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林振德;冯波;程冰;邹玉平

    目的探讨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乳化系统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Dodick-ARC激光乳化仪对晶状体核硬度为N1.0~N4.0级(LOCS Ⅲ白内障分类系统)的白内障患者52例(52只眼)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行常规眼科检查,记录术中情况、视力、角膜厚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在全部术眼中,顺利完成手术28只眼,术中改术式为超声乳化24只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只眼;术后重度角膜水肿3只眼,1~2周后缓解.术前视力<0.05者19只眼,0.05~0.3者28只眼,0.4~0.5者5只眼;术后视力≤0.3者1只眼,0.4~0.5者12只眼,0.6~0.9者25只眼,≥1.0者14只眼.平均角膜厚度术前为0.59 mm,术后3个月为0.60 mm,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97).结论使用Dodick-ARC激光乳化仪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设备和操作技能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 圈垫式劈核技术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一壮;刘爱萍;陈晖;姚长秀

    目的探讨圈垫式劈核技术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圈垫器,采用圈垫式劈核技术对64例(73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只眼;全部术眼术后炎性反应轻微,瞳孔圆.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58只眼(79.5%);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65只眼(89.0%),≥1.0者53只眼(72.6%).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角膜上方为14.1%,角膜中央为12.2%,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圈垫式劈核技术,不仅使手术步骤简化,操作安全、简便,而且具有小切口手术的优点.

  • 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两个自然村6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状况调查

    作者:周婧;袁媛;张徐;杨梅;管怀进

    目的 调查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近郊区常住居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中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摘除术覆盖率、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08年6至8月在江苏省南通市近郊区2个自然村对1 305例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评价晶状体混浊程度和白内障摘除术情况.应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受检者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收入对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摘除术覆盖率、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的影响,并与南通市城区和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1 305例受检者中,发现白内障376例,患病率为28.81%.高龄、受教育程度低以及收入低的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在施行白内障摘除术的47只眼中,采用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只眼(19.15%),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只眼(38.30%),人工晶状体植入率为57.45%.白内障摘除术覆盖率为40.48%,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为3.22%.与文盲人群相比,小学人群白内障摘除术覆盖率增加(P<0.05).80~岁人群较60~岁人群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高(P<0.05);已婚人群较未婚人群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低(P<0.05).南通市近郊区老年人群白内障盲人手术覆盖率低于城区,盲人社会负担率高于城区.术后日常生活视力和佳矫正视力≥0.7的眼分别占总数的14.89%和23.40%,术后视力差(<0.3)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疾病、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角膜混浊、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结论 白内障是江苏省南通市近郊人口中常见的致盲眼病,其患病率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经济水平有关.白内障摘除术覆盖率较低,而白内障社会负担率较重,防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为努力提高白内障摘除术的数量和质量.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白内障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卢奕;杨晋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2岁婴幼儿白内障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27只眼)年龄为8~24个月的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6只眼(96%)视轴保持透明;1只眼视区人工晶状体后出现白色纤维化混浊.瞳孔上移 3只眼(11%),人工晶状体夹持2只眼(7%),虹膜后粘连4只眼(15%).结论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2岁的婴幼儿白内障,可有效保持视轴透明,恢复眼部正常解剖结构,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视功能的提高有待长期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99-301)

  • 先天性虹膜基质囊肿伴虹膜晶状体发育异常一例

    作者:王岩;林锦镛;姜宏钧

    患儿女,12岁,2001年8月曾无明显诱因左眼胀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外院诊断为青光眼,给予口服乙酰唑胺250 mg,7 d 2次/d;左眼长期局部滴用1%盐酸卡替洛尔, 症状好转.患儿既往无外伤史.2002年7月患儿因左眼胀痛加重,曾于我院治疗,给予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造孔治疗,激光能量8.8 mJ,孔位于3点钟位子午线虹膜大环.半个月后复查,因虹膜激光孔闭锁,患儿症状未见好转,于2002年8月7日住我院治疗.患儿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1.0 ,左眼眼前指数.双眼5米光感,光定位好,红、绿色觉正常.右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刺激症状明显,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极浅,虹膜呈囊肿状高度膨隆,部分触及角膜内皮.囊肿为多发性,半透明,前囊壁薄,清晰,表面可见细小的血管.左眼瞳孔变形,呈约 1 mm×2 mm的窄缝,并有后粘连;晶状体混浊,眼底视不清(图1);眼压53.61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前房内可见2个囊肿,壁薄、边界清楚,无内回声反射,大小分别为3.6 mm×1.78 mm和3.92 mm×1.63 mm(图2).临床诊断:左眼先天性虹膜囊肿,继发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经患儿家属签字同意,在全身麻醉下行左眼虹膜囊肿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手术从角膜缘进空针穿刺虹膜囊肿, 抽吸囊液,使囊肿变小,4点钟至2点钟位角膜缘作切口,将虹膜完整切除,术中见虹膜后粘连一层灰白色混浊膜状物,薄厚不均,与虹膜一并切除,未见正常晶状体.创面用碘酊涂擦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给予抗炎、皮质类固醇治疗,患儿7 d后出院.

  •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田芳;苏龙;孙靖;张红

    随着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它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也初见成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在透明角膜的任何位置做出所需要的切口,无论是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还是松解性角膜切开,都可以在深度及宽度上精益求精,准确无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可以通过散大的瞳孔直视整个眼前节结构,进行精确、居中的环形前囊膜切开,并在直视后囊的基础上碎核,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甚至完全不需使用超声乳化能量.总之,飞秒激光正逐步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从准确的环形撕囊到碎核,越来越减少对手术刀、撕囊镊以及超声能量的依赖.本文对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铭蓉;罗怡

    青光眼是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儿远期视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的诊断标准日趋完善,眼压的测量和随访也更加准确和规范,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更加全面,治疗方法也趋于多样化和更加有效.本文就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青光眼的诊断标准、眼压测量与随访、危险因素、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科研提供参考.

