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年龄及状态下儿童脑电复杂度的特征

    作者:范维;刘晓燕

    目的: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0~15岁儿童进行16导脑电连续24 h监测,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非快速眼动期)睡眠Ⅰ~Ⅱ期(浅睡期)、Ⅲ~Ⅳ期(深睡期)及REM(眼速动期)睡眠共7种状态的脑电复杂度特征,并对复杂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全脑复杂度在睁眼状态大于闭眼状态,清醒状态大于睡眠期.NREM睡眠期随睡眠深度增加,复杂度逐渐减低.REM期复杂度高于深睡期,但低于清醒期.(2)全脑平均脑电复杂度在睁眼、闭眼及浅睡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在深睡期及REM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3)在清醒闭眼状态下各脑区脑电复杂度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睁眼及浅睡期则以旁中线区复杂度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复杂度可用于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动力学特征及脑电活动与脑发育的关系,可作为评价脑功能状态及脑发育水平的一个客观指标.

  • 超声观察胎儿大脑沟回发育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康;林惠通;吕国荣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大脑沟回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腹部超声观测692例孕19~39周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并测量其深度.结果 顶枕沟、距状沟、大脑外侧裂在19周左右可显示.中央沟在25周左右可显示.扣带沟、扣带回在26周左右可显示.1例24周胎儿顶枕沟、大脑外侧裂未见发育,考虑脑沟回发育迟缓;2例29周胎儿顶枕沟、中央沟末见发育,外侧裂发育呈圆钝状、深度变浅,考虑为脑沟凹发育迟缓.各大脑沟问深度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均P<0.05),各大脑沟回相对深度与孕周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经腹超声可观测到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其深度与孕周相关,为产前早期评估大脑沟回发育异常如大脑发育迟缓、无脑回病提供依据.

  •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

    作者:李红丽;杨忠;孙榆;李泽桂;蔡文琴

    背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及其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及分布状况与神经退行性变思维认知学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关注.目的:探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和退行性变的影响.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完成.Wistar大鼠胚胎期(E8~E21)、新生期(P0~P15)、幼年期(P16~2个月)、成年期(> 2个月)及老年期(>8个月后)5个阶段25只大鼠,每组5只.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大鼠脑片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脑区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及其蛋白的阳性细胞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2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在大鼠E14~P350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成年后趋于稳定;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主要定位于神经元,阳性区域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②出生后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表达较强,胚胎及老年鼠表达较弱;阳性区域集中在室周区、海马、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内;老年鼠仅在海马、小脑蒲肯野细胞层内表达.结论:脑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作用贯穿了整个神经发育的各个时期,在新生期、幼年期有较为显著的表达,成年后表达下降,尤以老年期显著.老年大鼠海马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的发生密切相关.

  • 必需脂肪酸对新生大鼠脑发育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侃;何风慈;曾琳;龙在云;李应玉;刘媛;伍亚民

    目的:探讨大鼠脑发育期补充必需脂肪酸(essentcalfatty acid,EFA)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Wister断乳新生鼠(1月龄)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FA缺乏组和补充鱼油组,分别以不同饲料喂养3个月,通过穿梭箱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尼氏染色和嗜银染色观察大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10.00±5.00)%,(77.50±5.00)%]比较,EFA缺乏组的主动回避反应[(7.50±3.75)%]和被动回避反应[(30.00±6.88)%]发生率均显著降低(t=4.604,P<0.01),回避反应失败率显著增高(t=8.610,P<0.01),补充鱼油组的主动回避反应率[(23.75±6.25)%]显著升高(t=4.303,P<0.01),被动回避反应率[(47.50±25.00)%]降低(t=4.303,P<0.05),回避反应失败率无差异.神经病理学观察到缺乏组与补充组相比,大脑皮质大锥体细胞和小脑皮质的浦肯野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规则、稀疏、轴突纤维短.结论:发育期补充EFA可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和小脑皮质的浦肯野氏细胞发育有关.

