]即较烧伤组进一步减少(均P<0.05),至20 d时外周血mDC和pDC仍显著低于烧伤组[mDC:(0.246±0.076)%比(0.412±0.097)%; pDC:(0.097±0.032)%比(0.203±0.039)%,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BSA I组患者伤后1、3、7d外周血mDC[(0.266±0.062)%、(0.289±0.071)%、(0.351±0.054)%]和pDC[(0.131±0.025)%、(0.163±0.037)%、(0.178±0.038)%]均显著减少(均P<0.05),14 d、20 d时mDC、pDC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TBSAⅡ组患者伤后1d外周血mDC[(0.227±0.070)%]和pDC[(o.112±0.047)%]即较TBSA Ⅰ组进一步减少(均P<0.05),至20 d外周血mDC和pDC仍显著低于TBSA Ⅰ组[mDC:(0.297±0.072)%比(0.423±0.046)%;pDC:(0.107±0.061)%比(0.197±0.042)%,均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外周血mDC和pDC数量均减少,烧伤程度越严重DC数量减少越明显;外周血DC数量减少导致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数量减少明显者易并发脓毒症;烧伤后定期检测外周血DC数量可以作为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组织树突状细胞特点研究

    作者:李保森;孙颖;张连业;张政;张伟;赵军;滕光菊;常彬霞;王福生;邹正升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树突状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11例进行肝移植的ACHBLF、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例健康人,取外周血和肝组织,使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肝内浸润淋巴细胞(LILs)中浆样树突细胞(plasmacytoid DC,DCs)和髓样树突细胞(myeloid DC,mDCs)的频率,应用polyI:C和CpG2216刺激培养PBMCs和LILs,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IFN-α、IL-12和IL-10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pDC和mDC的分布.结果 ACHBLF患者肝内pDCs与外周血pDCs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内mDC的频率与外周血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LF患者经刺激的PBMCs和LILs能够分泌IFN-α和IL-12,但LILs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较PBMCs明显降低,而分泌IL-10却较PBMCs明显升高;ACHBLF患者肝组织浸润了大量的pDCs和mDCs.结论 ACHBLF患者肝内浸润大量的DC亚群细胞,并优先分泌IL-10,在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局部的免疫调节作用.

  • 肾移植后移形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细胞的变化

    作者:马麟麟;丰琅;武俊杰;解泽林;唐雅望;孙雯;郭宏波;林俊;张磊;田野

    目的 观察肾移植后新发泌尿系统移形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其亚群髓样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的变化,探讨其在移植后肿瘤发生的表现.方法 收集9 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移形细胞癌病人,检测肿瘤切除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和单个核细胞数(PBMNC);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s 及其亚群的数量和mDC/pDC.7 例肾移植后两年以上肾功能稳定病人作为肾移植长期存活对照,30 例普通泌尿系统移形细胞癌病人作为肿瘤对照,15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3 组病人DCs 总数均低于正常人群,长期存活病例mDC 降低幅度为显著(P<0.05).两组肿瘤病例与肾移植长期存活病例比较,DCs 及亚群均无差异(均P>0.05).移植后肿瘤病人pDC 明显降低,mDC 与pDC 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与移植后肿瘤病人不同,普通肿瘤病人mDC 明显降低,pDC 降低不明显.肿瘤切除后,两组肿瘤病人的mDC 和pDC 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结论 DC 及其亚群的变化在肾移植后肿瘤及普通肿瘤病人之间有所不同,其变化差异提示免疫状态失衡与肾移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监测外周血DCs 及亚群的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肾移植后肿瘤免疫监视状态和肿瘤的复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