  •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作者:鱼音慧;姚克

    白内障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其术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新近发展的飞秒激光技术以其瞬时功率大,聚焦尺寸小,穿透性强,精密度高的特点成功整合于白内障手术.其主要用于术中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制作透明角膜切口和角膜缘松解切口,相关研究均已表明手术整体的准确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大限度减少了眼内操作和减小对眼组织的损伤.但相对于成熟的超声乳化术式,如何大限度减少并发症,进行长期随访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和克服手术衔接、高额费用等问题已成为目前的关注焦点.本文就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相对于传统超声乳化术式的优缺点和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 生活质量测定法在白内障摘除手术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严良;冯学山

    生活质量作为全面体现患者各种行为能力的测定指标,涵盖了人体机能、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内容,近年来逐渐成为评价疾病治疗临床效果的常用指标.本文就与白内障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测定方法和量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生活质量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生活质量测定结果与其他视觉检查结果间的关系以及测定生活质量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阐述.

  • 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术前散光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红;汤欣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臻完美,术后残留散光逐渐成为影响患者获得理想屈光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散光矫正已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内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手术切口或散光角膜切开术矫正散光,选择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这些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术前散光检测及散光矫正方案设计是该手术的核心内容.散光矫正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以上内容对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术前散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中华眼科杂志,2011,47:573-576)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散光
  • 应当客观评价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奕志

    近年来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作为一种新颖的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被誉为白内障领域近几年的大进展.然而,越来越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显示,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在一般白内障人群中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相比,并无显著优越性,而在晶状体脱位、悬韧带松弛、外伤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病变、角膜散光大等特殊的复杂白内障病例中具有较大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期待飞秒激光系统能与超声乳化系统实现一体化,且设备费用成本能有所降低,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 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的关键要素

    作者:刘平;邹海东;胡爱莲;何明光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相差甚远,远不足以消除我国的白内障盲.CSR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从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数量和质量、基层眼科资源配置、城市基层眼科合作及经济因素影响4个方面,对如何提升CSR进行述评,旨在引导我国眼科工作者关注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提升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社会效果.

  • 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师的社会责任

    作者:赵家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白内障手术率提高幅度不大,缺少防盲治盲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全国性规划,在发展眼科事业的同时对防盲治盲的关注不够.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应当发扬我国眼科界重视防盲治盲工作的好传统,分析新世纪的实际情况,认真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根治白内障盲是开展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当尽快地实现大量、高质和低价治疗白内障盲的目标.

  • 重视无玻璃体眼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复杂性

    作者:鲍永珍

    随着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无玻璃体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明显增多.由于此类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同时临床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论作参考,因此对不同患者的诊疗策略选择主要依赖于术者的个人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认清此类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及其共性问题,慎重选择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时机,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评估,完整设计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方案并合理选择IOL.对无玻璃体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复杂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 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赵家良

    近5年来,我国防盲治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为1.53%.以此推算,我国视力残疾的人数达2003.5万人.导致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我国根治白内障盲的进展缓慢,白内障手术率仍然相当低.如果不努力抓好防盲治盲工作,我国有可能不能实现"视觉2020"行动的目标.防盲治盲依然是我国眼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已经为进一步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我国已有大量开展防盲治盲的人力、财力资源;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有利于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已经能够为防盲治盲提供足够的技术力量.在防盲治盲的实际中,我国眼科界还面临着探索建立持续、高效的防盲治盲机制的任务.近我国实施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中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

  • 我国白内障研究发展方向及面临的问题

    作者:姚克

    白内障是我国的首要致盲眼病.在几代眼科人的努力下,白内障诊疗水平取得了巨大进步.微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推广、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兴起及高端IOL的运用,使白内障摘除手术逐渐从复明手术走向屈光手术.但是,目前我国白内障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手术覆盖率低、城乡诊治水平差距大、诊治规范不完善等.在未来的工作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将联合全国眼科机构,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白内障诊疗的整体水平.

  • 重视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

    作者:孙旭光;王森

    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是指在无角膜缘细胞功能失代偿的条件下,角膜上皮细胞再生、连接、黏附及移行功能异常.由于患者自身及围手术期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白内障患者在术后1~2周,开始出现角膜上皮水肿及角膜点状染色等,在处理不正确时,角膜上皮会发生缺损,甚至发展为迁延性溃疡.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及时正确地处理.对于有全身代谢性疾病、术前泪液异常及长期睑缘炎等情况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

  • 恰当的白内障手术培训能够促进防盲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铭志

    白内障是全球也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白内障手术率(CSR)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对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师和年轻医师进行恰当的白内障手术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我国CSR的关键之一.我们针对基层医院眼科医师和年轻医师的白内障手术规范化培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起恰当的、适宜的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使基层眼科医师根据自身的条件为白内障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防盲工作持续地发展.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利与弊

    作者:李朝辉;叶子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革新.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其具有更精准、预测性更强、能量使用更少等优点.但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其仍然可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甚至是严重并发症.飞秒激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某些步骤中具有明显的辅助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其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方式.

  •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干眼不应忽视

    作者:孙旭光;施玉英;张琛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干眼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可分为早期(可逆性)干眼和慢性(不可逆性)干眼,前者术前泪液分泌功能多为正常,由于手术及术后用药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泪液分泌暂时性减少,随着相关因素的去除,其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后者术前已患有干眼,或泪液分泌功能处于"边界状态",手术及术后相关因素加剧了泪液分泌的异常,甚至造成眼表组织的异常.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干眼,对维持眼表稳定性和更好地恢复视力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48 条记录 8/38 页 « 12...567891011...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