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静;李青春;袁西侠;马羽萍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携带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60例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后在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过程中治疗组加入氧化苦参碱,对照组不加,每组各30例,然后提取两组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计数后采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活性,再用表位多肽刺激后,和自体淋巴细胞共育,分别检测IL-2和IFN-γ( Th1分泌)及IL-4和IL-10( Th2分泌)。结果:治疗组其树突状细胞数目增多,共刺激分子CD1a、 CD80、 CD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自体淋巴细胞共育后产生的IL-2、 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IL-4、 IL-10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增多、增强HBV携带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当其与自体淋巴细胞共育时,可增强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对Th2类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 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陈斌;毛果;蔡光先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与其血清ALT、 TBil含量的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AJD、 CBM、 CDFD、 CMFD以及PubMed 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3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按实际情况制定出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2244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胆湿热证型与ALT [SMD=0.36,95%CI (0.20,0.52), P<0.0001]、与TBil [SMD=0.51,95%CI (0.33,0.69), P<0.00001]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型组与肝郁脾虚证型组相比较,患者血清ALT、TBil含量明显升高。

  • 体检人群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乔斌;汪明;袁乐永;李艳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CHC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体检人群中CH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初次治疗时的 HCV‐RNA含量、丙肝病毒基因型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的(PLT)的水平。【结果】体检人群中共发现CHC患者58例,其中1b型占63.79%,2a型占17.24%,其他基因型占19.97%。体检人群CHC患者(HE组)与非体检发现的CHC患者(NHE组)相比,在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基因型分布、肝脏炎症相关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体检人群中CHC患者HCV基因型以1b、2a型为主,ALT、AST、HCV‐RNA水平低于非体检发现的CHC患者。

  • 叶酸及维生素 B12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 Hcy 的影响

    作者:孔媛媛;曾石养;严功辉

    目的观察外源性补充叶酸及维生素 B12对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随机分为HD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 HD治疗组给予叶酸及维生素 B12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于早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液分别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HD对照组不给予上述药物治疗,亦于入组时及8周后同上检测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同时选取48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HD治疗组及HD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 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均存在较高血浆Hcy水平,患者服用叶酸以及维生素 B12可降低血浆 Hcy水平,可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脑钠肽在非心力衰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丰运(综述);肖骅(审校)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B型利钠肽、脑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重要一员,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由心肌细胞产生,两者血浆浓度升高与左室功能下降程度及其所受压力增大密切相关,在心力衰竭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但心力衰竭并不是引起BNP升高的惟一原因,某些因素(如性别、年龄、肥胖、低血容量血症等)、某些疾病(如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硬化病、脑血管疾病等)均可导致其升高。大量研究表明,BNP有更加广泛的临床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本文将对非心功能不全因素对BNP的影响作一综述。

  • 残余肾功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及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锴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及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两组:Ccr≥2.0 ml/min者为有残余肾功能 RRF (+)组,32例;Ccr<2.0ml/min者为无残余肾功能 RRF (-)组,29例。比较两组研究开始及治疗1年后RRF、血浆B型尿钠肽及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差异。结果:研究开始及1年后残余肾功能,RRF (+)组患者显著高于RRF (-)组( P<0.05);初始及1年后血浆B型尿钠肽(BNP),RRF(-)组显著高于RRF(+)组(P<0.05);1年后RRF(-)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显著高于RRF(+)组(P<0.05),RRF(+)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高于RRF(-)组(P<0.05)。结论:RR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及左心功能有显著影响。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保护和监测残余肾功能对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26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