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25(OH)D、IGF1和IGFBP3水平变化

    作者:杨晓云;刘蕊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探讨三者间关系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50例健康对照人群及150例CRC患者血清25(OH)D、IGF1、IGFBP3等指标,收集CRC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RC患者血清25(OH)D[(33.17±15.75) nmol/L]及IGFBP3[(133.06±53.42) μg/L]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分别为(41.18±11.59) nmol/L、(150.48±49.32) μg/L,P<0.05];但CRC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未见显著差异;CRC患者血清IGFBP3低水平组血清IGF1[(122.46±66.35) ng/mL]及25(OH)D[(30.11±14.91) nmol/L]均低于IGFBP3高水平组[分别为(147.63±61.44) ng/mL、(35.20±16.38) nmol/L,P<0.05];肿瘤细胞高中分化组血清IGF1水平[(124.64±59.34) ng/mL]低于低分化组[(172.78±66.92)ng/mL],浸润突破肌层组血清IGFBP3水平[(141.25±48.43) μg/L]高于浸润未突破肌层组[(116.89±60.78) μg/L, P<0.05].结论:联合检测CRC患者血清25(OH)D、IGF1、IGFBP3水平,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预估病情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联合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云;刘蕊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0例正常对照者及150例CRC患者血清25(OH)D、CEA、CA19-9等指标;收集CRC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RC患者血清25(OH)D水平[(33.17±15.75)nmmol/L]低于正常对照者[(41.18±11.59)nmmol/L],P<0.01;CEA及CA19-9水平[分别为3.67(2.14,7.20) ng/mL、8.10(3.10,18.90) U/mL],高于正常对照者[分别为2.26(1.75,3.09) ng/mL、4.82(2.90,7.35) U/mL],P<0.01;CRC患者血清25(OH)D及CEA水平一致性较差,(Kappa=0.174,P<0.05);肿瘤大体类型为非溃疡型、细胞为高中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CRC患者血清CEA水平均低于大体类型为溃疡型、肿瘤细胞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血清25(OH)D水平在各组间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25(OH)D与肿瘤标志物浓度,对早期诊断CRC及评估病情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广州市201例0~6岁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

    作者:王方;景尉;吴桂芬;陈韵;高风华

    目的:了解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2D3]的平均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率,以协助佝偻病的诊断,以及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对疗效进行监测.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201例0~6岁社区儿童,检测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广州市0~6岁儿童血清259基维生素D的平均水平为(75.26±46.72)nmol/L,维生素D的缺乏率为8.4%,BALP阳性率为87.4%.结论:广州市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较好,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3岁达到峰值,3岁以后逐渐降低.

  • 干燥综合征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变化

    作者:梁志强;姜凤云;赵蕾;张勃;杜丽艳;庞桂芬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以眼干、口干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了可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尚可累及其它组织或器官[1].国外文献报道,10%~20%的干燥综合征可累及肺脏,以肺间质病变为多见[2-3].近年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是骨代谢调节的关键点,更在人体免疫调节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4-5].目前,关于干燥综合征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关系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同类研究尚少.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干燥综合征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 糖尿病肾病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调查分析

    作者:陈希;陈闽东;周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12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24例无糖尿病体检者(对照组),并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血钙(Ca)、血磷(Pi)、血甲状旁腺素(iPTH)、血骨钙素(OT)、血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 D)、血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N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检测.结果:25(OH)D在微量白蛋白尿组即有明显下降(P<0.01),血Pi在大量蛋白尿组较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明显升高(P<0.01).OT、iPTH在大量蛋白尿组较前明显升高(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尿白蛋白与OT(r =0.184)、iPTH(r=0.187)正相关,P<0.05;与25(OH) D(r=-0.332)负相关,P<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Ca(r =0.218)正相关,P<0.05;与25(OH) D(r =0.278)正相关,P<0.01;与Pi(r=-0.279)、OT(r=-0.386)、iPTH(r=-0.425)、PINP(r=-0.320)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骨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可有25羟基维生素D缺乏,且与尿白蛋白、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关,可用于糖尿病肾病肾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早期监测的指标.

