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学习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及生活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李娟;余毅震;黄艳;王礼桂;吴汉荣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状况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儿童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90对L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智商、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采用自拟家庭环境问卷调查他们的家庭环境状况.结果 LD组儿童的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LD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总量表分和认知及情感成份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和焦虑体验的得分亦低于对照组儿童;LD组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且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人际关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LD儿童智力结构存在缺陷,主观生活质量较差.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LD儿童的健康成长.

  •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分析

    作者:许韶君;陶芳标;王君;苏普玉;张丽英

    目的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功能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合肥市某小学学习困难和学习正常儿童各55名进行测评,比较2组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功能的差异.结果学习困难组儿童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学习困难组儿童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推理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而行为问题、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儿童.

  • 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和行为问题关系研究

    作者:季卫东;李宁;李煜;郭本玉;郭兰婷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学习障碍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环境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Conners量表为工具,对185名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调查,并与185名正常儿童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家庭环境对学习障碍儿童有一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值均<0.01),且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现象普遍,言语型和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认知功能特点;学习障碍儿童组有较多的冲动、多动和品行问题.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明显认知功能缺陷,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损害,儿童行为问题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艳红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为促进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别对一般儿童102名和学习不良儿童96名施测.结果学习不良儿童在父母"情感温暖"及"惩罚严厉"2个维度得分和一般儿童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P<0.01);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有关,父母应改变其不良的教养方式.

  • 言语性学习障碍儿童63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家丽;孔平

    目的了解言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临床表现,以便为防治言语性学习障碍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言语性学习障碍儿童63例进行临床表现分析.结果言语性学习障碍儿童智力检测结果(IQ)基本正常,与对照组儿童的智力结构构成、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言语性学习障碍儿童智力构成各要素发展水平均与正常儿童有差异.

  • 学习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

    作者: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黄咏梅

    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某小学一~六年级的儿童560名采用学习障碍筛查表和瑞文智力测验,并根据主要课程学习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35名.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学习成绩中等、优秀儿童各35名为对照组,对儿童进行自我意识、行为问题方面的调查.结果方差分析显示,LD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6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一般组和优秀组儿童,LD组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组与优秀组.结论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表现为自我意识不良,且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

  • 学习成绩不良初中生心理卫生的干预研究

    作者:高秀君;王芳芳

    目的研究学习成绩不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太原市某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58名为研究对象,以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为目标人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实验.用自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家庭和父母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得分和心理健康问卷总分接近中等组和/或优生组,且该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问卷得分及心理健康问卷总得分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而2个对照组干预后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学习成绩提高显著.结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

  • 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特点研究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张宏伟

    目的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品质进行探讨,以便为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各类型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各58名,对其进行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测试.结果除注意转移能力外,学习困难儿童在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的划削错误率和注意分配能力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都存在着显著性.结论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品质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 不同学习成绩儿童神经心理学研究

    作者:匡华;王枫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因素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多种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不同学习成绩的儿童在智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儿童的神经心理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业进步.

  • 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史小力;魏汉添

    目的了解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408名学业不及格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测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补考次数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结果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6.03%,且多为中度以上异常.心理异常检出率,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4次以上补考学生高于初次补考学生;学业受挫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结论学业受挫非大学生情愿,且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异常.多次学业受挫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学业受挫大学生实行心理帮助.

  • 重庆某小学409名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调查

    作者:田澜;张大均

    目的分析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类型和特征,为教育干预实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AAT)调查409名四、五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和特点,并比较其性别差异.结果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仅达到中等,约有30%~4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性别差异逐步缩小.结论四、五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环境,尤其是对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性问题为严重,其次是学习策略和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相对较轻.

  • 学习不良初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艳红

    目的探讨学习不良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名学习不良初中生和102名学习一般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学习不良学生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且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和父母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结论学习不良学生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成绩落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李伟强

    大学生要以开阔的知识视野、坚实的文化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舞台上各显其能.但目前高校内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们在学业方面存在着困难,从而导致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问题[1].为了解高校成绩落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关心和帮助,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开展了此项调查.

