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作者:何红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糖尿病并发白内障高达48%,大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随着糖尿病治疗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同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对于白内障手术需求将会日益增多.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回顾性研究,认为手术可以改善视力,且远期并发症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异.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46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与同时期42例(4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表面麻醉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

    作者:林菁;熊叶萍;叶雪莲

    球后/球周麻醉为白内障手术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经典麻醉方式.结膜囊表面麻醉以往多应用于眼部检查及结膜小手术.1993年美国开始有眼科医师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1].近1~2年来,国内亦有眼科医师把表面麻醉应用于白内障手术[2-3].我眼科中心人工晶体手术治疗中心于1999年10月起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尝试使用表面麻醉,发现其麻醉效果满意,之后表面麻醉便逐渐成为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主要麻醉方式,.为配合这一麻醉方式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人术中的应用,作好病人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工作,我们对656例表面麻醉下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麻醉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其护理特点作了总结.

  • 应用频域3D-OCT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结构改变

    作者:戚俊凯;王志勇;张秀杰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结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98眼)的术后视力、眼前段和眼底状况。术后1个月行3 D-OCT检查眼底。结果98眼均成功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直接及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未发现明显的黄斑区异常改变,OCT测出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 CMT)平均为(209.28±25.16)μm,与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厚度的(187.71±31.65)μm相比,前者有所增加,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视功能恢复不理想的患者,其OCT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的完整性欠佳及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 IS/OS)层的连续性中断,5眼黄斑前膜形成。结论无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1月黄斑区结构与正常人群相似,部分患者出现黄斑中心区RPE和IS/OS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轻度变化,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作者:赵晓云;李秀山;刘浩杰;李芙蓉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方法 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7例(17眼).结果 术后15眼眼压控制在13~21 mmHg.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提高2~4行.结论 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跟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成熟期和近成熟期的白内障尤为适合.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朱伟;王涛;沈祯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360°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伴有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58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360°前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眼压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等。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用降眼压药物平均(0.13±0.44)种,较术前的(1.31±0.76)种减少。36眼(62.1%)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提高,36眼(62.1%)佳矫正视力>0.5。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4,P=0.00)。术后周边前房角粘连较术前减少9眼,粘连范围无明显变化者10眼。结论联合手术在降低眼压的同时还能加深前房,开放前房角且提高视力,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李凌;亢泽峰;马雪英;张蓉;周星利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37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眼压、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20眼,占54.05%,22例术后眼压《18 mmHg,另5例用1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18 mmHg以下.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人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

    作者:邓小玲;罗乐平;张瑾;秦艳

    目的 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78例(78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40眼),行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术;B组38例(38眼),行常规超声乳化术,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 术后1d视力A组明显高于B组,≥0.1者A组40例占90.00%;B组38例占60.53%.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A组明显低于B组,A组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丢失率为9.71%±3.42%,B组为19.72%±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839,P=0.000).结论 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

  •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作者:范钦华;杨建东;张安南;张志强;李耀武;刘宇

    目的 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8例(43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用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三联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佳矫正视力:≥0.5者35眼(81.40%),0.2-0.4者5眼(11.63%),≤0.1者3眼(6.98%).术后眼压≤15 mmHg者14眼(32.56%),16~21 mmHg者24眼(55.81%),≥22 mmHg 者5眼(11.63%).结论 品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 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岩;马军艳;王翠;吕杰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后极性白内障32例(4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记录术中后囊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9眼发生后囊破裂,后囊破裂发生率为20.45%;术中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1眼,术后第1d高眼压6眼.结论 后极性白内障后囊破裂的发生率较高,但通过合理的手术处理,也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作者:李健敏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42例(58眼),术后随访6 ~12个月,分析术后眼压及视力等情况.结果 术前眼压30~45 mmHg(1 mmHg =0.133 kPa),术后随访期末眼压8 ~ 15 mmHg,术后矫正视力≥0.3者36眼(62.06%),优于术前的6眼(10.34%).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临床分析

    作者:相义会

    目的 分析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及处理,以防止或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456例(486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中的76眼后囊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中76眼(15.64%)发生后囊破裂,其中发生于超乳过程中70眼(92.11%),吸皮质过程中5眼(6.58%),人工晶状体植入时1眼(1.31%).术后3个月矫正≥0.5者66眼(86.84%).结论 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后囊破裂,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作者:杨静;马惠杰;廖凯;张娣;贾蒙岚

    目的 探讨品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件葡萄膜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分析白内障35例(36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32例(33眼)经1~4周的治疗好转,2例(2眼)经治疗60 d好转,1例(1眼)放弃治疗.治疗后均无复发.结论 迟发性黼萄膜炎的发生与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手术操作、晶状体材料等有关.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一旦延误治疗对视力影响很大,须高度重视.