  • 初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张松;区冰玲;吴恒莲;吴记平

    目的 检测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0例初诊RA患者及7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其25-OHD浓度,并分析与RA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22±7)ng/mL与(28±8)ng/mL,t=-4.57,P<0.01];25(OH)D水平分别与RA患者关节压痛指数、DAS28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下,与RA疾病活动性相关.

  • 母亲营养知信行与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的关联

    作者:梁雨;任海燕;左彭湘

    目的 了解石河子地区母亲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其与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的关联,为促进婴幼儿公共营养健康及开展临床、社区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母亲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在石河子市儿童保健门诊随机抽样494名0~2岁婴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其中192名婴幼儿的25(OH)D值.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母亲营养知信行总分为(71.74±7.34)分,影响母亲知信行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和配偶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饮食行为得分与营养知识得分呈中度相关(r=0.349),母亲营养知信行得分与婴幼儿25(OH)D值均呈正相关.结论 0~2岁婴幼儿母亲的知信行处于中等水平,营养知识和态度状况尚可,饮食行为有待加强;提高母亲营养知信行的状况,有利于婴幼儿保持健康、稳定的维生素D水平.

  • 绝经后妇女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及其与甲状旁腺素和骨转换指标关系548例研究

    作者:鲍春华;何进卫;柯耀华;张增;傅文贞;汪纯;张浩;岳华;章振林

    目的 探讨健康绝经后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缺乏状况及与甲状旁腺素(PTH)和骨转换指标值的关系.方法 筛选2010年2-3月上海市徐汇区548例绝经后健康妇女,平均年龄为(63.6±6.5)岁.受试者按照25(OH)D浓度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24 nmol/L)、维生素D缺乏组(24~<48 nmol/L)、维生素D不足组(48~<72 nmol/L)和维生素D充足组(≥72 nmol/L).检测空腹血25(OH)D、PTH和各骨转换指标包括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全端骨钙素(OC)和1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结果 184例(33.6%)为严重缺乏,251例(45.9%)为缺乏,30例(5.5%)为不足和82例(15.0%)为充足.进一步分析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PTH和各骨转换指标水平的差异,发现各组年龄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25(OH)D浓度下降,PTH、β-CTX、OC和P1NP水平逐步增加,与≥72 nmol/L组比较,其他3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OH)D浓度与PTH及各转换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P均<0.01).结论 在冬季上海市健康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随之引起血PTH水平和骨转换指标的明显增加,临床必须加以重视.

  • 慢性肾脏病229例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宓;邵茁;王梅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测定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29例非肾病综合征、非血液净化的CKD 1~5期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其他临床指标,分析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229例CKD患者25(OH)D浓度(30.23±13.95) nmol/L.维生素D浓度随CKD分期进展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维生素D缺乏者169例(73.80%).CKD各期间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CKD分期的进展,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x2=18.289,P=0.001).在除外糖尿病患者并对年龄进行校正后,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在CKD各期间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磷及糖尿病是CKD患者25(OH)D缺乏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非肾病综合征、非血液净化CKD患者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发生率高,且在CKD早期就已存在.血清白蛋白、磷及糖尿病是CKD非血液净化、非肾病综合征患者25(OH)D缺乏的独立预测因子.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邓陈松;王克健;姜冬雪;孙玉;林昊;黄作义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血管彩超分别测出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后的血管直径及原始血管直径并计算出颈动脉狭窄率,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分为颈内动脉狭窄组和颈内动脉正常组.结果:颈内动脉狭窄组与颈内动脉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TG、Hcy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痛史、糖尿病史、TC、LDL-C、hs-CRP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率呈负相关(r=-0.41,P<0.05).在控制颈内动脉其他相关因素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偏相关(r=-0.36,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因此,25羟基维生素D可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颈内动脉硬化.

