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半侧空间忽略症的影响

    作者:文静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半侧空间忽略症(USN)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US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在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环境调整、体位摆放、行为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的综合护理干预,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Albert线段划消测验和绘图测验.[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Albert线段划消测验和绘图测验均有明显提升,较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Albert线段划消测验和绘图测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更显著促进脑卒中后半侧空间忽略症的康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

  • 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晶锐;胡硕强;张银;邢成伟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对治疗费用、药物耐受性及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2例)予以达比加群酯110 mg ,2次/日,口服;对照组(48例)应用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服药后1个月和6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血栓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用药1、6个月时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 INR均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组仅 PT 和 INR 显著长于治疗前( P <0.05)。用药后观察组再发脑卒中、栓塞或血栓形成、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华法林比较,达比加群可显著改善非瓣膜性房颤伴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且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 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作者:刘楚娟;邓景贵;陶希;蔡华安;刘英姣;江妮;宋涛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存在下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项目,每次45 min,1次/d,每周5d,共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悬吊运动训练,每次40 min,1次/d,每周5d,共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Berg平衡功能评分(BBS)、10 m大步行速度、简易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下肢iEMG、BBS、10 m大步行速度、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 联合道家认知疗法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黄远桃;谭奔腾;肖剑英;宋小琴;李萍;李小娟;张雪花;朱娟娟

    目的 观察联合道家认知疗法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道家认知疗法.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第1、3、6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评价焦虑和抑郁情绪并统计分析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及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比例、受教育年限)、治疗前HAMA、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1、3、6个月时的HAMA和HAMD评分的减分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对照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变化不明显.结论 联合道家认知疗法能够减轻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房颤对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分析

    作者:刘千朔;周环;田沈;王正则;李静;杨艳

    目的 评价房颤是否能导致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且分析此种认知功能损害是否与脑梗死部位相关.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79例脑梗死患者入组(包括130例房颤组和149例非房颤组),进行24个月随访.对患者自然情况、血管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梗死部位进行登记,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别评价入组起始、随访第1、24个月的MMSE分值,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评价MMSE减低在两组中有无差异及梗死部位在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中的影响.结果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认知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MMSE评分下降明显,MMSE评分下降与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无明显相关(P=0.95).结论 在24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患有房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明显,同时此种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与患者原有梗死部位无关.

  • 脑卒中后癫(癎)患者78例临床分析

    作者:宁红辉;肖波;崔蕾;赵琼;赵巨魁;李霜;佘彬彬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癎)患者的发作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6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数据,总结脑卒中后癫(痢)的发病率、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及其治疗方案.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癎)的发病率为11.47% (78/680),其中早发型癫(癎)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较多67.24%(39/58),晚发型癫(癎)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较多45%(9/20);脑出血患者继发癫(癎)的发病率(24/116,20.69%)高于脑梗死(48/460,10.43%)和蛛网膜下腔出血(6/104,5.77%)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以脑出血者易继发癫(癎),且以单纯性部分发作多见;脑卒中后癫(癎)应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积极予以抗癫(癎)治疗.

  • 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婵宏;施红英;贾茜;吴亦;骆杭丽;王欣;王兰青;陈霞

    目的 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310例,分析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年龄、高脂血症、卒中类型、既往病史等情况.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发病率高,其中糖耐量受损和负荷后高血糖所占比例高.年龄大、NIHSS评分≥7分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年龄小、NIHSS评分<7分的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糖代谢异常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年龄和NIHSS评分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脑卒中患者应常规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年龄和NIHSS是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

  •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雪花;肖剑英;谭奔腾

    目的 比较九味镇心颗粒与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九味镇心颗粒和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其因子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HAMA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九味镇心颗粒副反应少,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及心电图异常等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片组.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是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理想药物.

  • 卒中样低血糖脑病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爱红;张斌

    目的 分析低血糖脑病的相关因素及误诊原因,提高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21例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资料,明确诊断要点,找出误诊原因,防止不可逆脑损害.结果 21例终诊断为低血糖脑病的病人,大部分初诊为脑血管病,后经查血糖而明确诊断,补充葡萄糖后迅速好转.结论 表现为脑功能障碍患者,即有脑卒中样表现的患者,即使无神经系统兴奋症状,急诊仍应常规查血糖,以防严重低血糖造成的脑不可逆损害,减少误诊.

  •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临床分析

    作者:黄永新;吴霖浦;秦丽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6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与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用感、无价值感及兴趣丧失分数[(2.02±1.070)、(2.27±1.234)、(2.86±1.060)、(1.46±0.930)、(2.02±1.100)]高于常模[(1.72±1.03)、(1.81±1.09)、(2.00±1.05)、(1.18±0.58)、(1.69±0.98),P<0.05或P<0.01],男性思考困难(2.15±1.204)、能力减退(2.31±1.239),女性无价值感(1.67±1.090)高于常模[(1.75±1.07)、(1.85±1.10)、(1.16±0.57),P<0.05],SDS各项目≥3分所占百分比在睡眠障碍、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价值感及兴趣丧失(23.81%、31.75%、38.10%、14.29%、28.57%)高于常模(14.77%、19.20%、21.94%、4.70%、17.16%,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男性主要表现为思考困难、能力减退,女性主要表现为无价值感.