  •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王礼桂;蒙衡;黄艳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D)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改善LD儿童心理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分设干预组、LD对照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对各组儿童进行厌学情绪、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测定,并对干预组儿童进行2年心理辅导干预.结果 LD儿童和学业一般、学业优秀儿童在厌学情绪、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分结果显示LD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心理辅导后,干预组儿童在厌学情绪、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的总分均明显下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居住环境、活动机会性、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生活质量总分则显著提高,且心理辅导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组与LD对照组比较,在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方面的上述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LD组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LD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冬娜;林勇强

    目的比较和探讨各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对小学一~六年级389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评定.结果二~六年级小学生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均较差,以二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结论学习适应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创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学生 学习障碍
  • 儿童学习障碍及其基本对策

    作者:森永良子;静进

    1 引言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儿童其实早已存在,但半个世纪前并未引起教育和医学界的特别关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关注点逐渐由重症儿童转向轻症或亚临床症状儿童,教育领域亦十分关注这类儿童.从而学习障碍之概念及其定义也发生了改变.医学界的诊断名称主要有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分析手册(DSM-Ⅲ-R)和DSM-Ⅳ所提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计算障碍(mathematics disorder)、书写障碍(disorder of written expression)、不能特定的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等特殊学习技能障碍.而心理和教育领域主要用学习障碍(LD)一称,其历史更久远些.发育行为学认为,儿童自出生对刺激发生反应起便进入非言语能力的学习,这种能力是进一步学习语言和适应环境的基础.因而,就阅读、书写和计算等特殊学习技能发生困难而言,非言语学习过程的发展不得不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它是治疗特殊学习技能障碍,尤其是实施治疗教育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学习障碍 儿童
  • 卫校学生学习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汪为聪;李嗣生

    目的探讨中等卫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由学生填写,进行现况调查.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父亲文化程度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父母溺爱、老师教学态度不认真、班级秩序混乱、自我控制力差、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生病、对毕业后就业的担忧、学校生活不适应是影响卫校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结论卫校学生学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综合作用显著.

  • 某校中专生心理苦恼问题与学习成绩关系探讨

    作者:李玮

    目的了解中专生心理苦恼对学业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790名中专学生心理苦恼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苦恼问题存在着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其中男生多于女生,低年级多于高年级.各类苦恼问题在成绩优良组、中等组和较差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逐步回归分析,对中专生活不适应、怕考试、学习缺乏毅力、有些学科总学不好、为缺钱而苦恼等作为贡献显著的因子对学习成绩影响大.结论中专学生的苦恼问题与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加强中专生心理卫生保健,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 希望在压力对大学生学习倦怠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亚丽;刘珍;谢祥龙;谷传华;吴财付

    近年来,家长的高水平期望、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和高强度的学习竞争,促使各种各样学习问题的出现.国内外有关研究显示,在诸多学习问题中,以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问题为突出,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关注[1-3].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同伴关系[4]、师生关系[5]、核心自我评价[6]、人格特质[7]、孤独感[8]等.而压力性事件对于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的作用已经在研究中得到证实[9].本研究旨在探讨希望是否在压力和学习倦怠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压力 学习障碍 学生
  • 学习障碍儿童认知特征分析

    作者:静进;黄旭;陈学彬;王琦;李学云;李照凯

    目的:了解我国学习障碍(LD)儿童认知特征.方法:采用修订版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学能问卷、学绩记录、绘人实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等对广州市城区某小学学生进行了测评分析.结果:LD儿童筛出率为9.3%,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2.79:1;PRS分析发现,LD儿童障碍特征较突出表现在语言能力区,并在注意力和调整顺序能力上失分显著;绘人实验LD组的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大局部绘技上与对照组接近,但在精细绘技上明显劣于对照组.结论:LD儿童认知障碍在语言能力上表现突出,他们的表象能力及注意能力存在缺陷.

303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