  • 25羟基维生素D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白云辉

    目的:研究并探讨25羟基维生素D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诊的10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清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25-OH-D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中不同分组和不同年龄段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内各组患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应对照组健康者,观察组的男性25-OH-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且女性未绝经者明显高于绝经者,各组间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相同年龄组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的25-OH-D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明显,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评价骨质情况,可作为临床常规体检项目。

  • 丙型肝炎患者 HCV RNA载量、肝脏纤维化指数与25羟基维生素 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斌斌;周琰;吴文浩;吴炯;张春燕;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和病毒载量、肝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71例丙肝患者和218名表面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定量检测血清25( OH) D浓度、HCV RNA病毒载量以及Fibrotest分级标准中的5项指标[包括α2巨球蛋白(α2M)、触珠蛋白(HPT)、载脂蛋白A1(apo A1)、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根据Fibrotest分级标准判断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比较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25(OH)D浓度的差异;比较HCV RNA阳性组与阴性组25(OH)D浓度的差异;分析HCV RNA阳性组HCV RNA载量与25( OH) D浓度的相关性。根据25( OH) D浓度进行四分位分组,分析25(OH)D浓度与肝脏纤维化指数(Fibrotest分级)的关系。结果丙肝组25( OH) D浓度为(49.31±1.39) n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0.42±1.34)nmol/L,P<0.01]。丙肝组中25(OH)D缺乏(<50 nmol/L)和严重缺乏(<25 nmol/L)的比例为41.33%(112/271)和14.40%(39/27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98%(61/218)和3.67%(8/218)](P<0.01)。丙肝患者中HCV RNA阳性组与HCV RNA阴性组25(OH)D浓度分别为48.98±21.59、(49.89±25.27) n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CV RNA阳性组病毒载量对数值与其25(OH)D浓度无相关性(r=0.056,P=0.412)。四分位25(OH)D低浓度分位和高浓度分位患者的Fibrotest分级F0-F1级、F1-F3级和F3-F4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纤维化、轻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患者25(OH)D浓度分别为49.12±5.80、48.27±4.90和(49.89±8.20) nmol/L,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肝患者体内25(OH)D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建议对该类人群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丙肝患者25(OH)D浓度与HCV RNA载量及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并不明显相关。

  •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研究

    作者:桂凌;陈亚军;高玲娟;曾玉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 (OH) D]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 (CA153)、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 (CA125)联合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乳腺恶性肿瘤33例,乳腺良性肿瘤58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25 (OH)D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A153、CEA和CA125含量.结果 老年组乳腺癌患者血清25 (OH)D水平(19.34+6.34)显著低于非老年组(41.42±11.3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5 (OH)D高水平组,其肿瘤标志物CA153 (57.24+6.12)、CEA (4.32±1.85)、CA125(98.12±12.25)水平显著低于25 (OH)D低水平组(分别为71.34±13.31、5.13±1.13、102.13±14.2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乳腺肿瘤大体为≥5 cm乳腺肿块、低分化乳腺肿块、临床分期m-Ⅳ期的乳腺肿块、存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肿块,其血清25 (OH)D水平明显低于对应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CEA浓度显著高于其对应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血清25 (OH)D与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联合诊断对早期乳腺癌及病情进展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徐艳丽;郑晴晴;常英

    背景:近年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熟悉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CRC诊断水平.目的:总结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经结肠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RC好发于>60岁的老年人(69.5%),男女之比为1.33∶1;直肠为常见的发病部位(40.4%),便血为常见的症状(41.0%),肿瘤大体类型以溃疡浸润型(54.9%)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管状腺癌(75.1%).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直肠癌发生率明显降低,右半结肠癌发生率明显上升,浸润型CRC少见,Ⅱ期CRC明显升高,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更常见,细胞中分化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右半结肠和分期较晚的CRC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CRC的发病部位、肿瘤类型、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和分化程度与非老年患者均有明显差异.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CRC患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有关

  • 珍牡胶囊与霜叶红联用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晓明;罗南萍;杨道理;彭立义;赵玉堂;刘桂香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95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应用珍牡胶囊和霜叶红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30例正常人比较,患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t=7.72;P<0.01),服药后明显高于服药前(t=6.64;P<0.01).PTH含量在服药前高于对照组(t=9.55;P<0.01).服药后PHT含量明显下降,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t=6.87;P<0.01).服药前骨密度测定值0.601±0.036,下降百分率为27.6±5.1,服药后测定值0.678±0.045下降百分率为25.0±3.6.提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25-OH-D减少、PTH-M增加有关.珍牡胶囊与霜叶红联用能有效地防治骨量丢失和老年骨质疏松症.