  • 单纯性眩晕与卒中后头晕的椎基底动脉磁共振造影特征的差异对比研究

    作者:高旭萍;闫荣

    目的 研究单纯性眩晕与卒中后头晕的椎基底动脉的磁共振造影(MRA)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进一步寻找单纯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顺序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单纯性眩晕的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收集同时期卒中后头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头部MRA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单纯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右侧椎动脉的平均直径、基底动脉狭窄率,以及眩晕史、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基底动脉移位、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眩晕史(P =0.049,OR =3.822,95% CI=1.004~ 14.548)、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P=0.001,OR=6.083,95% CI=2.193~16.876)、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P=0.006,OR =5.110,95% CI=1.615~16.170)、右椎动脉平均直径(P =0.000,OR=3.143,95%CI=1.724 ~5.730)是单纯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基底动脉移位(P=0.018,OR=0.436,95% CI=0.219 ~0.866)、基底动脉狭窄程度(P =0.006,OR =0.634,95% CI=0.459 ~0.877)是单纯性眩晕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相对于卒中后头晕的发生,眩晕史、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右椎动脉平均直径是单纯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底动脉移位、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即后二者对促进卒中后头晕的发生可能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 CHA2 DS2-VASc 评分对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判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俐琴;叶峰;任品芳

    目的:研究CHA2DS2-V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ge≥75y(doubled),diabetes mellitus,stroke (doubled)-vascular disease,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与合并心房颤动的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46例初发心源性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起病时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女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既往抗凝治疗史、入院时NHIS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在不同预后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CHA2DS2-VASc评分与NIHSS评分(ρ=0.324, P <0.01),mRS评分(ρ=0.228, P <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抗凝治疗、CHA2 DS2-VASc评分、NIHSS评分是预测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HA2 DS2-VASc评分不仅能够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分层,而且还能预测卒中合并房颤患者的预后。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金晓红;蔡海波;章立;许国斌;朱金强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二级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GB)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GB,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GB的影响因素.结果 出血组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肾功能不全、起病急、CIS发作次数≥2次及NIHSS评分>1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联用他汀类、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起病急、NIHSS评分>12分和CIS发作次数≥2次为GB的危险因素;联合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为GB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龄、GB和胃病病史、起病急骤、NIHSS评分较高及CIS发作次数较多均为CIS并发GB的危险因素,联用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GB风险.

  • 益气健脾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晓岩;侯荣耀;王玉春;许宏伟;张正寿;唐明;吴军;李倩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中药联合肠内营养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把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剂,研究组在常规肠内营养剂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中药(四君子汤),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5、10 d记录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营养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经常规治疗5、10 d后,其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增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5d后,其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0 d后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长(P<0.05);血红蛋白在两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通过单纯的肠内营养对此类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不明显,而在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之上,添加四君子汤通过益气健脾可以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 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分析

    作者:袁伟杰;翁汉育;李婉仪

    目的 探讨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在治疗第1、4、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 在治疗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NIHS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脑卒中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析及临床对策

    作者:谭世繁;杨伟业;宋一波;罗宁;陈春杰;陈智华;黄壮志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谱、细菌耐药性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脑卒中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留取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3例送检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72.1%,革兰阴性杆菌70.4%,革兰阳性球菌25.0%,真菌4.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59.1%,泛耐药菌株的检出率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58.3%.结论 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应尽早采用床边纤维支气镜技术获取病原学资料,并参照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维生素D、5-HT、BDNF及NE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变化及与抑郁病情的关系

    作者:李艳彬;蔡玉芬;李博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及与患者抑郁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PSD患者80例(PSD组)、卒中后未并发抑郁症的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并分析PS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关系.结果 PSD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患者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患者(P<0.05);PSD患者的HAMD评分与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较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患者降低,并且与抑郁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视觉障碍患者跌倒的作用

    作者:陈莉;陈泓颖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视觉障碍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跌倒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患者对跌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分别为0(0/44)、7.14%(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分别为(9053.00±219.50)、(13451.00±231.40)元]、住院时间短[分别为(13.68±2.94)、(22.35±4.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跌倒因素、防御措施分别为95.45%(42/44)、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90%(26/42)、54.76%(23/42)];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88.64%(39/44)、59.52%(2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后视觉障碍患者跌倒率,减少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协同作用

    作者:唐英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 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作者:许可;丁思德

    目的 了解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患者口服舍曲林,起始剂量每天50~100 mg,尼莫地平每次30 mg,每天3次;6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按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PSD有效率达83.4%,在治疗第2周时HAMD明显降低,治疗6周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PSD疗效较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轻.

69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