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三趾主要血管神经的断层解剖观测

    作者:李滨;刘强;赵冬梅;胡松

    目的:为足趾再植及断层解剖学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30例(男18例,女12例)成人第三趾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对趾跖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位置、管径进行观测.结果: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34 mm和0.20 mm,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63 mm和0.53 mm.结论:神经与同名动脉基本上位于同一区内伴行.

  • 脑内纤维束在MRI冠状图像上的定位

    作者:李振平;丁娟;刘树伟;张爱萍;李传福;郑金永

    目的:为在MRI冠状图像中确定脑内主要纤维束位置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颅脑标本30例,以经AC-PC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脑MRI冠状图像及连续切片,在脑冰冻剥离标本对照下,确定脑内主要纤维束在冠状面上的位置.结果:在脑标本对照下,依脑沟、脑回及灰质结构,在MRI冠状图像上确定脑内主要纤维束的位置,如额桥束、扣带、上纵束、丘脑前辐射、颞桥束、锥体束、穹窿、钩束、下纵束、前连合、丘脑中央辐射、听辐射、视辐射、枕桥束等.结论:在MRI冠状图像上可辨认出脑内主要的纤维束.

  • 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宪涛;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栾铭箴;王政;王宏宇;刘萍

    目的:为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22例、矢状断层标本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结果:肝尾状叶有5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Spigelian叶)、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三部分.固有肝尾状叶,在横断面上,14例(63.6%)伸出腔静脉后突,11例(50%)出现孤立乳头突现象;在矢状断面上,4例(28.6%)下端出现分又.在15例(68.2%)横断层和12例(85.7%)矢状断层标本上,可见肝尾状叶鞘系,主要出现于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层面.在断层标本上,可见1~3支尾状叶静脉,大部分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中、下份.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分别见于10例(45.5%)横断层、4例(28.6%)矢状断层和1例冠状断层标本上.结论:肝尾状叶依内部脉管构筑,应视为为一个独立肝段(段1),但在外形上又可分其为3部;肝尾状叶切除术前,应用MRI或增强CT检查,充分认识肝右后叶的静脉引流情况.

  • 人体解剖结构的计算机三维结构重建技术探讨

    作者:张海东;杜振兰;赵振美;葛兆茹

    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是利用切割组织结构、制作断面标本的方法,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在不同层面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断层解剖学的传统研究方法目前采用多的是用高速电锯切割、制作断面标本,一般以1 cm一片进行连续切割.断层标本的层面一般分别按矢状、冠状、水平等三个基本层面进行切割.

  • 眶尖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马荣昌;鞠建宝

    ①目的通过眶尖部结构的断层影像解剖研究,为鼻内镜下眶尖部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数据,减少手术并发症.②方法随机选取30例成人尸头进行CT扫描,对前鼻棘至眶尖部各结构的距离、侧偏角、视神经管及眶上裂各径线长度、毗邻关系等进行断层影像解剖观测.并将CT扫描图像与断层切片进行对照.③结果断层影像测量前鼻棘至视神经管眶口、颅口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70.35±4.93)、(72.76±5.03)mm,侧偏角分别为9.65°±1.30°、5.44°±0.86°.视神经管内侧壁中部薄,视神经管中部为视神经管狭窄的部位.④结论以FV平面作为轴位扫描基线,结合水平及冠状位CT图像进行分析,有利于眶尖部结构的准确定位.

  • 正常成人Meckel腔的CT和MRI特点

    作者:徐文坚;高传平

    目的以断层解剖学为依据,研究正常成人Meckel腔(MC)硬膜壁及其内部结构的CT和MRI表现.方法40例MC区正常成人,其中20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SE T1WI、FSE T2WI及SE TiWI-C+;另20例同时行冠状位和横轴位CT和CT-C+.分析MC壁及其内部结构的CT和MRI表现、显示率.结果①外侧壁CT和MRI显示率高,前壁、内侧壁、上壁和后壁MRI较CT显示率高,CT和MRI平扫呈等密度/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下壁CT和MRI均不能显示;②三叉神经节位于MC前外下部,冠状位较横轴位显示佳,增强扫描可强化;③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CT和MRI平扫不能显示,增强扫描呈高密度/高信号;④三叉神经池在CT上呈低密度,在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⑤神经纤维在FSE T2WI上呈点状或短条状等信号.结论本文提供了国内正常成人MC的CT和MRI表现,可为临床相关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MRI在显示MC结构和形态方面具有优势.

