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李秀平;耿园园;冯长明

    目的 分析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接收的150例肺部微小结节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依照结节性质,分为观察组90例(恶性)以及对照组60例(良性),开展64层CT以及CT增强扫描,分析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管阳性征明显较多,敏感性较高(76.67%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管征分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分布在Ⅰ类和Ⅲ类,对照组在Ⅱ类和Ⅳ类.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强化峰值与动脉强化值比(SPH/PPH)、CT强化峰值(PH)明显更高[(37.86±8.72)%,(20.43±2.26)HU vs(8.66±2.53)%,(3.7±1.16)HU](P<0.05).结论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病变定性和鉴别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于早期诊断恶性病变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采用床旁超声波对重症患者鼻肠管快速定位方法的观察

    作者:张美齐;陈环;张可;沈晔;李刚;韩楠楠;李声琴;许秋然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快速定位重症患者鼻肠管位置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EICU)符合指征的重症患者70例.以床旁盲插法置入鼻肠管,应用床旁B超定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之间(可见血管征)探查鼻肠管,并与常规听诊、抽吸液观察定位方法比较,以X线及CT为金标准,评价床旁B超定位新方法的效能.比较常规法、床旁超声方法行鼻饲管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比较床旁超声血管征法和常规听诊法、抽吸观察法进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70例重症患者经CT确认鼻肠管胃内异位4例(异位率5.7%).听诊法和抽吸液观察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8.6%、72.7%,特异度分别为25.0%、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7.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14.2%,准确度分别为75.2%、72.0%.床旁B超血管征方法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准确度达100%,除阳性预测值外,其余明显高于常规听诊法及抽吸液观察法(P<0.05).结论 应用床旁超声血管征法确定EICU重症患者的鼻肠管管位置较传统定位法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而且该方法简单、快速、无辐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肺微小磨玻璃结节血管征及气管征对良恶性的鉴别意义

    作者:刘念龙;杨波;王玉璜;吴梦婕;郭晓涵;尹娜

    目的 探讨肺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的血管征及气管征对良恶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单发局灶性GGN 127例的临床资料.将GGN分为3组,良性组36例、浸润前组51例、浸润腺癌组40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GGN大小与血管征及气管征的关系.结果 GGN良性组大径(5.22±2.45)mm,浸润前组大径(8.16±2.83)mm,浸润腺癌组大径(13.15±3.41)mm,3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血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Ⅱ型血管征多见于良性组,Ⅲ型、Ⅳ型血管征多见于浸润前组与浸润腺癌组.各类型支气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型、Ⅲ型气管征多见于浸润腺癌组,Ⅳ、Ⅴ型气管征多见于良性组、浸润前组.结论 了解GGN与血管、支气管征的关系及其在微小GGN分类中的应用,对GG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CT 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莹;谢继承;周亚敏

    目的:研究 CT 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于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行 CT 扫描的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共120例,依据患者的病理分型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恶性病理改变的患者为观察组,共计64例;良性病理改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共计56例。行 CT 扫描后比较两组的病变类型、敏感度、血管征类型、CT 强化峰值及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的比值。结果观察组 CT 血管征阳性50例,阴性14例,敏感性78.1%;对照组 CT 血管征阳性16例,阴性40例,敏感性28.6%。两组血管征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1,P =0.012);两组血管征阳性患者血管征分型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94、6.964、5.993、6.012,均 P <0.05)。观察组血管征呈现阳性反应者增强扫描 CT 值为(40.07±3.72)Hu,对照组为(10.54±4.83)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783,P =0.019);观察组血管征呈现阳性反应者 CT 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的比值为24.96%,对照组为4.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 =0.012)。结论 CT 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的定性及鉴别诊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临床诊治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多层螺旋CT对肺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附s例报告)

    作者:张和惠;赵家通;唐劲松

    目的 通过对肺梗死CT影像表现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肺梗死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8例中,6例多发,2例单发;主要CT表现有高密度实变影、血管征、肺动脉充盈缺损、胸膜肥厚、胸腔积液.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肺梗死有较高诊断价值,密切结合基础病史及临床表现,能对本病做出及时、准确诊断.

  •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铁英;严金岗;周海伟;陈志军;王和平

    目的:通过对66例肺微小结节的CT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CT检查所检出的大直径≤1.5cm的肺微小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57.58%(38/66),其中恶性结节血管征出现率为72.09%(31/43),良性结节为30.43%(7/23),两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1);肺微小结节的血管征分为4型,本组Ⅰ型7例,均为恶性;Ⅱ型9例,其中良性3例;Ⅲ型6例,均为恶性;Ⅳ型16例,良性4例;其它小肺癌CT征象出现率则较低,分析时结合血管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结论: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血管征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时应考虑为恶性,表现为Ⅱ型和Ⅳ型时要结合其它CT征象进行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