  • 眼前段联合手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作者:曹秀芹;王首雁;刘澍;陈国民

    目的 探讨应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8例(8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摘出晶状体,同时联合后囊撕除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予以对症治疗.结果 8例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视力稳定;随诊6个月以上,眼压持续稳定,视力无明显降低.结论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一旦诊断明确,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和极为关键的.手术的主要作用为建立前后房的有效沟通.

  •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与超乳摘出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晓耘;陶黎明

    目的 评价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摘出手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我院2005年1~12月间117例(129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散光、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术后1月超乳和小切口非超乳的视力大于0.4分别为92.31%和93.33%,术后1月散光分别是(1.63±0.87)D和(1.65±0.88)D,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反应术后1月全部消退.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王典辉;隆习军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08年3月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48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3年.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45眼眼压控制正常,3眼需滴降眼压药物.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丁颖;王国强;巨朝娟;宋耕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晶状体浑浊138例(138眼)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前房角、前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范围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术前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138眼眼压均控制在21.0mmHg以下,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改良亚甲蓝和台盼蓝前囊染色在白色白内障撕囊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作者:孙丽霞;张文一;刘卫真;程华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改良亚甲蓝染色和台盼蓝染色对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牢及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67例(67眼)白色白内障(术中无红光反射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改良亚甲蓝染色组25例,台盼蓝染色组24例,对照组(前囊不染色)18例.连续环形撕囊后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环形撕囊成功率、术中并发症、术后前房反应情况、视力、眼压、角膜内皮损失率及变异系数.结果 两种方法染色后撕囊成功率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牢均为100.00%,无后囊破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组术后视力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眼压及角膜内皮损失率和变异系数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亚甲监染色和台盼蓝染色均可明显提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降低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且无明显副作用,前者廉价易得,使用效果与台盼监相同.

  • 白内障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谈旭华;朱思泉;武志峰;姚勇;王祥群;徐慧艳

    目的 评价双手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及Acri 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另一组41例(49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前房蛋白浓度、散光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双手组的平均超声能量(12.34±7.52)%低于传统组的(17.16±9.35)%,术后1d、1周的裸跟视力优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后1d的前房蛋白浓度(19.47±5.28)pc/ms低于传统组的(22.86±4.30)pc/ms.术后1月双手组散光度(0.78±0.40)D低于传统组(1.12±0.48)D.两组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内障双手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小,散光小,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

  • 不同球面像差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倪宁;张凤妍;杜珊珊;邵敬芝;刘旭辉;雷方

    目的 对比植入不同球面像差的IOL后,不同全眼的球面像差眼的视觉质量.方法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5例(63只眼),术中均根据患者角膜球面像差而植入不同球面像差的IOL,依据术后全眼的球面像差值的不同分为3组:A组,术后全眼的球面像差为(-0.20±0.05)μm,B组为(0.00±0.03)μm,C组为(+0.10±0.03)μm.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全眼总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术后3个月3组之间UCVA、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4.418,H=0.050;P=0.110,P=0.975).3组间的全眼总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37,P=0.268).术后3组的MT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满意度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45,P=0.000).结论 根据角膜球面像差个性化植入IOL,使术后全眼的球面像差为+0.1 μm时,视觉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

  • 老年白内障在超声乳化术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作者:孙冉;张健;刘大川;方薇;杨惠青;唐一杰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盘周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以了解超声乳化手术对视神经组织的损伤.类型:分层抽样、随机化、同期对照试验.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9例(29眼),成功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规律,了解Phaco对眼底枧神经的损伤.结果 白内障Phaco术前、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94.76±10.71)μm,(98.08±12.62)μm,(101.49±11.27)μm,(101.60±11.54)μn,(101.89±11.09)μm,(99.68±11.61)μm;Phaco术后2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平均视盘周同RNFL厚度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5、0.019).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Phaco术后存在视神经的损伤.利用OCT定量测定视盘周围RNFL厚度能观察眼底视神经组织损伤的变化规律.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