  • 断层标本及四肢串接断面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史欣良;程玉泉;刘岳文;马玉卿;袁留成

    目的介绍一种断层标本及四肢串接断面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冰冻切锯方法制作水平位、矢状位、额状位断层标本和四肢各7个串接断面标本.结果用此方法制作的断面标本可观测待定解剖结构在断面上的形态、位置、大小、毗邻关系及断面血管、神经走行以及血管立体构筑.结论冰冻切锯法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制作断层标本的方法.

  • 断层解剖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李伟;胡伊乐;涂心明;郝春杰;刘岳文;姚震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手段和方法十分先进和新颖,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单向交流式教学相比,这是一种将声音、图像及动画影视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的集交互性、集成性和自适应性为一体的崭新的教学方式.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深深吸引着广大学生们.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广泛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可能.研制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迫在眉睫.对于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来说,更需要这种软件,也更能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形态学教学中的优越性.近年来国内个别高校已开发了一些教学软件,但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医学院校都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建立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然而其利用率低下令人惋惜.缺乏教学软件及开发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弥补此项不足,我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较深研究和独到专长的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制作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列软件.断层解剖便是其中制作难度较大的软件之一.现将我们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报告如下.

  • 颞下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华;苗莹莹;付升旗;范锡印;陶晶;邓晓慧

    目的 为颞下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和40名健康者,分别沿眶耳线(OML)制成连续横断层而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观察颞下间隙及其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和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横径和面积.结果 颞下间隙的形态呈不规则状,在标本和CT影像上经冠突层面、茎突末端层面的面积分别为(1 034.50±3.32)mm2和(1 055.62±2.05)mm2、(345.84±1.89)mm2和(356.60±1.78)mm2.两侧颞下间隙及其结构呈对称性,长径、横径和面积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茎突至翼突内侧板后缘或翼突外侧板前缘的连线可区分颢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翼外肌、茎突、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 颢下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对颞下间隙肿瘤等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兔腰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及实验性硅胶管压迫程度的测量

    作者:岳寿伟;王永慧;吴宗耀;刘庆;张伟

    目的确定兔腰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及硅胶管在椎间管内压迫神经根的程度. 方法 18只纯种新西兰成年兔,雄性,随机分为2组:A组6只,利用几何作图原理,测量脊神经的长度、角度、脊神经在椎间外孔的直径及椎间外孔面积等解剖特点;B组12只,采用断层解剖技术,6只用于测量冠状面和椎间外孔矢状面上硅胶管的压迫程度,6只用于关节突关节矢状面的压迫程度.测量工具主要有:圆规、量角器和游标卡尺. 结果脊神经长度、与硬脊膜的夹角及椎间外孔面积在不同椎间隙各不相同.L5、L6脊神经长度分别为5.83±1.18和8.94±1.64 mm,与硬脊膜的夹角分别为55.2±11.1和29.6±4.2°.硅胶管的截面积为椎间管经关节突关节矢状面面积的20%左右,为椎间外孔面积的50%左右. 结论本模型为脊神经轻度受压实验模型,接近于临床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管狭窄对脊神经的压迫.按照A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插管,实验成功率高,不会因硅胶管损伤脊髓和脊神经而影响实验结果.

  • 颈深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与MRI、CT对照研究

    作者: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目的:为颈深筋膜间隙疾病的影像识别与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低温冰冻技术,将15例成年男性尸体头颈制成厚度为3mm的连续横断面标本,并与相应层面的MRI、CT对照,观察颈深筋膜间隙.结果:颈部MRI轴位图像上可清楚显示颈深筋膜各间隙的形态和毗邻关系,并提出颈深部间隙的几个佳显示平面.结论:颈深部疾病影像检查应首选MRI;影像诊断中,咽旁间隙是关键性结构,根据其位置的改变,可对颈深部疾病进行定位诊断.

  • 骨断层解剖组织病理与影像诊断

    作者:王云钊;余卫;殷玉明;程晓光;尚铁松

    骨软骨发生起源于间充质细胞.原始间充质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成血、平滑肌、脂肪和纤维母细胞等.已知这些细胞的前体也起源于血管旁细胞(paravascular cell)[1].

  • 垂体柄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作者:柏根基;王鹤鸣;王德杭;洪汛宁;韩群颖;方实邦