  • 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作者:滕兰波;常明;刘书馨;张运刚;王雪娜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血液透析组),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0例(腹膜透析组),透析时间均≥12个月.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在透析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2组患者血色素及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尿素氮、肌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的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膜透析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低值,与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血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且血液透析组高于腹膜透析组[(19.23±1.62)vs(12.37±1.29)ng/ml,P<0.05];患者血25-(OH)D水平与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1 =0.347,P1<0.05;r2 =0.413,P2 <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重于血液透析患者,而维生素D缺乏与营养不良相关,提示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预后可能较血液透析患者为差.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和CRP变化及意义

    作者:冯小娟;郑萍;杨晋;秦继宝;赵绍林;吉艳;吴惠毅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8例,体检健康者50例,依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Alb)尿组(UACR< 30 mg/g Cr)、微量Alb尿组(UACR 30~ 299 mg/g Cr)和大量Alb尿组(UACR≥300 mg/g Cr).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同时检测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分析25-(OH)D与CRP及其他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Alb尿组、微量Alb尿组和大量Alb尿组血清25-(OH)D依次降低(P<0.01),微量Alb尿组和大量Alb尿组血清25-(OH)D较正常Alb尿组和健康人对照组降低(P<0.01).正常Alb尿组、微量Alb尿组和大量Alb尿组血清CRP依次升高,较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25-(OH)D随病程增加而降低(P<0.01);而CRP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CRP、肌酐(Cr)、尿酸(UA)、磷(P5+)及UA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6、-0.198、-0.179、-0.228、-0.793,P均<0.05),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r=0.281,P<0.01).结论 血清25-(OH)D降低与DN患者肾损伤程度相关,可能参与DN发生与发展.

  • 肝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分析

    作者:周晗;施启鹏;郭圆圆;章莉莉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 [25(O H )D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2例肝病患者分为轻症(A组,58例)和重症(B组,74例)两组,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C )组;检测并分析血清25(O H )D、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A和B组25(OH)D水平(中位数)分别为67.2、43.5和29.1 nmol/L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和B组维生素B12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86.4、350.5和799.4 pmol/L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和B组叶酸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9.6、15.6和15.2 nmol/L ,B组低于 C组(P<0.05)。血清25(OH)D≤40 nmol/L患者1年病死率为42.0%,高于25(OH)D>40 nmol/L者的11.3%(P<0.01);维生素B12>1107 pmol/L 患者1年病死率为56.0%,高于维生素B12<940 pmol/L者的20.0%(P<0.01)。血清25(OH)D水平≤40 nmol/L、维生素B12水平≥940 pmol/L和Meld≥19分为肝病死亡危险因素(OR=4.25,95% CI=1.76‐10.26、OR=3.06,95% CI=1.57‐5.96和OR=2.67,95% CI=1.36‐5.23,P<0.01)。结论血清25(OH)D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相关;25(O H )D低水平及维生素B12高水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 2517例妊娠期妇女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营养分析

    作者:张秀琴;许飞;孙慧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血25(OH)D水平,为健康指导及防治维生素D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2 517例妊娠期妇女血清25(OH)D水平.结果:2 517例标本中血25(OH)D平均水平为(41.98±15.027) nmol·L-1,随着孕龄的增大25 (OH)D水平呈下降趋势.异常例数检出率为18.4%,随着孕龄的增大25(OH)D异常检出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妊娠期妇女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补充维生素D治疗.

  • 不同孕期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益明;褚雪莲;王莉钦;顾琳媛;何丽;王洁;董莉倩

    目的 了解不同孕期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水平分布及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8-12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及产前病区就诊的健康孕妇1899人,年龄为16~ 45岁,平均年龄(26±4)岁.按不同孕龄分成中孕期和晚孕期两组,其中,中孕期493人,晚孕期1406人.分别检测其血清25 (OH)D水平,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情况.结果 中孕期妇女血清25 (OH)D中位数为15.9 (8.1 ~32.0) ng/mL,晚孕期妇女血清25 (OH)D水平为20.0 (10.0~37.9) ng/mL,两组孕妇血清25 (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孕妇血清25 (OH)D营养缺乏状况经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不同孕期25 (OH)D的营养状况有差异.结论 孕妇普遍存在25 (OH)D缺乏,在判断孕妇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应在不同孕期采用不同的参考区间来判断.

74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