  •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秀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3d开始每月1次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2组于纠正胎龄42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追踪发育情况,以Gesell量表评价.结果 干预组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个月龄2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于纠正胎龄12个月时各方面发育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细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RAG-1在小鼠胚胎脑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孙建刚;韩曙;季华;郑轶;凌树才

    目的:观察小鼠脑组织正常发育期间重组激活基因1(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方法:分别取孕11 d、13 d、15 d、17 d、19 d,新生(P0)和成年的小鼠脑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观察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同时,经冠状切面制作各组脑组织的连续冰冻切片,进行RAG-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RAG-1自小鼠胚胎11 d开始出现少量表达,以后表达逐渐增加,19 d到达高峰,RT-PCR显示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RAG-1蛋白主要表达在发育过程中的杏仁核、下丘脑、丘脑、海马等区域,大脑皮质的表达逐渐出现于室管膜层、中间层、室管膜下层和皮质板层.结论:在小鼠胚胎脑发育期间,RAG-1表达时序和脑发育一致,而且表达高于成年鼠.

  • 神经系统显著表达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蛋白1在小鼠大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

    作者:张薇;范立梅;李林林;彭正羽

    目的:研究神经系统显著表达的丝氨酸/精氨酸富集蛋白1(NSSR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在小鼠发育过程中NSSR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不同胎龄的胎鼠中枢神经系统样本以及不同生长时期的小鼠大脑样品,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SSR1蛋白在各样品中的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SR1在小鼠大脑不同部位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NSSR1的蛋白表达量在胚胎期9~14 d期间显著增加,其相对表达量从0.186增加至0.445,在出生后则一直维持着比较高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结果显示,在胚胎期12 d的胎鼠中,NSSR1蛋白表达集中在室管膜外侧的套层和边缘层中,在室管膜层中未见表达.在新生小鼠和成年小鼠大脑中NSSR1的表达存在差异:在大脑海马中,成年小鼠NSSR1的表达显著增强,而新生小鼠NSSR1的表达较低;在小脑中,成年大鼠的NSSR1广泛分布在小脑皮质包括浦肯野氏细胞、颗粒细胞等神经元细胞中,而新生鼠的NSSR1主要在浦肯野氏细胞中表达.结论:NSSR1在小鼠大脑中的表达受到发育调控.

  • 单一嗅质(丁香酚)对新生期小鼠成年后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蔡荣凤;徐金勇;李光武

    目的 探讨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对其成年后嗅觉印迹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三组新生小鼠放置在在丁香酚环境下成长1、2、3周.空白组普通环境饲养.小鼠6周龄时,进行嗅觉识别实验,嗅觉辨别实验,六臂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嗅觉识别实验:小鼠对丁香酚嗅质识别能力增强(P<0.01);嗅觉辨别和六臂迷宫实验显示:小鼠对丁香酚以外其他嗅质分辨、记忆能力下降(P<0.05)及嗅质引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Morris水迷宫显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1).结论 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成年后虽然可以引起对丁香酚的嗅觉印迹,但这种单一嗅质环境不利于嗅觉和大脑的发育.

  • 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仔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肖林林;陈光福;王明明;徐师构

    目的 探讨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Wistar种大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注射器将2 ml蒸馏水或1~3 ml不同浓度氚水经腹腔注入妊娠11 d龄的母鼠体内,使得实验组母鼠体水氚放射性浓度在0~3.7 GBq/L范围内.对宫内受照过的38 d龄仔鼠进行条件饮水反应测试,实验结束脱颈椎处死仔鼠.开颅取出大脑,左半球脑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化学分析,右半球脑组织用于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测定.结果 随着母鼠体内注入氚水浓度的逐渐增加,其所产仔鼠大脑纵向长度、大脑皮层第Ⅴ层锥体细胞数、海马CA3区细胞数及海马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降低,相应地,仔鼠38~42 d条件饮水测试成绩逐渐降低.且仔鼠大脑纵向长度缩短百分率、大脑皮层第Ⅴ层锥体细胞数、海马CA3区细胞数减少百分率及海马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百分率与仔鼠吸收剂量之间均可拟合成直线回归方程:Y=A+BlgD.结论 在0.003 8~1.9 Gy吸收剂量范围内,宫内受照仔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