    目的:给垂体和垂体柄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利用35例头颅横断、冠状和矢状断层标本,103例头颅MRI,对照研究了垂体柄的大小、形态、插入垂体上缘的部位及冠状面上的偏斜程度.结果:在断层标本和MRI上测得垂体柄长分别为8.86±1.71mm和9.01±2.00mm;在视交叉处的横径分别为3.08±0.50mm和3.02±0.61mm,前后径分别为2.99±0.40mm和3.09±0.61mm;插入垂体处的横径分别为2.00±0.30mm和2.06±0.40mm,前后径分别为1.92±0.40mm和1.90±0.48mm;插入垂体上缘中后1/3交界处分别为94%和96%.上述所有数据两两比较(断层标本与MRI)均无显著差异(P>0.10).在冠状MRI上垂体柄有偏斜者占33%,偏斜范围为1~4mm.结论: MRI与断层标本对一系列的测量值具有高度一致性,这对评价垂体和垂体柄的正常和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 咽旁间隙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邱明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目的研究咽旁间隙及毗邻结构的断面解剖形态及其CT、MRI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在尸体头部左、右侧切取各边长度约8.0cm的并包含咽旁间隙及毗邻结构在内的组织块,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这些组织块制作成横、冠、矢3个方位的连续薄层断层标本(层厚1.2mm),并与CT、MRI图像对照.结果确定了咽旁间隙划分的具体方法,明确了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和咽后间隙各自的界限.MRI以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等特点,可较CT更好地显示咽旁间隙的软组织结构,但CT在显示颅底骨质及骨性通道等方面要明显优于MRI.结论结合塑化薄片、CT及MRI图像以深入了解咽旁间隙及毗邻间隙的解剖是非常必要的.确定咽旁间隙的划分标准有助于对该区病变的影像诊断,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 咽旁间隙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华;付升旗;范锡印;陶晶;苗莹莹;郭进学

    内肌是CT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咽旁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对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颞下间隙的矢状和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锡印;付升旗;刘恒兴;郭进学;王华

    目的 为颞下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用成尸头颈部40例制成连续矢、冠状断面,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径线和面积.结果 颞下间隙的矢、冠状断面呈不规则形,经茎突等层面的面积分别为:(450.6±4.62)mm2(左)、(452.2±4.71)mm2(右),(625.3±6.05)mm2(左)、(627.7±6.13)mm2(右),(153.8±3.41)mm2(左)、(1553±3.52)mm2(右),(350.9±4.58)mm2(左)、(352.8±4.49)mm2(右),两侧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长径、横径和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上自翼内肌上缘至卵圆孔内侧壁的连线可区分颞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翼外肌、茎突和翼突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 颞下间隙的矢、冠状断层解剖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翼腭间隙的矢、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付升旗;范锡印;刘恒兴;郭进学

    目的 为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用成尸头颈部40例制成连续矢、冠状断面,观察翼腭间隙及其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径线和面积.结果 翼腭间隙呈漏斗状或四边形,经翼窝和眶下裂层面的面积分别为(78.6±4.22)mm2(左)、(79.1±4.60)mm2(右),(244.0±5.18)mm2(左)、(248.6±5.64)mm2(右),两侧翼腭间隙及其结构呈对称性,径线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矢状断面能较好显示翼腭管、腭大管及腭小管的连续性,冠状断面利于观察翼腭间隙顶壁、圆孔、眶下裂、翼管及其与蝶窦的关系.结论 翼腭间隙的矢、冠状断层解剖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翼腭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付升旗;何瑞芳;范锡印;王华;张小路

    目的为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成年尸体头颈部20例制成连续横断面,观察翼腭间隙及其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宽径和面积.结果翼腭间隙形态多变,在蝶骨体层面较固定,与翼突形态密切相关、经圆孔、蝶骨体、翼突和翼窝层面的面积分别为:(40.40±2.42)mm2(左)、(43.10±2.88)mm2(右);(110.20±3.32)mm2(左)、(115.56±2.52)mm2(右);(93.20±2.76)mm2(左)、(90.82±3.12)mm2(右);(5.48±3.02)mm2(左);(5.26±2.74)mm2(右),两侧翼腭间隙及其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长径、宽径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横断面可清晰显示翼腭间隙前、后、内侧和外侧壁上的结构及圆孔、翼管、蝶腭孔、翼上颌裂和眶下裂等自然通道.结论翼腭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对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眼眶冠状位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津平;靳颖;李云生

    目的为影像诊断提供较为全面的眼眶断层解剖学资料. 方法应用 36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制成 0. 5 mm的冠状位火棉胶连续切片,对眶内主要结构的位置、走行和毗邻进行观测. 结果对选取的 10个典型层面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 结论冠状层面可更全面地反映眶内结构的位置关系,与水平层面相结合,对眼眶疾病的诊断更为准确有效.

  • 眶尖区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津平;靳颖;李云生

    目的为眶尖区影像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5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制成0.5 mm的火棉胶连续切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36侧冠状位标本上的眶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视神经管眶口处面积小,管内段视神经从颅端到眶端逐渐变细,眼动脉进入神经经管从视神经内下方向外下方走行,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下区3部分.结论冠状位是观测眶尖结构的理想层面,对眶尖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7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